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

水井巷 陈琪血战青藏之巅

时间:2018-01-18  来源:商界  

对于外界来说,青藏高原是神秘的,连同雄踞在其东北部的青海,也带了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原始广袤、多民族聚集、宗教色彩浓重、发展滞后……这些词汇皆始于人们的初级印象。

伴随着一座城的兴衰发展,水井巷无疑是整个青海历史的见证者,直到2016年6月,这条有着百年历史的商业街被正式批准注册为商标——“水井巷”品牌,自此,创始人陈琪走向公众视野。

然而,青藏特产品牌破冰方面,政府和企业一直苦苦寻求着突围。百年历史商业街水井巷被批注为商标,而彼时的特产市场,前后小规模家庭经营者的千军万马,后有老品牌的铁骑碾压,重塑市场格局谈何容易。


这是陈琪的第一次创业,在此之前,他其实并未在社会的大染缸里深入浸淫过。

从部队转战于公安系统,前半生的路中规中矩地前行。34岁以前,创业与商机这回事,对陈琪来说陌生而遥远。只是一颗骚乱的心时常因想换种活法而蠢蠢欲动。

360行,真正创业时他选择了较为难走的特产行业。彼时的特产市场,前后千军万马,后有铁骑碾压,纵使心中韬略内里乾坤,可想要在这样的市场行情中分杯汤羹,难度可想而知。

狄更斯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陈琪看来,特产行业亦是如此,且看他是如何乘风破浪,在创业征途上迈出第一步,又是如何规划自己的品牌版图。

出走公安系统

陈琪祖籍安徽蒙城县,1982年出生于南京军区的部队大院,算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蜜饯一代。1998年学满,按着军人世家的“惯例”要求,16岁的他“传承父业”,在青海入伍当兵。

军旅生涯十年如一日。在战友眼里,陈琪是个拼命三郎,他行事利索肯吃苦,又喜欢钻研学习,很快就成为先进人物。部队的16载,因表现优异,他曾三次荣获三等功,还顺利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完成了管理工程专业学习,取得本科学历。

2015年, 33岁的陈琪光荣转业进入公安系统——青海省警官职业技术学院,从事着在职民警培训的工作。妻子也是公安系统的一名在职民警。

稳定的工作,优渥的家境,又拥有着不错的社会地位,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是梦寐以求的生活。若是按照这样的职业部署与发展规划来看,陈琪前路光明,并能稳中求升。

然而,他却志不在此。16年的部队生涯按部就班地走过,到了公安培训学院又是中规中矩地工作,前半生顺风顺水,状态却一般无二,日子一眼便可望到尽头。一颗躁动的心,渴望放飞自我,过不一样的生活。“想做点自己想做的事,这样老了回忆起来也不会有遗憾”,回想初心,陈琪悍然不顾。2017年初,他向组织递交了辞呈。

公职人员的出走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换一种活法,固然令人骚动,却也需要异常的勇气与胆略。尤其是青海西宁这样一个西部内陆三线城市,保守的思想让人们对于公职队伍有着近乎偏执地追求,“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有几人能有那样的决绝与勇气。

陈琪的出走,在周围激起了不小的浪花,离职的那段时间,为了瞒着不理解的家人,他每天如平日上下班一样早出晚归。他告诉记者,“出走”并非心血来潮,彼时国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正是高涨的时候,又相继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要是能搭着这班顺风车,也就抓住了一个创业的契机。

水井巷诞生记

鲜少有人知道,知名“水井巷”品牌的创立,最早缘起于战友聚会时一个退役军人的“商机一动”。

在青海的十几年间,每逢休假探亲,陈琪总会给亲朋带一些青藏特产。早年间他便发现,一斤虫草在青海市场卖6万元1斤的时候,内地却卖到10万元以上,差价巨大,可采挖的农牧民没有多少收益,利润几乎被中间商赚走;此外,在高利润的诱惑下,销售市场掺假事件层出不穷。

一次聚会,陈琪和几个战友喝茶聊天,提及青藏特产业的现状各自针砭时弊。一番论战后,大家就未来如何发展各抒己见。谈笑地,动情处,陈琪高论“就以它卖特产而盛名的商业街水井巷为品牌名,不相信发展不起来”,一句话犹如灯塔,得战友的认可,当即,几个人一拍即合,决心合力促成此事。

行军打仗,为求胜,将帅往往兵行险招,风险极大,因而谋划至关重要。在陈琪看来,创业同理,不盲目不冒进是取胜关键。

纵观青海的特产交易市场,多以分散的家庭经营者为主,个别发展了十几二十年的老品牌却产品单一,市场占有率也不高。“小”“散”“滥”,“牌子迟迟树不起来”是行业的整体现状。一直以来,政府和企业苦苦寻求着“突围”,却终难以成行。

缺乏品牌背书,就意味着青藏特产难以形成规模,无法保证品质,这也是长久以来发展不起来的症结所在。

说干就干。回到家后,陈琪就掏出家里的全部积蓄,又跟股东筹集了400多万,开始奔走注册商标。2016年6月,在西宁市城中区七一路的写字楼里,青海水井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主营青藏特产。

品牌破冰

千年水眼头,百年水井巷。“水井巷”三个字不仅之于青海人意义重大,更是为中国西部老商业街的一张金名片。

在那个交通不便的时代,就曾有青海玉树州、果洛州的人骑马几天几夜,只为一睹水井巷的盛姿与繁荣的故事。以经营青藏特产驰名,水井巷几乎成了外地观光客的必去目的地。

因此,以水井巷为品牌商标经营青藏特产有着天然的优势。作为青海的著名商业街区,它已聚集了很高的人气,积淀了很厚的商业底蕴,在西北可谓家喻户晓。

尽管名称响亮,可作为创新品牌,想要从既有的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实在是太难了。

此时的市场,前有小规模的家庭作坊经营者遍地开花,可与之打价格差竞争;后有发展了十几二十年的西北骄、可可西里、互助、藏羊等老品牌生产企业的两侧夹击;最为现实的前车之鉴是,全面试水连锁模式的品牌“唐蕃古道”,其结局也不过雷声大雨点小。

但陈琪是个乐观派,在他看来,正是由于单个相对较弱,没有谁具备一统江湖的实力,因此反而存在着巨大的机会。

面对来自市场的压力,他积极奔走,采用迂回战术,先在西宁组建了水井巷品牌战略合作团队,随后又成立了合肥事业部,以及上海分公司。通过多地联动与商界大咖的指导,逐步打开市场。先后又在青海、安徽等地开设了水井巷特产专卖店和水井巷生活超市。

过去的一年来,他携水井巷品牌活跃在各个城市的品牌推介会上,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机会实现品牌推广和产品营销。在青海省相关职能部门的帮扶下,水井巷品牌走出国内,2018年伊始就上了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的中国商会商务活动的专用酒;5月又将在政府组织的哈萨克斯坦中国商品展览会上亮相推介。

重构品牌版图

陈琪有着与生俱来的商业思维,这一思维是在洞察商机的同时,又能考虑政策方向、战略布局、生态构建等宏观因素。在和记者的交流中,他侃侃而谈,对国家在品牌计划方面的大政方针、扶持政策有着悉数道来,对独具特色的青藏特产业的规划布局有着长远地打算。

俗话讲,开门做生意,心要大,路要宽,起势要对路。

在水井巷的发展上,陈琪给水井巷的定位是:着力打造青藏特产行业第一品牌,未来将致力于整合青藏资源。对此他规划了四大版块:水井巷实体店版块;水井巷青藏特色产品版块;水井巷电子商务版块;水井巷青藏旅游版块。

好的产品是营销的前提。在打造青藏特色产品上,陈琪提出了首打拳头产品——青稞酒,在此基础上推出冬虫夏草、藏红花、黑枸杞、牦牛肉等其他特产。水井巷的长处在于对特产资源的整合,而整合的关键在于产品的供应链。为此,陈琪多次深入采挖一线,与当地农牧民达成品质收购协议,从源头把关产品质量;又与青海金塔酒厂通力合作,生产自有品牌产品。

渠道上,建立品牌化的连锁终端销售网络是“水井巷”品牌破冰的第一步。对此,“水井巷”以青海为基点,筹建连锁超市、青藏特产专卖店、以及水井巷旅游接待站等实体店铺,并逐步覆盖全国。面对互联网时代消费升级浪潮的冲击,陈琪认为,从前那套缺乏技术含量的打法已渐渐失效,电子商务业务能是断然不能忽略的,“尽管起步晚,但特产业在电子商务渠道方面还存在留白,(水井巷)团队一直在寻找突围方法和路径,目前还也在探索摸进中”。

整合青藏资源,还延伸到了养生与旅游行业。对此,陈琪提出自己的设想,“结合青藏本地旅游多自驾游的特征,我们预备将旅游公司与汽车租赁市场的资源做以整合,专攻自驾游市场,发展涵盖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青藏旅游版块”。

退役军人“合伙团”

陈琪思维敏捷,又善于学习钻研。闲来无事的时候,他喜欢浏览各种商业信息,交谈中,他对各行业大佬们的发展故事如数家珍。

水井巷品牌战略合作团队有六名合伙人,皆是陈琪战友——退役军人。

在陈琪着手创立水井巷品牌的时候,联合创始人冯超就决心跟随其后,彼时他已在青海省人民防空办公室任职6年有余,日子按部就班,尽管心有创业梦,奈何一直没有清晰的目标与方向。

冯超加入创业的理由简单:除了看好水井巷品牌以外,更重要的是看重发起人陈琪自身的个人魅力。用他的话说,“他(陈琪)自带领导光环,考虑事情比较全面,关注时势动向,尤其有商业上的敏感,行动力强却不盲从”,2017年9月,冯超正式离职“入伙”。

事实上,合伙生意,管理最难,无论是家族企业还是战友团队,行之有效的管理是生意能否长久的重要因素。对此,水井巷团队成立了党支部,定时定点组织团队学习,召开组织生活会议。

可想要重塑市场格局,谈何容易。无论盘子有多大,前景如何光明,眼下绕不开的问题依然存在:缺乏资金而难以盘活企业;营销渠道狭窄而营销不利;团队对于商业运营知识的匮乏阻碍发展等等。

优势资本吴克忠先生曾指出:新经济时代,只要通过互联网将零售资源整合起来,创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再加上资本介入,企业就能够弯道超车。

无论是打造产品、改造渠道还是整合供应链,对于“水井巷”的经营,陈琪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可供参考,一切还走在摸索前进的路上。作为创新品牌,“水井巷”究竟能否抗住“群蚁”蚕食围攻,唯有市场能给出答案。

陈琪说,前路艰辛,与其进退维谷,还不如斩断退路,勇往直前。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春节假期北京接待游客1749.5万人次
春节假期北京接待游客
客户不幸身故,阳光人寿宣城中支快速赔付200万元
客户不幸身故,阳光人寿
“河南百人进百企”活动在河南信阳启动 首站走进中橡狼牌
“河南百人进百企”活
河南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强力战疫保障市场供应
河南南街村(集团)有限公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