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

饥不择食

时间:2016-03-28  来源:天津日报  

   三秋滋味(上)

  金陵三秋食事,是从告别夏天开始的。立秋那日,照例有啃秋之俗,人人都要吃西瓜,以为可以消除一夏的暑气,且以为此后秋凉,西瓜就不宜再吃。其实南京立秋之后,暑热不减盛夏,甚至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倘若立秋时间在夜晚,便属“母老虎”,热得格外长久,总要到白露之后,才渐觉凉爽。

  俗话说“白露身不露”,不可再穿短袖衣衫了。然而南京的地产西瓜下市早,过去受运输能力和保管条件的限制,外地西瓜难以调入,到了八月上旬,西瓜往往成了稀罕物。为了啃秋,市民不得不提前买下半生不熟的西瓜,自存数日。觅不到西瓜的人家,只好以别的瓜果替代,但难免有不够正宗的遗憾。哪像现在,从海南岛到东北的西瓜接踵而至,再加上大棚种植,反季节上市,一年到头西瓜不断。啃秋这样的习俗,也就被淡化了。

  在立秋前后,总有两个节日令人印象深刻,一个是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另一个则是七月十五的中元节。

  牛郎织女的人神相会故事,当年很能给少男少女以美丽的憧憬。尤其是女孩子,尚有向织女乞巧的仪式。民国年间夏仁虎《岁华忆语》记载:“七夕,小儿女供牛女,往往镂瓜、茄为灯,或状花鸟,或镌诗句,极生动之致。置碗水露庭中竟夕,明日投针,恒浮水面,就日影中,视其影作何状以卜巧。”七夕乞巧,其实是提供了一个争奇斗巧的平台,真正展示的是少女的心灵手巧。做西瓜灯时,须利用瓜皮图案中较大的开口,将瓜瓤掏净,内置蜡烛,映亮图画文字,而掏出的瓜瓤便成了围观者的口福。所以孩子们都喜欢看姊妹做西瓜灯,至于茄灯的做法,我就完全没有印象了。

  在我的童年时光里,晚上躺在院子里的竹床上,还能够望银河、数星星,一边听母亲讲神话故事,一边指点出牛郎星和织女星,牛郎挑的担子都清晰可辨。到我女儿这一代人听故事时,南京的天空已成灰蒙一片,只能从电视上看“今夜星光灿烂”了。然而七夕节却否极泰来,被商家利用,传媒推波助澜,大有成为本土“情人节”的势头。在那一天,不少饭店、茶室、咖啡馆,都悉心营造浪漫氛围,隆重推出“情侣套餐”,颇受恋人们的欢迎。移风易俗六十余年,这大约可算传统民俗节日“旧瓶装新酒”最为成功的范例。这种套餐我没有领教过,想来多半是“功夫在食外”了。

  中元节,源起于古代的“小秋”,即秋季早熟的谷物收获以后,奉以祭告祖先;后与佛教的盂兰盆节相混,传说当日阎罗王将地狱中所有鬼魂全部放出,世人须焚纸箔、放河灯为其超度,所以俗称“鬼节”。族人清明上坟,前往郊野祖坟与亡故的先人相聚,在坟前焚烧纸箔;中元则是亡灵回家与家人相聚,所以皆在家门附近焚烧纸箔,且多划分为数摊,口中念叨,哪一摊是给祖上的,哪一摊是给戚友的,哪一摊是给孤魂野鬼的。民国年间学者夏仁虎在其所著《岁华忆语》中介绍:“中元亦祭祖之期,家家设供,有焚法船或纸鞋、伞者,谓先魂当出游也。”

  直到民国年间,中国社会的中元节庆活动还十分隆重,常采取“商办官助”形式,商家出钱,官府主持,秦淮河中放河灯成为金陵一景。1949年后,中元节被政府视为迷信,一度属禁止之列,近年又有谴责市民烧纸污染空气之论,真是应了那句有名的古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但民间从不含糊,就是在“文革”的高压之下,偷偷摸摸,也一定要为逝去的家人烧些纸钱。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北京崇建公司参加2018年新建续建奥运项目开工动员会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北京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