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房产

东台西溪惊现“糯米古桥” 800多年无恙

时间:2016-05-25  来源:现代快报  

   5月16日,“2016董永七仙女文化旅游节”在盐城东台西溪旅游文化景区举行。当天,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数万人。

  73岁的夏祖照老先生是从浙江台州赶来东台西溪参加活动的。在品鉴西溪美景、美食之余,他没想到的是,在东台西溪竟然有座纯正的糯米砖砌拱桥。“800多年的历史,保存完好。”夏祖照从事古桥研究已几十年,他惊叹古人匠心独运的同时,更感慨不虚此行!

  在西溪景区,古桥古寺古塔随处可见,为何都保存完好?东台西溪旅游文化景区有关负责人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古代元素充分地保护开发,并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了西溪独有的旅游文化。

  古老之桥

  “糯米古桥”引来老专家惊叹

  夏祖照所说的“糯米古桥”名叫通圣桥,位于东台西溪景区宋城,建于南宋1208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通圣桥桥身呈现青灰色,建筑精细,朴实无华,虽然几经沧桑,但原貌至今未变。

  “我研究古桥几十年了,第一次见到这种桥。”夏祖照表情激动,不停比画着手势,向记者讲解着桥的构造。夏祖照退休前在浙江交通系统工作,是中国古桥研究委员会委员。

  本来是来参加董永七仙女文化旅游节的,居然有意外发现。出于职业习惯,夏祖照直奔古桥。“这是纯砖拱桥。”夏老兴奋地说,栏杆、桥面、拱圈、侧墙都是砖头制成,“东台没有山,石料稀缺,并且古时难运送,所以古代应该有很多桥都是砖头制成。”

  让夏老惊讶的是,拱圈只用了一层砖加固。“说明这砖质量绝对好,好砖头敲之有声,断之无孔。”夏老在仔细查验后又有了新发现,“这座桥建造时用煮熟的糯米与石灰搅和在一起,然后再灌到砖头缝隙中。这些白色的痕迹都是糯米汁的混合物。”

  为何能保存800多年?“别小看糯米,它的黏合能力非常强,这种工艺叫糯米灰浆,是中国古人的一大发明。”夏祖照分析说,砖头缝隙中使用这种灰浆,使得桥身坚硬无比。

  状元之桥

  考试前学生要跨“状元”古桥

  “这座桥又称通庙桥,横跨晏溪河,是一座单拱砖型桥。”住在桥旁边的居民信口拈来。据史料记载,通圣桥位于东台西溪泰山护国禅寺门前,桥高6.2米,跨度25米,宽度中间为5.3米,两侧稍宽5.5米。

  夏祖照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此桥历经宋、元、明、清数代,而且全砖的“糯米”拱桥很少见,“无数战争,岁月的侵蚀,还能如此完好,让我大开眼界。”

  “状元骑马过桥了!”随着一声锣鼓,作为2016董永七仙女文化旅游节的旅游项目之一状元跨马巡街正式经过通圣桥。据介绍,在西溪众多古建筑中,通圣桥是西溪建造最早的桥梁之一,为景观最佳的名桥。

  在西溪当地通圣桥还被称为有名的“状元桥”。“古时候只要有人参加科举考试,必须要从桥上走一走,许多人也因此考中。”西溪当地村民说。

  虽然这些流传下来的故事无从考证,但良好的愿望直到千年之后,老百姓仍然愿意相信。于是每逢中考、高考之际,本地甚至外地的学生,都会慕名来这座桥上走一次,“必须昂首挺胸大踏步向前,不能回走,寓意着顺利通过了状元之桥,以求金榜题名。”时代千变万化,但村民们的信仰千年未变。

  现代快报记者发现,如今在通圣桥两边新建了建筑造型与规模大小一样的通贤桥和通善桥。“行人车辆从通圣桥两边过通贤桥、通善桥,以科学地保护古桥通圣桥。”新旧三桥如同“三胞胎”,被人们称为“西溪泰山寺门前三桥”。除了通圣桥,明朝的八字桥也吸引了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旅游之桥

  董永七仙女文化旅游节开幕

  作为今年当选的江苏省十大新景区之一,东台西溪在五一小长假,再一次刷新了游客记录:3天共接待游客18.2万多人次,央视《美丽中国乡村行》的栏目组也进驻取景。

  吸引游客们的不仅仅只有古桥和美景。儿童动漫展、董永七仙女文化旅游节、浪漫520相约西溪、半程马拉松赛、各种民俗表演、西溪植物园采摘……5月的景区内活动众多,精彩纷呈。“最热闹的要算文化旅游节了。”5月16日,2016董永七仙女文化旅游节在西溪景区盛大开幕,之前进行的西溪乐园二期奠基仪式也给开幕式增添了一份新奇。

  当天上午,现代快报记者在开幕式现场看到,在董永七仙女文化园的水上舞台,演员们身着古代戏服,仿佛董公子与七仙女从古代而来缓缓步入,优美的舞蹈、曼妙的歌声让游客们驻足流连。在西溪古城的街道中央,已有数十家商铺在展示着东台本土的各类土特产,现场上百种东台土特产吸引了外地游客不停地来购买。

  “难得来到这么美的古镇,我们当然要好好逛一逛。”当天,即便是艳阳高照,也难掩游客细细品味西溪的热情。“西溪的盐是很早的,古时是很出名的盐场。”在西溪古城的书画展前,几幅盐文化的图片吸引了大丰孙先生一家,他们聚在此处,认真地讨论起西溪悠久的盐历史。

  友谊之桥

  外国“七仙女”漂洋过海寻“董永”

  开幕式后,景区内精彩的古代婚俗演示、状元跨马巡街等富有董永七仙女爱情元素的民俗活动,引来游客们欣赏、拍照。记者发现,当古装迎亲队伍来到董永七仙女高大的汉白玉雕像前时,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女子立刻上前合影留念。

  “我的中文名字也叫七仙女。”原来,这位女子来自加拿大,名叫Calorta,是加拿大米尔斯中学的副校长,一直着迷中国文化,“我第一次来这里,真的太美啦。”得知东台西溪是董永七仙女故事的发祥地,被爱情故事打动,她当即将自己的中文名起为“七仙女”。周围游客也是分外惊喜,开玩笑说:“外国七仙女来东台西溪寻找董永了。”

  外国“七仙女”这次来东台真的是寻“董永”,而且是一起办学的“董永”。“不久前我们校长来游玩,一眼就相中了西溪,决定和这里的东台创新学校合作创办一所国际性双语学校。”5月16日下午,“七仙女”代表学校和西溪景区管委会正式签约:拟投资3亿元,新建体育馆、教学楼、综合楼、餐厅楼、公寓楼及智慧校园设施设备,开发接轨国际学校的IB课程(国际预科证书课程)及AP课程(大学先修课程)。

  签约结束,“七仙女”又兴致勃勃地游览了西溪植物园、唐塔和佛教园,被这里深厚文化、淳朴民风和优美景色深深吸引,“在这么美丽而古老的地方,我有信心搭起国际友谊的桥梁,打造一流的国际化、精品化的特色品牌学校。”

  传承之桥

  古今交融共享旅游文化大餐

  走进西溪,仿佛走进了一处历史与现代结合的生态休闲胜境。从南向北宛如一条特色文化之桥:南边古老的西溪唐塔、广福寺和泰山寺构成了“佛教文化”,西溪古城内有“三相文化”和“海盐文化”,再向北,董永七仙女文化园的“爱情文化”和“孝文化”,最北边是现代气息的西溪植物园,彰显着“生态文化”和“绿色文化”。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在国家文化战略和江苏“文化强省”的大背景下,东台市委市政府与时俱进,深入挖掘西溪古代文化资源,打造西溪品牌,通过一系列的决心和举措,将古老而深沉的文化古镇唤醒并传承。

  值得肯定的是,西溪自成为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影视基地,并致力打造省级旅游集聚区以来,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突显文化内涵,彰显个性特色,成为世人为之骄傲的文化客厅西溪。今年2月入选江苏十大新景区,春节期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为盐城各大景区之首。

  “我们传承古今,紧扣文化这根主心骨,正加快推进苏北古玩交易中心、文博交易中心,江苏省国学基地、影视传媒基地和佛文化交流基地等项目建设。”东台西溪旅游文化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景区正进一步推广“仙女下凡地,梦幻古西溪”旅游品牌,争取早日创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风景名胜区。

  “西溪是东台之根,经过两千多年的洗礼,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再与现代文化相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和现象。”东台市委书记陈卫红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西溪的“佛教文化”就如现代的善行文化,西溪古城留下了丰厚的“三相文化”和“海盐文化”遗存,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创业文化……各种文化都在此交融发酵,从而衍生出开放、包容的现代西溪文化,更让西溪走向海内外。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康桥诸子庐荣膺“三星级健康建筑认证住宅项目”,引领中原健康人居新进阶
康桥诸子庐荣膺“三星
建业新生活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梁静出席郑州仪式
建业新生活在港交所主
再传捷报!正商集团用品质铸就佳绩 三项目同获”广厦奖”
再传捷报!正商集团用品
复工即传捷报丨中垭建设集团再添中标喜讯
复工即传捷报丨中垭建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