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房产

集庆门隧道南口 下周二起设分流隔离栏

时间:2016-06-15  来源:现代快报  

 开车出门少堵些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交管部门获悉,从下周二(6月21日)起,针对集庆门隧道南口交通拥堵等问题,将通过设置隔离设施来限制部分车道的车辆进入集庆门隧道,减少该路段的车辆交织,以此缓解早晚高峰隧道南口的拥堵现状。据悉,此次设置隔离设施是交管部门在征集民意后的一次尝试,如果能够起到缓堵的成效,将保留措施,否则将予以拆除。

  两隧道免费后车流大

  集庆门隧道口更堵了

  今年1月1日,随着扬子江隧道和南京长江隧道的免费通行,南京一下子迎来了两条免费过江隧道,由江北前往江南的车流量也随之增多,改变了原来江北往江南的交通流方向。两条隧道本身和主城的井字形内环线相连,从应天大街高架(西向北)通往城西干道的车流也明显增多,让原来早晚高峰就较堵的集庆门隧道南口更加拥堵。

  现代快报记者从交警部门获悉,集庆门隧道早晚高峰双向车流量在7000多辆,每周都会发生15至17起因为车辆交织引发的轻微碰擦事故。

  4股车流交织

  导致路面秩序混乱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地理条件限制,赛虹桥立交至集庆门隧道南口的地面段仅为150米,而按照规范要求至少应该有760米。

  在此情况下,从赛虹桥立交三个方向(由东向北、由南向北、由西向北)进城车辆,以及赛虹桥环岛地面车辆,四股车流最终汇集到7股车道上进入快速路。这其中,80%的车辆要进入集庆门隧道,而隧道仅有3股车道,由于车道数不匹配,因此通行能力不足,存在交通瓶颈。与此同时,在仅有150米的距离中车辆变道交织,导致路面秩序混乱、车辆加塞同时事故多发。

  针对这一情况,交管部门将通过设置隔离设施来限制部分车道的车辆进入集庆门隧道减少变道交织,以此来缓解早晚高峰隧道南口拥堵的现状。

  隔离栏设置方案

  设置地点

  从赛虹桥立交由应天大街高架东向北(双桥门方向)、由凤台南路高桥(南向北)车道汇入点起,至集庆门隧道入口处,设置塑料隔离栏。

  实施时间

  初步定于6月21日(下周二)实施

  具体缓解拥堵措施

  将交织段7股车道分隔为2+5空间,2股车道供赛虹桥广场、赛虹桥立交由东向北(应天大街高架双桥门方向)来车通行,限制该部分车辆,使之不进隧道,而是通过内环西线集庆路路口直行后再进入内环西线快速路;其余5股车道供凤台南路来车、应天大街高架河西方向来车通行,该部分车辆通行条件与现状保持一致。

  同时,调整内环西线集庆路路口南进口的车道渠化,由现状1股社会车辆直行车道增加为2股直行车道,即将原有的公交车专用道改为社会车辆也可通行车道,提高直行车辆通过效率。

  继续征集治堵方法

  现代快报记者将跟踪关注此次措施试行情况。此外,交管部门继续向广大市民征求缓解集庆门隧道南口交通拥堵的金点子,市民可拨打96122或向南京交警官方微信、微博留言。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康桥诸子庐荣膺“三星级健康建筑认证住宅项目”,引领中原健康人居新进阶
康桥诸子庐荣膺“三星
建业新生活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梁静出席郑州仪式
建业新生活在港交所主
再传捷报!正商集团用品质铸就佳绩 三项目同获”广厦奖”
再传捷报!正商集团用品
复工即传捷报丨中垭建设集团再添中标喜讯
复工即传捷报丨中垭建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