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房产

推行15年却见效慢 南京垃圾分类困局怎么破?

时间:2015-12-19  来源:南京晨报  

   南京的垃圾分类处理,虽已推行了15年,但这项工作已然受困于多种因素的限制,进展很是艰难。南京如何突破垃圾“围城”的困局,如何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出席昨日在南京举办的“2015年垃圾减量与分类论坛暨中国零废弃联盟年会”上,各路专家纷纷为南京垃圾分类“把脉”。

  专家把脉

  变“九龙治水”为统一管理

  昨日专家们结合南京实际情况,中肯地提出了一些建议。同济大学教授、中国社科院循环经济与环境预测评估研究中心副主任杜欢政认为,大中型城市已经成为巨大的垃圾制造场,要消除垃圾围城的隐患,改变公众观念固然重要,但创新管理模式,做到环境匹配、管理统一非常重要。

  杜欢政告诉记者,现行的管理模式属于“九龙治水”,可再生资源这块归商务部门管,生活垃圾归城管管,有害垃圾归环保管,医疗垃圾归卫生部门管,垃圾处理厂建设又归住建部门管。“由于管理不统一,会存在相关方互相推诿问题。”记者了解到,去年曾有报道称南京将再建两座厨余垃圾处理厂,但一年过去了,这两座厨余垃圾处理厂依旧没动静。南京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也很是无奈,“项目的建设牵涉到很多部门,从选址、开工建设、调试生产,最少也要有两年的时间。”

  变按人头收费为按量收费

  经济学博士、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经济与管理系教授宋国君认为,资金是关键也是核心。他认为现行的按人头收取垃圾处理费,并不足以支持垃圾分类工程,政府也不愿意额外增加费用,“建立严厉的惩罚措施,变按人头收费为按量收费,你产生的垃圾量多那就多交费,你对环境的破坏力大就多罚款。”宋教授呼吁,尽快建立焚烧厂和填埋场排污许可证制度,倒逼企业进入厨余垃圾处理领域,“很多垃圾焚烧厂和填埋场已经超负荷运转,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必须要对总量进行控制,如果不符合标准,就不能在这个行业干,从而倒逼企业。”

  做好垃圾处理厂选址问题

  很多地方都出现垃圾厂处理能力跟不上每年城市产生垃圾的速度,但另一方面,居民往往反对在自己家周围建造垃圾处理厂,这一状况现在越来越普遍。这一矛盾要如何化解?杜欢政教授一针见血指出“政府领导要带头”,“比如东京,好几个区的垃圾焚烧厂,与政府相隔50米,这是广大市民反复讨论后决定的。其次,选址是发动全市居民共同讨论决定的;第三条,必须建高质量的垃圾处理设置。”

  垃圾处理现状怎样?

  生活垃圾每天产生8000余吨 厨余垃圾每天仅能处理100吨

  生活垃圾量:南京市环保局的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南京市六座生活垃圾处理厂处理生活垃圾量为294.9万吨,同比上升39.4%,日均处理生活垃圾量超过8000吨,其中厨余垃圾约占60%。

  垃圾处理厂:南京主城区的3座垃圾填埋场分别位于江宁的轿子山、水阁和浦口区的天井洼,填埋处理量已超过当初设计。其中,轿子山垃圾填埋场于2014年5月暂时关闭,另外两座垃圾填埋场再运营一年左右也将完全饱和。为了弥补这方面的垃圾处理量,2014年,位于江北静脉产业园内的南京首个垃圾焚烧发电厂启用,每天最多能处理1500吨生活垃圾。据南京市城管局副局长陈雷介绍,目前南京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基本是1/3焚烧,2/3填埋,无害化处理率100%。

  处理方式:目前,南京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为填埋和焚烧。然而,以焚烧的方式处理垃圾,其对环境、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据悉,垃圾主要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其中厨余垃圾约占60%。厨余垃圾会加剧焚烧带来的废气污染,以及重金属物质的排放。2014年,南京首座厨余垃圾处理厂试运行,每天的处理能力为100吨,剩饭剩菜通过这座处理厂处理,可以变成一包包有机肥料。然而,每天100吨的处理能力,与每天4800吨的厨余垃圾产生量相比,毕竟是杯水车薪。

  分类处理难在哪?

  居民主动分类垃圾意识不强 垃圾运输及处理能力不足

  在南京街头巷尾,并排放着两个垃圾桶已成常态,一个标着“可回收物”,另一个标着“不可回收”。不过,记者在龙江、江宁、新街口等地调查发现,街上没有一只垃圾桶垃圾分类正确——都是混装的。有八成被访市民坦言,平时扔垃圾时,没有先分类的想法,有六成人不知道什么样的垃圾是可回收。

  “市民对垃圾主动进行分类的意识确实需要加强!”南京市城管局副局长陈雷在谈到垃圾分类为何推进艰难时坦言,尽管有关部门这些年来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宣传推广,光宣传册子就发了几十万份,但几十年来的习惯并非一本小册子就能转变。与此同时,市民也有自己的考虑:在没有解决垃圾分类运输的前提下,对生活垃圾分类并无多大意义,“即便我现在分好了,但垃圾运输还是混在一起的,到末端垃圾处理厂也不会再进行分类,我们做的就成了无用功。”市民曹小姐说。

  市民的疑虑不无道理,据业内人士介绍,南京目前在运行的垃圾处理厂是不会对混在一起运过来的垃圾进行再分类的,“再分类不现实,量太大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而且混在一起运输的垃圾已经相互污染了,即便在末端再分类,也没有效果了。”

  2011年,玄武区试点,12台垃圾运输车、36个智能式移动垃圾压缩箱,没有一台是用来专门运输分类垃圾的车。2015年,全市专门用于厨余垃圾运输的封闭式车辆已有88辆,新型密闭式垃圾运输车近600辆。“目前配置的厨余垃圾运输专用车基本上能满足试点单位的垃圾产生量,由于绝大多数小区没有进行垃圾分类,即便现在增加运输车辆,增加厨余垃圾处理能力,也只能闲置。”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也有自己的难题。

  他山之石

  落叶也可以变废为宝

  南京目前处理落叶的方法是收集送往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剩余的灰尘和残余进行掩埋。这套处理方法不仅成本高,而且掩埋的残余也会占据原本就余量不大的填埋场空间。在昨天的论坛上,河南绿色中原环境保护协会负责人匡洁给出了他们在郑州社区进行落叶资源化处理的案例。

  据匡洁介绍,在郑州市普罗旺世小区一处角落,开挖了3-5个发酵池,用于存放落叶和割草机割出的草叶。“让社区里这些落叶、草皮割后的草叶碎渣等有机物,经过发酵后制成有机肥,用于苗木生长,重新回归自然,完成一个生态循环。”据介绍,整个普罗旺世小区以前每年的园林绿化垃圾清运费用,就超过20万元。

  一年过去,所有落叶、草叶经过发酵,不仅不再外运处理,减少了一大笔开支,“再就是制成的有机肥,可以用于社区七期项目的苗木种植,也可以用于已经成活的苗木复壮,这又省掉一大笔营养液、化肥投入。最关键的是,这个处理过程还减少了大量垃圾的排放,减轻了城市环卫工作压力。要知道,小区用割草机修整草皮,10天割一遍,一遍的草叶碎渣就上千斤不止,你想想一年光这个得多少垃圾?”记者 仲永

  多年努力可有进展?

  “尧化模式”覆盖85个小区 垃圾换物方式受业内好评

  尽管南京在垃圾分类上的进展艰难,但并不是说毫无亮点。2014年初,被“垃圾围城”困扰已久的南京首次将垃圾分类推向市场,由企业运作。一年过去,垃圾换物的“尧化模式”已覆盖全市8个区34个街道85个小区,“这个数字和去年7月相比,已经翻了一倍还多。”南京志达环保科技公司负责人朱星龙对受到业内好评的“尧化模式”很有信心,他乐观估计,未来一年他希望将参与小区扩大到280个,参与家庭增加到30万个。而南京也期待着这种模式能为破解“垃圾围城”找到出路。

  “参与一次厨余垃圾回收可以获得1个积分,3个积分可以换一只鸡蛋,30个积分就可以换一扇纱窗”,朱星龙介绍说。“可回收垃圾也参加换物,5个塑料瓶就可以换5头大蒜。针对高档小区和年轻人,积分还可以用来兑换电影票和洗车票。”据了解,该公司在尧化街道试点垃圾分类的小区都有厨余垃圾投放点。每天早上6点半到9点半,市民可以将自家的厨余垃圾投放进去,以此获得积分。积分累计起来就能兑换蔬菜以及各种日用品。

  “过去垃圾分类主要是发垃圾袋,但这种方式不足以影响老百姓的习惯,现在我们打破了政府的模式,通过积分,一个月可以换3到5斤蔬菜。通过经济杠杆,鼓励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中去。现在我们试点的40多个小区,居民参与率达到30%,其中金尧花园参与率达到80%。”试点成了亮点,那么他的公司有无能力增加规模,扩大试点范围,继而帮助政府解决难题?朱星龙透露,垃圾换物每覆盖1000户居民,政府补贴公司20万元/年。“我们把回收的厨余垃圾运到处理厂,有150元/吨的收入。但公司一百多号人开支不小,目前还没有太多的盈利。未来我们将会走可回收垃圾加工的模式去盈利,比如塑料瓶拉丝等,这是一个朝阳产业。”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康桥诸子庐荣膺“三星级健康建筑认证住宅项目”,引领中原健康人居新进阶
康桥诸子庐荣膺“三星
建业新生活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梁静出席郑州仪式
建业新生活在港交所主
再传捷报!正商集团用品质铸就佳绩 三项目同获”广厦奖”
再传捷报!正商集团用品
复工即传捷报丨中垭建设集团再添中标喜讯
复工即传捷报丨中垭建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