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益

港校还是内地生的“大热门”吗?

时间:2015-06-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高额奖学金、优质师资力量、中西合璧的教学模式,香港高校深受内地学生倾慕。但近两三年间,申请港校的内地学子人数逐渐减少。部分香港高校近日公布2015/16学年内地生入学申请情况,有的申请人数比去年下降三四成之多。

  泛政治化气氛影响招生

  根据香港几所高校近日公布的数据,香港理工大学今年收到约2300位内地学生申请,比去年的3500人急跌34%;岭南大学则收到556份申请,比去年的928人大减40%;香港浸会大学去年有3876名内地生申请,今年减少至2319人,跌幅40%。

  四五年前,理工大一年可以收到四五千份内地生申请,那是港校与内地生之间“最好的时光”。这两年,香港突然开始频传“驱蝗”、赶客等涉及两地矛盾的新闻,去年更出现部分大学生罢课和参加违法“占中”事件,泛政治化气氛渗入象牙塔,港校招内地生情况也随之急转而下。

  香岛中学校长黄颂良近日接受内地媒体采访时说,出现这一情况有两个原因。一方面,香港的社会气氛令内地人士产生港人不欢迎内地同胞的观感,另一方面,以前很多内地学生是以香港的高校为跳板留学海外,现在内地学生直接到国外留学的机会更多,也影响内地学生报读香港高校的意愿。

  香港教育政策关注社主席张民炳认为,近年香港部分院校流于“重政治、轻学术”,学生及部分教职员分心于策动或参与政治活动,也影响内地生来港意愿。内地家长或担心子女安全,会否被排挤等,“占中”亦可能令家长担心香港的大学是否“很乱”且“不务正业”。他说,内地生来港读书可促进学术良性竞争及交流,内地优秀学生报名人数下跌绝非好事,恐怕会影响香港教育枢纽的地位。

  香港教育学院副校长莫家豪认为,内地父母可能忧虑子女与港生相处的问题,加上近日各种学生运动,使他们担心孩子在香港院校能否认真读书。同时,港元持续强势,但亚洲其他地区,甚至欧洲及澳洲汇率下跌,也使陆生的海外求学出现转向。

  政治乱流下学生压力大

  香港《大公报》评论文章直指,政治侵入校园的情况近年在香港日趋严重。“百年老校”港大的法律学院一直备受推崇,但近年被指“重政治、轻学术”。学院副教授戴耀廷是“占中”主要的发起人之一,而前院长陈文敏也被指在任内包庇戴耀廷。在陈文敏12年领导下,港大法律学院偏重政治活动,不务学术正业,导致在“研究评审工作(RAE)2014”中的成绩被成立仅10年的中大法律学院远远抛离。

  香港高校部分学者热衷政治,学生也愈来愈激进。学联前秘书长周永康、副秘书长岑敖晖及学民思潮召集人黄之锋等人成了“占中”急先锋,鼓动多所大学的学生罢课参与“占领”。港大学生会刊物《学苑》更三番四次鼓吹“港独”。

  “占中”期间,一些香港学生身不由己地陷入了政治乱流。部分学生并不认同“占中”理念,却备受人际压力。一名香港中文大学学生早前在接受《大公报》采访时说,他因为反对“占中”,就被同学叫作“大中华胶”、“左胶”,后来他不敢再说这些话题,却依旧被疏远。香港本地生的遭遇尚且如此,内地学生也会心存疑虑。

  香港教育学院助理教授胡少伟认为,在吸引内地学生赴港方面,香港政府已做了许多工作,反倒是香港本地学生的处事态度要改善,“香港现处于后政改年代,年轻人的处事方式最值得关注。他们多关注本地问题,较易冲动和欠缺理性分析。”

  政治之所以会如此深入校园,除了学生们青春热血,更深层的原因是港英政府离去时早就埋下的一记“后招”。港英当局早年定下规矩,所有大学的学生会必须加入学联。各大学具法律效力的学生会会章,都注明学联是唯一认可和必须参加的专上学生联合组织。现在的香港学联依然跟外国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占中”时便成了反对派手中的一根指挥棒。

  内地生毕业留港意愿也下降

  每年高考结束,常有北大、清华与港校争夺“状元”的新闻。不过最新数据显示,内地省级状元赴港人数近年逐年下降。

  2013年辽宁省高考状元刘丁宁入读香港大学一个月后,因不适应而返回内地读书,重考入读北京大学。之后,越来越多的内地状元们对港校有了更理性的态度,能否适应英语教学,能否学会粤语,社会氛围、物价水平如何,都是他们得预先想好的问题。 

  近年内地生毕业后留港发展的意愿也不如以前。最新统计显示,目前愿意毕业后留港的内地生人数少于一半。为什么?有留港发展的内地毕业生认为,这与现在香港就业环境逊于内地等因素有关。

  香港入境处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内地生留港/回港就业获批数字为915宗,不到去年全年9714宗的一成。

  有分析认为,香港留不住内地生的原因除了职位有限,另一重要因素是薪酬水平问题。如今内地就业、创业蓬勃,香港吸引力相对没那么高。香港生活成本较高,加上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适应问题以及家庭感情的需要等因素,让不少内地生考虑回内地发展。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心手相连 千里守护
心手相连 千里守护
河南道骐科技支援抗疫彰显企业大爱 获政府表彰
河南道骐科技支援抗疫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