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部来看,尽管相关P2P监管政策目前尚未正式出台,但加强行业监管已成为越来越清晰的现实,P2P企业也感受到这种变化,加上今年以来央行三次降息,客观上对P2P企业造成一定经营压力;同时,P2P平台近两年开始迅速增加,目前已经达到2000多家,在运营一段时间之后,一些客户陆续出现违约现象,导致平台风险累积,因此2015年P2P行业出现问题的企业数量呈攀升趋势。
“P2P平台投资不再那么好做了。”促使P2P资深投资人作出如此判断的原因是近期不少有品牌有背景的P2P平台产品纷纷曝出逾期。
近日,陆金所明星项目“稳盈-安e”下的子项目逾期事件,为投资人带来不小的震动。尽管逾期虽然离坏账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市场上频频出现项目逾期,预示着P2P平台的资产风险正在上升,投资者更需要精选平台,小额分散投资。
逾期大增
除了陆金所,多家P2P平台也在近期出现逾期事件,甚至包括国资系。
一位有上市公司背景的P2P公司相关人士透露,虽然各家平台都表示自己的不良率为零甚至很低,其实逾期项目还是比较常见的,该平台也遇到类似的情况,随后股东方用自有资金填补了逾期才让投资者没有感觉到。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也公开表示, P2P服务对象大都在银行难以申请到贷款,客户状况较差,无抵押产品的坏账率大概是5%-6%,国内很多P2P公司坏账率可能是10%、15%,甚至20%。
今年以来,P2P项目逾期事件多发,不过除了很多小平台外,越来越多的大平台开始暴露出逾期风险。而一些相对知名的平台已经开始建立逾期催收网络,并且为自己的项目买保险,来防止坏账风险的发生。“在市场不太景气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坏账率也在大幅增加,而对于主要借款人或者企业信用低于银行的P2P平台来说,逾期率也在不断攀升。同时,去年的不少项目近段时间开始逐渐到期,密集到期也暴露出了很多逾期风险。”一位P2P行业分析人士指出。
“逾期是一个银行信贷业务范畴内的概念,一般是指借款用户未能按照借款项目发布时约定的时间,对投资用户进行足额还款的状态。”一位网贷平台负责人表示,“逾期是件正常的事情,但是频繁出现逾期项目的平台就需要好好反省了。”
逾期的项目远比媒体报道出来的多,很多平台对于逾期项目的处理方式是先自行垫付,然后才是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借款人的责任,尽量悄悄处理掉。
危及平台
今年以来,P2P逾期频发,一些平台甚至因此受到拖累而爆发兑付危机或者直接倒闭。
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仅今年6月,共出现113家问题平台,超过2014年12月的79家问题平台,创下历史新高,成为有史以来出现问题平台最多的单月。与去年6月出现的8家问题平台相比,同比增长1312.5%;与上月出现的59家问题平台相比,环比增长91.53%。
P2P行业在2013年迎来爆发,但是有很多平台为了冲规模上量,做了一些借款周期比较长的项目,如有的项目周期达2至3年,甚至还有达3至5年的。“信贷风险是滞后的,因此预计风险爆发期可能集中在2015年至2017年。”业内人士介绍。
即使流动性充裕可以冲抵一部分信贷风险,但流动性管理也意味着流动性风险,一旦流动性出现枯竭,风险依然还是要爆发的。短标虽然流动性强、收益变现快,可以吸引用户投资。但是短标的坏处是占用平台大量流动资金,稍有不慎,平台就易出现提现危机,这类短期加高息自融的模式没有持续性,必然会被市场淘汰。
P2P行业从表面上来看风光无限,但实质上投资人群体还是比较有限,其实作为投资者更希望市场信息透明化,建议通过信息披露或可通过监管来规范,提升行业整体透明度。
模式之辩
P2P行业很少对外公布不良数据。其实,逾期项目增加,并且坏账飙升的现象并不令人意外,而是早有预示。
一方面行业总体规模不断井喷,另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实体经济经营风险上升,这都使得大额项目逾期或产生坏账的概率上升。
而在监管要求中,除了P2P平台不得非法集资、不得做资金池、不得自融、不得给关联方融资等红线外,最为基础的是P2P平台运营模式问题。
P2P行业领军企业汇中对P2P平台的合规模式有着明确的思考和定位。汇中总裁曹伟认为,近两年发生平台跑路、兑现困难、逾期等乱象,不仅与监管政策未出台有关,还与企业自身发展与自律有很大关系,而究其核心就在于企业的经营模式。
目前,P2P行业存在两种模式:1、债权转让模式;2、对接模式,即直接由出借人与借款人对接,P2P平台仅提供信息中介服务。汇中首创“对接模式”,成为全国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符合监管部门要求的,保证合规与安全性全面覆盖公司个贷端和理财端业务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企业,为客户资金安全护航。
汇中的 “对接模式”有两大特点:首先,汇中财富的对接模式使公司户与个人户完全分开。客户资金不进入公司账户,也不进入公司,而是在第三方机构设立的托管账户。客户对其第三方资金账户拥有完全支配权。没有资金池,平台从资金流转上完全合规。第二,借贷交易通过公司核心交易平台实现了借贷双方的直接撮合,不存在中间人转让。同时,由于借贷双方直接交易,也规避了期限错配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平台的合规性。通过第三方资金托管,实现自有资金和借贷资金有效隔离。
谨慎投资
在风险加大的情况下,投资者如何选择呢?
业内专家称:“很多平台借款类型多为信用类小额借款,信用借款无抵押物可以被平台用于进行强制执行,借款人在P2P平台逾期还款,违约成本较低,对个人信用记录影响较小,因此逾期较高。那么就要选择风险识别、定价能力较强的平台。”
也有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其实问题P2P平台在运营过程中有迹可循,如很多平台倒闭前,都出现待收金额高的现象,如逾期平台在出现问题时待收金额都已过亿。这些平台在经营中出现了较高的坏账率,本身的资金实力或收益难以覆盖风险,当出现较高比例的逾期时,平台资金链就容易断裂。“因此投资者在挑选平台时,尽量选择成立公司规模较大,公信力较强的平台。”汇中总裁曹伟先生说。
公正专业的评鉴系统能够以客观中立的角度,对P2P平台的商业模式、产品类型、服务体验、交易数据、技术水平、风控能力、安全性、透明度等各个指标进行多方面的考察,并确认优质平台。
汇中始终将风险管理作为一项全方位系统性的工程,位列公司经营关键指标健康度全行业第一名。其中公司经营健康度指标包括经营合规、风控、财务指标、坏账率指标、资金平衡指标等五个维度。汇中认为,风控管理不是单一的点块状管理,而是全面的系统的网格化管理。因此汇中对工作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并结合岗位细分,开展了“未出险先绸缪”的庞大预防工程。
汇中致力于打造P2P行业顶尖风控系统。全球最大征信机构益博睿在P2P小额贷款行业具有最佳风控和流程管理理念与业务实践,通过引入先进的信贷全流程管理系统及决策工具,为汇中提供专业的风控及业务系统服务。
“P2P平台的核心在于风险控制。”汇中财富的专业风控负责人介绍,汇中通过三年100%兑付、还款风险金机制、第三方资金托管、专业的信审系统与团队、益博睿三方信审、小额分散风控原则等方面构建六重安全保障,从专业评估和风险把控等方面,真正为投资者保障利益。“我们的精英团队成员和领导者,多为深耕行业多年的资深领袖,以丰富的风控经验和坚实的技术保障做把控。”汇中负责人说。
目前,汇中已达成与联合国UNDP、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的普惠金融深入合作,全面推进中国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和互联网金融合规、合法、创新发展。联合国UNDP古青处长表示,在经过对多家P2P企业进行深度考察,最终选择汇中成为中国独家战略合作伙伴基于多方面的考虑。汇中有良好的信誉和雄厚的综合实力,运营模式合规合法,安全透明,真正值得投资者的信赖。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