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

25省区市中国制造2025政策落地 制造业新三极格局成型

时间:2016-08-19  来源:经济参考报  

  25省区市《中国制造2025》实施政策落地 制造业“新三极”格局加速成型

  8月18日,工信部将正式公布“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进展,介绍各地“中国制造2025”推进状况。

  《经济参考报》记者梳理发现,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至今,已有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安徽、山东、陕西、四川、新疆等25个省区市出台了具体的地方实施政策。从政策内容来看,各地形成了东部转向高端装备制造、中部产业升级、西部优势产业突破的不同发展思路。相比我国传统的东中西部“老三极”格局,制造业“新三极”格局正在加速成型。

  根据工信部等权威部门工作部署,以城市(群)为载体的《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工作将从下半年陆续展开。目前,宁波等地的首批试点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已经展开。随着相关工作的推进,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多个城市(群)将陆续展开试点。届时,各试点城市(群)更具针对性的试点实施方案也将随之出炉。

  根据各地披露的公开信息,目前已有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安徽、河北、山西、辽宁、吉林、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甘肃、北京、天津、广西、宁夏、新疆、云南、青海、山东、重庆25个省区市相继出台了“行动纲要”或“实施意见”等《中国制造2025》地方性政策。此外,哈尔滨、南京、苏州、东莞等30多个城市也相继出台了各自的“中国制造2025”实施措施。

  根据《中国制造2025》总体方针,地方政策均确立了各自未来在“中国制造2025”领域的发展目标,以及产业和投资侧重。江苏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确立了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网络通信设备、智能制造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船舶、新型电力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15个产业,并提出力争经过10年努力,让江苏制造业在“中国制造”中走在前列,若干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达到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

  陕西、甘肃等地出台的政策除了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发展领域外,还提出了具体的产业项目和投资金额。例如,《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就要求对14个领域共100个项目给予资金支持,涉及总投资8041.79亿元;《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提出,2016年到2018年组织实施600多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2600亿元。

  从政策具体内容来看,各地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思路和策略,即东部转向高端装备制造、中部产业升级、西部优势产业突破,制造业“新三极”格局有望伴随各地新一轮产业升级而加速成型。

  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东部制造业发达地区,均将产业发展重点聚焦高端装备制造和战略新兴产业等高技术领域,基本覆盖了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船舶、新型电力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十大重点发展领域。此外,上述省份还提出重点发展机器人、增材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智能制造产业,以及“互联网+”相关产业。例如,浙江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提出,打造全国领先的机器人应用示范基地,积极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装备、专用和特种制造装备、智能成套装备电子、智能可穿戴设备。

  安徽、河南、山西等中部省份提出全面升级制造业,除了继续深挖能源开采设备、煤化工装备、农机装备、基础工艺设备等原有优势产业的潜能外,还提出将发展重点拓展到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信息技术等产业。此外,中部省份还不约而同地提出,进一步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提升高技术产业在整个制造业中的占比,并逐渐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例如,山西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山西行动纲要》要求,积极引领新兴产业绿色发展,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和绿色基站,完善节能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体系和节能长效机制,落实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能耗限额标准管理。

  陕西、四川、重庆、广西等西部省份则根据各自产业现状,提出了优势产业重点突破的发展战略。例如,陕西的信息技术、航天航空产业具有一定优势,因此确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智能终端、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航空航天等产业;四川和重庆则将在轨道交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等领域继续发力。

  此外,西部省份还根据各自地理位置,确立了一系列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策略。例如,重庆、四川、广西、云南等省份均要求,将积极对接东盟国家,促进装备制造、轻工、食品等产业的海外发展;陕西、甘肃、青海则强调,将加强和丝路沿线国家,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国际合作。(记者 侯云龙 实习生 吴璐瑶)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郑州银行携手禹州市政府举行专场银企洽谈会
郑州银行携手禹州市政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