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国,礼仪之邦。春节假期将至,出境游再成热点。在打点行囊出发前,别忘了提醒自己:文明出境游,为祖国代言。
中国旅游者已成世界“香饽饽”
国家旅游局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大关,达到1.09亿人次,比十年前增长近4倍,稳居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
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中国游客“引爆”全球多处旅游热门地。在泰国,曼谷素万纳普机场联合移民局、旅游局等机构为中国游客开辟专用通道,举行特色欢迎仪式,并赠送象征高贵的紫色兰花花环;在希腊,旅游业人士反馈,赴希腊的中国游客数量同比增长30%至40%,圣托里尼岛上大约80%的游客是中国人。
“中国好游客”给国家形象挣分
习近平主席去年在访问韩国期间指出,如果说政治、经济、安全合作是推动国家关系发展的刚力,那么人文交流则是民众加强感情、沟通心灵的柔力。
62岁的新加坡出租车司机吴先生直言,从业近十年来,他一直对中国游客的印象很好,“我每次载到的中国游客都很好,他们很有礼貌,会叫你师傅或者大叔,很亲切。”
在新西兰南岛旅游热门地福克斯冰川经营旅馆的彼得告诉记者,十年前,来福克斯冰川观光的游客中几乎没有中国人的身影,但如今,无论淡季旺季,来自中国游客的订单都是支撑旅馆运营的动力。
去年12月25日,来自广西柳州的退休医生瞿焰在南宁飞往曼谷的航班上救助了一名突发疾病的泰国空乘人员,其义举赢得中泰两国民众广泛赞誉,被亲切地称为“中国好大妈”、“中国好游客”。
有说,中泰航线不久前刚发生中国游客辱骂泰国空姐导致飞机返航的事件,造成中国游客在海外的负面形象,而瞿焰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中国医生救死扶伤的精神,还体现出中国游客的正面形象,更是给国家形象挣分!
做好“功课”
让旅途更从容
今年年初,国内旅游企业携程发布了《文明旅游行动报告》,通过调查其组织的100多万跟团和自由行出境游客,发现绝大部分出境游客都能自觉遵守文明秩序,恶性不文明事件比例低于万分之一。
然而,对于中国规模庞大的出境人数来说,即便是万分之一,依然令人忧心。从埃及卢克索神庙上的“到此一游”刻字,到国际航班上向空姐泼泡面等“空闹”行为,个别同胞的表现令人汗颜。
据中国驻马尔代夫大使王福康透露,习近平主席去年访马在会见中国使馆工作人员时曾幽默提示:“提醒我国公民到海外旅游讲文明,矿泉水瓶不要乱扔,不要破坏当地的珊瑚礁。”
针对如何践行文明旅游,法国文华旅行社董事长李晓彤建议,中国出境游游客在出行前一定要做些“功课”,尽可能做到“心中有底”。这样才能让旅途多一份从容,才能更好地欣赏旅游地的风景文化。 (据《新华每日电讯》)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