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公民文明出境游意识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能够做到行前了解当地风俗习惯,旅行时遵守法律法规,并且更注重国家形象。在印尼、在柏林、在东京、在瑞典,在享受快乐旅游的同时,素质较高的中国游客也深受旅游景点所在地民众喜爱和欢迎。(5月4日《人民日报》)
从五一假期记者从多地境外发来的旅游新闻调查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游客在国外旅游中素质在不断攀升,这的确是一个值得骄傲和欣喜的改变,因为旅游文明终于在大家的努力里进步了,提高了,中国游客也越来越受到人家的喜欢。这喜人的变化,可以说让每个中国人欣慰和备受鼓舞。
文明旅游是个老话题,需要不断反思,才会进步。不文明是一种无知,更是一种落人口舌、殃及国家声誉的诟病。因为大家出门在外的一言一行,不仅关乎自己的形象,更关乎国家的声誉,所以自觉遵循文明,不仅可以改变他人对我们的看法,还为自己的祖国加分,可谓是双赢的事情。
在这一两年的境外游中,越来越多的的游客开始关注旅游国家的民俗和宗教禁忌,出国在外,文明细节也时刻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如此,中国游客文明旅游的自觉性也在不断提高,这才是其他国家对中国游客的印象较之过去已大为改观的主要原因。从以往的新闻中,过去遭投诉较多的“大声喧闹”和“自助餐浪费”现象如今基本上在国外很少见到。这也体现了国内旅游部门为促进“文明出境游”的努力,以及中国公民道德水准的在不断完善,更从不同层面展示了良好中国形象。
但是话得说回来。我们在境外旅游中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在国内的旅游文明行为。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明形象。我们在境外的旅游上花了大力气整治提升,在国内的旅游上是不是就可以关起们来管得少些?这显然不是的。有的游客似乎一出家门就忘记了这些本该坚守的文明美德,变得像家里一样自由,将自私以及一些陋习也带到了旅游景点上。你要对其拍砖,他还振振有词地说,这又不是在国外?旅游中的不文明没有国外和国内之风,是不文明都必须要花大力气整治。只有由内而外,文明旅游才会自成一体,形成自觉。
五一期间,国内又有几起不文明的旅游行为进行了曝光,幸好相关部门对于不文明的旅游也进行了及时处理。旅客也拿起了法律武器对于这些行为进行了投诉。旅游文明是一项大工程,我们只有不分内外,常抓不懈,继续加大整治不文明游客的力度,坚持不懈地抓好国内旅游和国家旅游文明养成,而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真正推动将文明在旅游中生根。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