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

世界旅游的"中国经验":一个尚待完成的时代使命

时间:2016-05-23  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5月22日讯 中国旅游的发展经验对世界旅游,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但是,世界对于中国旅游的了解,更多地还停留在中国迅速增长的出境游规模和中国游客强劲的购买力等表象上,对于中国旅游发展的内生动力及开拓创新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关注是局部的,了解是零星的。

  聚焦中国旅游,让世界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中国旅游,不应当以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的结束而终结。

  当所有的流程走完,所有的仪式结束,所有的情绪回落,所有的喧嚣退去,所有的生活和工作,还得继续。我们还是要思考,中国旅游到底能带给世界旅游怎样的“中国经验”?

  回顾中国旅游走过的历程,深度研究中国旅游在各个细分领域积累的经验,总结创新模式,反思得与失,输出优秀的“中国经验”,当是一项亟待进行,并需要长期进行的系统工程。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旅行活动的兴起居世界前列,旅游文化遗产璀璨夺目。中国旅行不仅历史久远,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具有最早文字记载的国家。从炎黄部落从西向东的大迁徙,到古代帝王的全国巡游,从先秦士子游学布道,到文人墨客兴游揽胜,从张骞出西域、郑和下西洋,到从日本遣史入隋唐,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航海九万里,观光中国”……可以说,旅行沟通了文明,联通了世界,创造了璀璨的文化遗产。

  中国拥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已经形成的发展能力,为全面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多样,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截至目前,中国已有京剧、中医针灸、活字印刷术等38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目前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敦煌莫高窟、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等48处自然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数量位列全球第二位;安徽黄山世界地质公园、湖南张家界地质公园、内蒙古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等33处地质公园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中国森林、湿地资源丰富,目前大陆地区已建立45个国家重要湿地,577个湿地自然保护区,979个湿地公园和819处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国还有众多的像丽江、凤凰、周村、宏村等历史文化悠久的古镇资源,以及像长城、故宫、承德避暑山庄、长江三峡等世界著名的名胜古迹,对国内外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中国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旅游发展模式,为世界旅游的融合发展积累了经验。20世纪20年代,上海诞生了中国首家旅行社。新中国成立前,旅游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旅游作为中国外交事业的延伸和补充,在促进国家友谊和人文交流方面的功能得以释放,但中国旅游业尚不具备现代产业的特征。

  直到改革开放初,以1979年邓小平发表“黄山讲话”,发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的号召为标志,中国旅游业开始被作为经济性事业来发展,中国旅游从此迈向全面、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旅游创汇、旅游外交、旅游扶贫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加速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居民所拥有的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增多,国民的出游愿望被激发出来,国内旅游迅猛发展。旅游业作为经济新增长点,肩负起促进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双重功能。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各领域的综合功能得以充分释放。全球化、信息化极大地拓展了人类旅游的空间与层级,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不断深化,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层数不穷,旅游企业类型不断拓展,旅游服务模式进一步优化,形成综合性、集群化的产业体系。

  随着中国游客的脚步走向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旅游交流交往日趋活跃,中国旅游国际化大潮扑面而来,逐步构建起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

  透过中国旅游的发展历程,我们既能看到市场力量驱动下的中国旅游产业之蓬勃发展,又能直观地看到,中国旅游在“政府主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上下齐心成大业的体制优势,这是我们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事业自信。中国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同样走出了“中国特色”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已成为推动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改革开放37年,也是中国旅游跨越式发展的37年。正如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所言,中国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从短缺型旅游发展中国家向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

  李金早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旅游经历了五大转变:

  一是旅游已经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发展为大众化的消费,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二是旅游业已经从外事型接待事业,发展成为全面参与就业创业的民生产业;三是旅游业已发展成为综合性的现代产业,对相关产业贡献大幅提升;四是国际旅游已从入境游为主,发展到入出境游并重、深度国际化大交流、旅游外交功能凸显的新阶段;五是旅游业发展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形成了各地各部门共同推进的大格局。

  中国出境旅游消费位居世界第一、旅游总收入位居世界第二、入境旅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四,同时拥有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国内旅游从1984年约2亿人次到2015年的40亿人次,增长了20倍,国内旅游收入过4万亿元人民币,出境旅游1.2亿人次。中国游客的足迹遍布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己成为世界重要的旅游客源国。中国旅游业对全球国际旅游增长率的贡献超过三成,中国游客的购买力让世界惊讶。中国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中国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10.1%,超过教育、银行、汽车产业,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10.2%。

  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为世界旅游发展创造了奇迹,已成为推动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把中国旅游放在全球旅游业发展的大格局中来审视,具有典型的示范价值。中国旅游取得的阶段性成就,得益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总体缓和的国际关系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共处的时代潮流,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富民强、共创幸福生活的发展态势,得益于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交通和信息的日益便捷,更得益于中国融入世界发展大格局,世界需要重新认识中国发展对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价值驱动。

  旅游是和平的使者,旅游要发展,世界需和平。世界要和平,旅游必先行。因此,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的主题为“旅游促进和平与发展”。

  而中国旅游发展走的正是开放之路,和平之路,绿色发展之路,这些经验,既是中国经验,也是世界发展共有的理念。

  旅游也是衡量社会发展文明的尺度,她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改变着世界,成为助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加快建设旅游强国的进程中,中国需要通过自身的持续创新探索,为世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做出更多积极的贡献。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中央组织部、国家旅游局、国家行政学院编印《省部级干部“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专题研讨班资料(2015年10月19日-23日)》魏礼群《全面建设旅游强国》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

  (孙小荣)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河南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开园迎客 医务人员优先通行受赞
河南建业·华谊兄弟电
太原汾河湿地重新成为鸟类的栖息乐园
太原汾河湿地重新成为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开建金陵小镇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开建
涿鹿县国庆节文化活动呈现亮丽风景
涿鹿县国庆节文化活动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