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

西江千户苗寨 好日子如甜歌

时间:2016-08-16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位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拥有1350栋吊脚楼,是现今世界规模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在这里,传统的发型、服饰,沿山势而建的一栋栋明清风格的建筑,将苗寨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余秋雨曾说,黔东南是一个“用美丽回答一切的地方”,那西江千户苗寨的存在,或许就是在回答“美丽”为何物。

  十年前,这个古老的苗寨还沉睡在雷公山腹地,几乎无人知晓。村民过着简单而朴素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喂猪过年,养鸡赚点盐巴钱。青年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家中留下的多为妇孺。而在十几年后的今天,这里不仅成为游客观光的热门景区,青山秀水和民族文化的充分融合还成为贵州吸引游客的一张旅游新名片。

  借会发展 梦想照进现实

  “过去我们这里太穷了,有的人家一个月都吃不上几口白米饭,衣服也是补来补去的,一件衣服甚至能穿三代。那时候交通还很不方便,去凯里市区走山路要走上一天呐!”84岁的村民侯天祥说起往昔岁月,不禁感慨,“这些年,老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粮食够吃,钱够花。以前靠种田养活一家人,现在大家都在家门口做起了旅游生意,收入比种田高多了。”

  2008年,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选在西江千户苗寨召开,这里渐渐打开了知名度,也有了游客。侯天祥会唱苗族古歌,大会后,他就在西江的广场上为游客表演古歌,既能一展歌艺又能赚钱,一举两得。有一首老歌唱的是“让苗家的子孙住高大的楼房,让苗家姑娘穿上花衣裳”。侯天祥说,如今,歌里唱的全部都实现了。

  据雷山县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08年,借旅发大会办会契机,雷山县政府投入8000万元对西江基础设施进行了修建和完善,并贯通了郎西旅游公路,大大缩短了凯里至雷山的距离。2011年,经过几年的发展,西江千户苗寨入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到节假日,景区内便游人如织、一片热闹景象。去年,景区接待游客已达345.6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6.62亿元。

  旅游致富 农民当起老板

  “不敢想象,我也当上了‘老板’,还开着自家小轿车到处旅游。”“侯氏农家乐”老板侯天保满脸幸福。以前,他和老婆靠收酒瓶、捡破烂勉强维生。2008年,看到旅游发展的势头,他大着胆子跟亲友借了20万元对自家房屋进行整修,并以年租金5.5万元的价格租给他人做农家乐。今年,他收回房子,自己当老板开农家乐,月收入过万元。

  西江千户苗寨景区管理局副局长李胜铭说,旅游为这座落后的村寨插上了发展的翅膀。1997年,初到西江工作的李胜铭看着眼前原始的自然村落微微震惊,“这里实在太落后了。寨子里只有一家供销社和两家农具用品店,几乎没有青壮年,留守儿童的比例高达80%。”从凯里市区到西江要经过郞德、雷山、黄里、连城,全程都是泥路,路况好的时候开车要5个多小时,其中雷山到西江就要开上2个多小时。“现在,高速通了,从雷山到西江只要8分钟。寨里村民几乎家家有小轿车,有些人家还不止一辆。这些在2008年之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李胜铭说。

  据介绍,2007年,西江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700元;2015年,这项数据超过1万元。目前,西江“苗家乐”接待户发展到331户,从事银饰、服装、摄影、民族工艺品和出租苗衣等摊点经营户有800余户,该村2/3的村民直接或间接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

  传承文化 保护开发并举

  去年,西江村民侯昌贤从西江景区管理局领到了近2万元的房屋保护费。村民房屋保护得越好,获得的奖励就越多,这是景区鼓励村民保护传统文化的一项举措。该举措的依据来自于2009年雷山县发布的《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文化保护评级奖励办法》,该办法对寨中每户家庭建筑保护和行为规范两个方面进行考核,每项分别设定基础分100分,其中建筑保护占40分,行为规范占60分。每年景区门票总收入的18%专门用以支付保护经费。近三年,雷山县累计兑现民族文化保护经费已达4954万元,每年每户平均可获此奖励近万元。84岁的侯天祥既是苗族古歌文化传承人,又是西江歌舞团的演员,还是民族文化保护经费的受益者,这些收入和补贴,让他的晚年格外幸福。“又能传承文化,又能收获奖励,没想到一把年纪了,还能享受这么好的待遇!”

  文化的原生性是西江旅游的生存之本。自2008年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来,西江始终将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并重,并通过申遗来加强外界对该地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目前,西江的芦笙舞、铜鼓舞、苗族民歌、苗族织锦技艺、苗年、吊脚楼营造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和苗族鼓藏节均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游客的喜爱。

  打造品牌 推动全域发展

  近几年,随着旅游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知名度的不断提高,雷山县委、县政府越来越重视西江文化旅游品牌的推介,至今已先后到上海、重庆等主要客源地开展推介活动,并连续举办了中国雷山苗年暨西江鼓藏节、“游天下西江、品雷公山茶”品茗会、上海世博西江公众论坛、中国·黔东南超百公里挑战赛等活动,保持西江在公众视野中的活跃度。

  此外,西江还十分重视借助媒体平台进行营销和推广。其中做得较为成功的案例包括2011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喜庆中国年”特别节目在西江直播《苗寨过大年》系列节目。在全国观众面前亮相之后,西江村寨、苗族文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此后,西江先后摘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飞燕奖’最佳民俗文化奖”“最佳景观村落”和“多彩贵州”十大品牌、百强品牌等一系列殊荣。

  “要以西江千户苗寨为轴心,‘引爆’全域旅游,达到全县景区化。”雷山县委书记黄清发说。

  目前,随着凯雷高速的贯通和蚩尤大道的建成,“环雷公山苗疆走廊”雏形显现,望丰至大塘茶园观光游、雷公山康体体验游、西江至郎德民族文化游等三条旅游精品线路相继出炉。“环雷公山苗疆走廊要把100多个苗寨、国家级森林公园雷公山和茶园串珠成链,由点到线,变一个景为一片景。”雷山县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杨天伟说。

  雷山县县长袁刚表示,未来,雷山县要依托自身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深度开发体验性、参与性、娱乐性十足的民俗体验型、文化主题型和农业参与型的旅游产品,拓展乡村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生态休闲旅游、康体旅游、商贸旅游等五大旅游业态,促进旅游与文化、农业融合发展,让雷山旅游全面升级。(王新兵)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河南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开园迎客 医务人员优先通行受赞
河南建业·华谊兄弟电
太原汾河湿地重新成为鸟类的栖息乐园
太原汾河湿地重新成为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开建金陵小镇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开建
涿鹿县国庆节文化活动呈现亮丽风景
涿鹿县国庆节文化活动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