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余宝珠、余晓玲,实习生刘志慧报道:8月24日上午,一名男子站在东莞南城莱蒙商业中心门口,身旁立着一块纸牌,上面写着卖眼角膜筹钱换肾。他就是贺华兵,曾经的东莞献血英雄,如今的尿毒症患者。因为是人来人往的商业旺地,保安提醒不能在此摆牌子,于是贺华兵只得悻悻挪到一个角落。
贺华兵是四川省射洪县人,从1998年开始就在东莞工作,今年年初被查出患有尿毒症。在东莞查出疾病的贺华兵被医生告诫需要立即住院治疗,但贺华兵知道自己的积蓄无法支持自己在广东住院治疗。于是,贺华兵辞掉在大朗的工作,回到四川老家的医院进行治疗。
疾病也让贺华兵暂时告别了他钟爱的志愿者服务。据记者了解,贺华兵2003年开始每年持续无偿献血,2008年在东莞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截至生病之前,他总共献血28次,累计献出血量11000多毫升,贺华兵因此获得过“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全国无偿献血一星奖”、“中国红十字二星级志愿者”、“广东省无偿献血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除了是献血志愿者,贺华兵还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志愿者。
由于患病贺华兵不能过多饮水,炎热的天气下尽管口渴难忍他仍然坚持拖着生病的身体上街筹医疗费。贺华兵现在每周需要接受两次血液透析,每次费用800多元,一个月治疗费高达七千多。“本来医院要求每周做三次透析,为了节约治疗费我让医生减少了一次。我知道私卖器官是违法的,但是我真的没有其他的办法了。”生病半年来贺华兵已经在医院晕倒了两次,在医生的及时救治下才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他告诉记者,为了求得生存的机会今年7月中旬他又回到了东莞。
在有媒体报道后,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至今社会各界捐款共达13万余元,但这与60万元左右的换肾手术费仍相差甚远,着急不已的贺华兵有了上街头卖眼角膜筹钱换肾的想法。贺华兵的妻子在老家县城打工,每个月1000多元的工资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生病后,家里原有的积蓄全部用完,如今还欠着亲戚几万元的债。上高中的儿子在得知父亲生病后几度萌发辍学的想法,虽然家里经济困难,贺华兵仍鼓励儿子把书继续念下去。
贺华兵之前和哥哥做了肾源配型,因为一些原因没有配型成功。“我现在在华西医院排号等待肾源,如果这次能筹多一点医疗费的话我想在另外一家医院也排个号,这样希望就会大一点。” 由于妻子在县城打工不经常回家,年迈的母亲和上小学的女儿全靠贺华兵的儿子照顾。开学在即,儿子住校之后谁来照顾母亲和女儿成了贺华兵又一个担忧的问题。“在老家找不到地方筹医疗费,不回去家里的老人小孩又没有人照顾。”贺华兵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筹够手术费,然后回老家一边照顾家人一边接受治疗。
为了家人,为了所热爱的志愿者事业,贺华兵正在用他瘦弱的身躯同病魔顽强抗争。“作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我不求回报。现在我生病了有困难,我希望社会各界能帮帮我,让我多一份生存的希望。”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