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生

教师节来临家长挖空心思送礼 老师被逼穿无兜装

时间:2015-09-10  来源: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李星言 朱晓芳

  今天,又是一个教师节,面对躲不开的红包话题,面对微信群、网络红包、朋友圈这些新媒体环境,很多老师坦陈,压力很大,甚至有些害怕。来自普陀区金豆豆幼儿园的老师就表示:“老师们都有点不愿谈及教师节,因为苦恼。”

  苦恼1:

  硬塞的礼品得想法送回去

  朱敏(化名)是本市一所小学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这些年来她一直恪守“绝不收礼、绝不收费”的原则。这两天教师节来临,她觉得特别累,“家长会变着法子送礼,我还得想办法把礼还回去”。朱敏透露,为了躲避家长送礼,还得与家长“斗智斗勇”。这几天,她故意穿了无兜的衣服,“这真的是无奈之举,有的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硬往你口袋里塞卡,人一多,你又分不清楚人,还得躲来躲去,很是狼狈,所以我干脆就穿个无兜的衣服。”

  朱敏把拒绝收礼作为老师的一个底线,但家长送礼的方法却“越来越防不胜防”。朱敏说,比如,有些家长会给她发短信,“我把教师节礼物放在孩子的书包里了,麻烦您拿一下”,还有些家长表面送一张贺卡,其实里面夹了购物卡;还有些家长会采取快递或是直接把礼品放在门卫室的方式,“家长可能觉得这种方式比较隐蔽,而且老师难以拒绝”。

  当面可以拒收,但寄过来的或没躲过去的怎么拒收?节日期间,朱敏最头疼的就是怎么把礼品还给家长。“那些直接快递到学校的往往由门卫代收,我也吃不准哪个是自己网购的东西,哪个是家长送的礼物,而且因为不希望让学生过早接触这种风气,所以不方便让学生直接带回。”朱敏通常采取的做法是把礼品快递回学生家里,但有些家长会再换个方法送过来,朱敏再次递回,如此往返几次家长方才罢休。

  即便如此,朱敏发现效果并不好,有些家长会惶恐“是不是老师不待见我家孩子”或是“老师太不给面子”,这也让朱敏很苦恼,如何既拒绝收礼又能安抚家长的情绪?本来一个值得庆祝的教师节却在这种惶恐中度过着。

  苦恼2:

  一不小心点击了微信红包

  实物红包对老师是一个挑战;而遇到网络红包有些老师更觉得头疼了,因为并不是所有老师都会使用微信支付。

  前两天有位家长专门加了朱敏微信,然后微信支付转了个红包给朱敏,朱敏并不熟悉微信红包的使用,结果一点击,钱就收下了。“这可怎办啊?钱进我账户啦!我怎么还回去啊?”不得不临时打电话向朋友求教,再把钱转回给学生家长。

  一些年龄大点的老师面对网络红包更显得有些慌乱。老吉是一所民办小学四年级班主任,有20多年教龄。昨天下午,他有点懊恼地说,被一个微信红包差点急出了病……原来,他是微信菜鸟,开通微信时间不长。前天,一位学生的爸爸突然和他在微信里说:“吉老师,祝福您节日快乐,因为工作忙也不能前往学校看您,送上一份微信小礼物。”吉老师说:“我就看到一个橘黄色、红彤彤的东西,我也不知道是啥,想打开来看清楚是什么东西,就随便点了几下,这下完了,显示是谁谁送了我500元,还进入了一个‘我的钱包’,我啥时在手机里还有了一个钱包?”

  吉老师马上找儿子询问,这个微信红包是真的钱吗?得到确定答复后,吉老师急得满头是汗,“那我点错了,怎么办?”儿子出招“你赶紧再发回给他”,吉老师赶紧让儿子操作,发出了“人生第一个微信红包”,岂料,那位家长迟迟不领红包。吉老师又急了,赶紧翻出通讯录,找到家长电话,赶紧解释“自己是错领,希望家长赶紧点击领取”,好说歹说,仿佛是求人一般才让家长又领回红包。老吉拉着儿子,折腾了将近一个晚上。他感叹:“新媒体时代,老革命遇到新难题,教师节过得心惊肉跳,哪个家长再敢发我微信红包,我找他‘算账’!”

  苦恼3:

  面对微信祝贺一直忙道谢

  如何处理红包令人烦恼,面对家长网络祝福,在微信群、QQ群不失礼节地向家长道谢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本市西部一位公办中学的班主任李老师直言,家长在微信群、QQ群里的问候不断,“我要么不出现,一出现,我就得道谢,忙工作的时间都没了!”

  昨日,李老师说,“从下午开始,祝贺潮就涌现。我只是上班级的微信群说了一句‘今天的作业要注意几点’,2秒后,就有家长祝我节日快乐; 接着每隔几分钟,就有一位家长发出祝贺……我连续关注了手机三四个小时,结果,家长的祝贺潮还没结束,直到我十点睡觉,还有人在发送祝福。我忙着道谢了一个晚上,连学生作业也来不及批!”不回复不行?“现在家长想法多,总不能挑着家长回复。”

  也有老师不去理睬家长的祝贺或者点赞,但面对刷屏或者家长变着花样的各种动画祝贺教师节,直接影响着老师的工作。小一新生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陈平(化名)这两天就有点心烦。他说,由于小学老师和家长的交流更频繁,所以几乎每个班级都建了家长微信群。本来这些群是平常用来沟通和发通知的,这两天可都是满屏的鲜花、“跳舞的小人”等图标,有的家长变着花样发各种形式的祝福,“看得我眼花缭乱”。陈平想查阅某一条历史消息,不得不穿过一堆又一堆无意义的图标、点赞、感谢的话语。

  苦恼4:

  网络上莫名的“舆论监督”

  在这个教师节,不少老师对于网络上关于老师的负面信息更加敏感。

  朱敏前两天就经历了这样的网络监督,令她气愤,但又无可奈何。其中一位家长送来一副珍珠耳环,很漂亮,但朱敏照例给这位家长寄送回去了。但她没想到的是这位家长竟然把这件事发在了朋友圈。

  这位家长拍了耳环的照片发到朋友圈,还附言“每年教师节都要挖空心思揣摩老师喜欢什么东西,去年送了500元的购物卡她看不上,这副耳环要上千元,没想到还是不满意,到底要送多贵她才满意呢?”虽然这位家长并没有加朱敏的微信,而且发到朋友圈五分钟后就删了,可还是有相识的家长截了图发给朱敏。“我真是百口莫辩,万一传到校长那里或是扩散开麻烦就大了”。


    邱琳(化名)是一所中学的英语老师,她的微信通讯录分了家校圈和朋友圈,平时发朋友圈的内容也会严格区分“仅好友可见”或“不给谁看”,而这么做的原因则是“被吓怕了”。有次,她为学生开小灶时随手拍了张照片发朋友圈,开玩笑地自嘲“放学还要补课,娃累我也累”,没想到立刻有许多朋友留言“补课费多少说来听听”……邱琳立刻回复“纯义务,不收费”。可还是有好几个朋友不依不饶,“太冠冕堂皇了吧,都那么熟了还不说真话”。前两天,为了纪念她的结婚纪念日,她买了根名牌皮带送先生,发在朋友圈后,就有不少人留言“这是家长送的礼物吗?”也有人留言“现在老师真有钱”。在教师节这个节点,邱琳心里很不是滋味。

  “现在网络发达了,关于师德的负面新闻也挺多的,有些我看到了挺气愤,觉得挺丢老师脸,可有些事情是有前因后果的,动辄就上升到师德的高度,说实话压力也挺大的,”可这话邱琳只敢和几个关系要好的同行私下吐槽。

  邱琳说:“面对教师节,我们许多老师心情还是很紧张的,其实,我们并不需要教师节的礼物,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家长能和我们建立互信。”来自市某重点小学的李老师也说:“面对我的节日,我最想说的话就是,希望家长更信任我们,也对孩子更重视,这,就是对老师最大的支持与配合。”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冷空气袭北方 降温4-6℃伴大范围降水
冷空气袭北方 降温4-6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