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母婴

博物馆遭毒手,“熊家长”难辞其咎

时间:2015-10-09  来源:钱江晚报  

  举国黄金周,文物遍地伤。在刚过去的长假,各个景点人满为患,各种不文明行为也是“如约而至”。在著名景点雷峰塔,游客翻过围栏取走3块古砖,声称是为了治病;在金华,刚正式开放没几天的市博物馆,若干展品就惨遭毒手,令工作人员深感无奈。

  场面似曾相识,不良行为屡见不鲜。这些不文明游览参观的行为背后,正是不遵守公共规范、不爱护文物的观念和习惯所致。对此,媒体不知曝光多少回,舆论声讨也不知多少次了。不能不说,这并非个别行为和现象。应老实承认,虽说国内旅游热方兴未艾,但我们的公共意识仍未跟上现代文明的节奏。遥想当年,雷峰塔就是被无知民众挖墙角给挖倒掉的,时至今日,仍有人尚未从封建迷思中醒悟过来,这是多么具有讽刺性!

  有个细节,这些天到金华市博物馆参观的,小朋友占了三分之一。给展品造成损害的,不乏一些“熊孩子”。但这能怪小朋友吗?岂不见,有的家长为了拍照,干脆把孩子抱进禁止进入的区域。子不教,父之过,《三字经》早有明言。孩子不懂事尚可理解,大人“言传身教”,尤不可恕。在这里,家长不仅带头违反公共规范,而且充当了坏榜样。有这样的“熊家长”,何愁无人继承破坏公物、乱闯红灯的衣钵?

  那么,“父不教”,谁之过?这里必须追问一句:为何此类无视公共规范的行为,会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事实上,国人不爱护文物,并非始于今日,而是有着“悠久”的坏传统。中国虽是个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度,但并不是一个重视历史建筑和公共文物的社会。仅在“文革”中,不知多少文物遭遇灭顶之灾。这些年来在大规模城市扩张改造中,又不知多少文物古迹、老建筑被拆毁。我相信,这正是造成普通公众不重视文物的一个社会根源。在这社会氛围下,如何指望爱护文物成为普遍的行为自觉?

  遵守公共规范、爱护文物固然要靠自觉,但在社会文明观念和行为习惯尚未养成之前,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应更多依赖于法治的力量。一直以来,我们对类似不文明行为,更多采取道德劝喻的手段,但如果一个人缺乏道德敬畏意识,这多半不会有什么效果。

  去过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旅游的人都知道,走在街上随便吐痰,很可能面临高额罚款;损坏文物,那将面临的是牢狱之灾。这几年,内地游客在香港,没少碰到类似尴尬场面,甚至引发过舆论热议。在这种情况下,“熊家长”大概不敢随心所欲,而“熊孩子”也不得不变成乖孩子。如果自觉靠不住,不妨用制度去约束。在推动社会文明的路上,法治不可缺席。(魏英杰)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小宝宝如何表达对音乐的感知?
小宝宝如何表达对音乐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