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母婴

该专门给“儿童食品”定义了

时间:2015-11-02  来源:新京报  

  据报道,儿童挂面、儿童牛奶、儿童肉松、儿童酱油……超市货架上包装精致的“儿童专用”食品越来越多,价签也比普通食品贵上不少。但据食品专家表示,一些企业把“儿童食品”当成了宣传噱头,不仅价格虚高,同时还不见得利于儿童营养吸收。

  儿童食品的出现是市场细分的结果,它契合了家长“让孩子吃得更好、更安全”的消费心理,因此即便价格比普通食品高出不少,仍有不少消费者趋之若鹜。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只要冠以儿童食品的概念,再加上卡通形象的包装,就能让产品价格成倍上涨,这里面有多少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的成分,谁都说不清楚。

  于是,儿童食品市场“潜规则”盛行:一些儿童植物油号称不含胆固醇,但实际上所有植物油都不含胆固醇;号称高纤维的儿童饼干,往往可能为了改善粗糙口感而多加油脂;“孩子一定爱喝”的儿童牛奶,很可能就靠添加砂糖和香精。

  儿童食品泛滥的关键原因,还是相关标准的缺失。目前我国并没有制定儿童食品的专门定义,对“儿童食品的营养指标、安全指标、添加剂使用应遵循的标准”并无明确说法。这就导致商家可以肆无忌惮地使用儿童食品噱头,还不用担责。不少消费者则因此陷入“为概念噱头买单”的误区。

  但我们也要问一句:对于缺乏标准的儿童食品,难道监管部门就束手无策了吗?显然并非如此。按照通行的市场管理标准,商家既然打出儿童食品的噱头,就必须拿出相应的理由和数据来证明,在产品外包装或说明中明确体现出产品的“少儿性”,否则,监管部门就有理由要求商家撤回相应儿童食品。当然,治本之计是尽快建立儿童食品标准,针对儿童身体尚未发育成熟的特点,制定在安全性、营养性等方面更为严格的食品标准,惟其如此,才能为相关部门提供足够的监管依据,避免消费者被概念噱头所欺骗。□段思平(媒体人)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小宝宝如何表达对音乐的感知?
小宝宝如何表达对音乐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