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母婴

打击“黄牛”还是难为“候鸟”

时间:2015-12-10  来源:北京青年报  

  今年以来,12306推出多项举措以防止“黄牛”恶意抢票和囤票等现象,图形验证码就是其中一项。不过,大数据表明,一次就选对的成功率仅有8%,最难辨别的图形验证码为七星瓢虫、经筒、喷雾器等。图形验证码因为识别难度太大,频频被旅客吐槽。

    验证效果该由谁来评估

    乾羽

    针对图形验证码的问题,12306客服表示:之前的验证码太简单,抢票软件可以在1秒钟之内识别1000次甚至更多,这对普通用户来说是一个不公平的购票环境。“抢票软件目前还没有攻破多图验证码,说明还是有效的。”其言下之意是,图形验证码保证了购票环境的公平,是一个目前有效的尝试和创新。

    有效,这已经是一个极高的评价。但事实是否如此呢?有记者亲身体验了新版的图形验证码抢票,结果发现:记者连续5天失败,黄牛却轻松搞定。当然,其中的问题可能不仅仅是验证码的问题,而是记者所选择的黄牛可能神通广大抑或运气太好。但是,一个疑问总应该提出——验证码真的挡住了黄牛吗?即便这个结论在理论上可以推演出来,也需要关注其现实效果和随时变动,并作出准确的评估。

    而且,必须看到图形验证码的伴随结果是什么。360浏览器公布的12306验证码大数据称,12306目前已放出了581种图形验证码。目前情况下,按照要输入两个关键词的规则,用户将有机会尝试336980道不同验证码题目,而一次性输入正确的仅为8%,两次成功的比例为27%,65%的用户需要3次甚至4次以上才能输对。这就意味着购票的难度在增加,而且可能因为图形验证码输入的问题购不到票。虽然12306推出图形验证码的动机购票者也能够理解,但是买不到票的沮丧谁来安慰?12306的创新真的就不能一次到位?

    当然,12306的图形验证码也获得了一些好评。有媒体就报道,图形验证码开始“显威力”——抢票软件和黄牛面对今年首次在春运实战的奇葩图形验证码也“为难了”,只是在抢购次紧俏的硬座票或刷票捡漏上有把握。这应该是12306设计、推出图形验证码的初衷,而且这个初衷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因此,完全否定12306的良苦用心也许并不公平。加之有些新闻报道是记者的个人体验,而网络舆论更多是买不到票者的集体情绪发泄,那些真正因为12306图形验证码买到票者,是不会在网络上发出自己的声音的。

    这就牵涉到一个如何评价12306图形验证码效果的问题。由谁来评价呢?由12306自我评价,显然不够客观。他们可能具有自我反省和反思的意识,但是对于亲手推出的创新举措,他们是否有勇气自我检视并自觉及时改进,还真不能想当然。由购票者评价?购票者多是从个体遭遇出发对12306的效果作出判断,这个判断可能具有代表性,也可能只是个人的偶然经历,即便这些个体的意见可能汇成舆论,这舆论也未必是真实和理性的,至少需要经过一个验证过程。

    即便是媒体,也会因为其选择个案的不同得出不同的结论。退一步说,就算舆论发现了问题,舆论是真实理性的,也未必会对12306产生实际的影响——舆论之所以能够产生压力,在于舆论能够对监督对象产生利益上的影响;如果舆论只是公众情绪的发泄,无法产生实质影响,那么舆论也无法成为真实的推动力。所以,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人们开始把吐槽12306的图形验证码当成一种娱乐,而娱乐之后,一切照旧。

    在大数据时代,要想对12306作出比较准确的评价并不难。问题是,由谁来进行数据的统计,由谁来进行数据的解读?更重要的是,由谁来对12306的效果作出一个权威的评判,并依据此评判对12306的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和改进思路。如果缺少这样一个客观权威的主体,12306图形验证码及其他效果的评价,就可能陷入各方的自说自话中,难以获得准确评价,也容易坐失改进的良机。

    替图形验证码说点公道话

    江德斌

    最近几天,12306网站因图形验证码难以识别而遭到网友集体吐槽,认为是“铁老大”在故意刁难乘客,人为制造购票障碍,媒体也纷纷撰文批评“铁老大”,再次将12306置于舆论尖峰烤炼。可是,在这一片看似正义的舆论狂潮里,却掺杂了过多非理性声音,只是为了批评而批评,却没有辨别清楚问题的根源,甚至将网友PS恶搞的图片,也当做12306的图形码,实则是在指鹿为马。

    因此,笔者感觉有必要为12306说点公道话,图形验证码并非那么不堪,其确实如铁路部门所言,乃是为了打击“黄牛”、遏制抢票软件刷票功能而出台的,其效果也确实达到了。

    部分网友言论和媒体文章缺乏科学常识,对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不了解,误以为依靠软件就可以轻松识别图形验证码,认为“黄牛”还在依靠抢票软件刷票,才得出了图形码挡住乘客却没有挡住“黄牛”的谬论。

    人工智能近些年确实进步很快,在很多领域都在应用,自动识别分析功能就是其中一项,但目前的人工智能在数字、文字、语音等方面的识别率较高,甚至能够做粗浅的文字语义判断,但这是建立在庞大的数据库的基础上,需要一个强大的处理系统支撑。而在图形识别方面,人工智能却处于非常低级的地步,哪怕一个最简单的图像,也只会根据其色彩、像素等做粗浅判断,而无法理解图像的真正含义,更遑论同时从几个图形码里挑出符合12306要求的两个图形码了。

    事实上,有记者也通过亲身体验发现,之前各种抢票软件宣称“破解12306图形码”的说法,都是在吹嘘。记者体验的六款抢票软件全部有人工填写图形验证码环节,如抢票成功后还需要再进行一次图片验证,“这意味着抢票软件未如商家所言,依旧难逃验证码的‘魔掌’,同样需要12306网站相同的验证环节。”可见,在目前的人工智能阶段,抢票软件对图形码是无能为力的,这就将所有乘客和“黄牛”拉回到同一起跑线,即便你用抢票软件刷出来票,也依然要手工正确输入图形码,最终才能完成整个购票环节。

    任何验证方式都不是完美的,之前的数字、文字验证码容易辨识,一次性输入的正确率很高,但难以阻挡“黄牛”利用抢票软件刷票。如今,12306改为图形验证码之后,验证难度增加很大,抢票软件也均告失利,“黄牛”和普通乘客就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都要采取人工辨识验证购票,实现了网络购票的公平性。可见,相比图形验证码辨识难度大而言,网购火车票的公平性更为重要,在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情况下,还是不要太苛求了。

    目前每逢节假日,特别是春运期间,火车票就处于供需严重失衡状态,导致“一票难求”长期无解。即便12306的图形验证码可以防范网络刷票,也无能为力去解决“一票难求”的老问题,公众应该理性看待这一点,别把图片验证码识别难跟购票难扯到一起。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小宝宝如何表达对音乐的感知?
小宝宝如何表达对音乐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