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母婴

北京治堵要以疏为纲

时间:2015-12-17  来源:法制日报  

  北京治堵关键在于标本兼治,双管齐下,在疏导完善城市功能、设计理念、管制措施、治理机制等方面形成合力

  首都北京,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政府关注、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堵车不仅造成经济、社会损失,有科研估算北京堵车一年的社会成本就达到700亿之多;因此还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路怒族”。堵车更堵心,痛在不通。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5年8月,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557.5万辆,加上每年两亿人次来京旅游、就医,交通需求始终保持着旺盛增长的势头。功能的叠加,让城市超负荷运转,而交通更是令人望堵兴叹。

  城市发展要有战略眼光,城市的治理要有全局观念,治理方法要用中医系统论,八纲辨证施治方能标本兼治。

  中医认为,人体是上下沟通、协调共济、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局部的病变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治疗时,对于局部的病变,也从整体出发,疏通为纲,确定治疗方法。

  治理北京的拥堵问题同样需要系统观、整体观,治堵不仅是交通、管理机制问题,而且是发展理念问题,还是国民教育问题。治理起来要以疏通为纲,从城市功能分解、多中心发展、前瞻性规划设计、管理创新、出行方式转变及国民教育等方面综合进行。

  关于城市功能分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为首都减压,把不必要的功能剥离,突出首都本身的功能,对其科学建设、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副中心的设立,具有分流功能。北京行政副中心已确定选址于东六环西侧,预计2017年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迁入。像这样的不同功能定位的副中心还可以再设。

  规划、设计将为城市发展提供战略空间。7月11日,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表决通过了北京市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针对北京当前发展的主要矛盾,对人口控制、行政副中心的规划建设、产业转移等领域作了一揽子部署,这些政策带来北京规划的系列调整,对北京未来整体发展与交通改善必将带来根本的改变。

  管理创新能事半功倍,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为管理创新创造了条件。最近,北京公安交管部门创新推出了“事故e处理”手机客户端,开启利用官方手机APP快速处理交通事故的新模式,旨在有效缓解事故致堵,是“互联网+交通管理”的电子政务创新形式。

  交通管制要以人为本,因势利导,相机调整。近日,北京公安交管部门在长安街东单、西单等四个路口“禁左令”松绑,有效分流王府井、金宝街、金融街和西单地区的交通流量,缓解二环路桥区的交通压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措施,体现管制的灵活性,因地因时制宜。

  治本还在于出行方式的转变。据测算,北京市公交出行人均占有的道路资源不足开私家车的1/30。但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仅为48%,与国内外主要城市还存在明显差距,若能使10%的人改变出行方式,就能对缓解交通拥堵产生很大作用。英国伦敦采取征收拥堵费,而我国香港地区是以构建公共交通系统,改变人们出行方式。让市民改变出行观念,选择更为绿色、环保的公共交通方式出行,需要合理引导,也需要不断提高公共交通软硬件实力。伦敦、香港两种方式一硬一软,北京可以借鉴参考。

  同时,还要提升民众素养缓解“路怒症”的戾气。现代都市人因为生活节奏快,加上购房贷款、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工作繁重等一系列因素,“压力山大”,这种压力得不到有效排解,过度积累的负能量就会引发焦虑,继而导致情绪暴躁、冲动,一旦开车上路,就很容易得上“路怒症”。“路怒症”在医学上很难定义为病症,但如果得不到及时调理,给社会造成的危害不亚于危险驾驶和正常疾病。

  心病还要心药医。文化、心理疏导高效、实用、便捷,且成本低廉,除了加强交通文明教育之外,还可向传统文化寻找一些借鉴,如禅宗文化认为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开车也是一种人生修炼,行车相互谦让,不开“斗气车”“英雄车”,不当“路怒族”。始终保持平和心境,万事以平常心待之。驾车者良好的心态、观念、行为习惯是交通文明的标志。治堵,“人和”因素至关重要。

  北京治堵关键在于标本兼治,双管齐下,在疏导完善城市功能、设计理念、管制措施、治理机制等方面形成合力,形成一种创新、绿色、共享的交通精细化管理机制,创建平安北京,必将实现筑梦成真。(阎 雨)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小宝宝如何表达对音乐的感知?
小宝宝如何表达对音乐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