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品牌

“中国好茶”如何香飘四海

时间:2017-05-19  来源:经济日报  

在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业内人士纵论行业发展——

5 月18日,在首届茶博会展馆里,采购商在企业的展台内品茶。经济日报记者乔金亮摄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我国茶产业寄托着城乡居民对健康生活的向往,承载着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同时又面临着大而不强、品牌不优的挑战,正在经历着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过程。在茶博会上,做强茶产业、做大茶品牌,成为与会专家、企业和茶农的共同话题——

  5 月18日,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浙江杭州开幕。茶博会由农业部与浙江省政府共同举办,是我国首次举办的国际性茶业盛会,全国20个茶叶主产省全部参展,47个国家代表出席。同期,还举行了中国茶业国际高峰论坛。

  最美香茶在中华

  作为茶的原产地,我国在茶叶生产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地位。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去年我国茶园面积4300多万亩、产量240 多万吨,分别占到世界的60% 和42% ,均高居世界第一位。在中国,茶叶一头连着千万茶农,一头连着亿万消费者,是为茶农谋利、为饮者造福的产业。茶产业多分布在南方山区,集中产区茶叶收入占农民收入50% 以上。

  不仅产量占优,我国还逐渐形成了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东南沿海优质乌龙茶、长江上中游特色和出口绿茶、西南红茶和特种茶等四大优势区域。浙江省气候温暖湿润,朝云暮雨,利于茶树生长,茶园面积295.5 万亩,形成了特色明显的名优茶产业。在河南省的山区,气温适宜,雨量充足,盛产信阳毛尖、桐柏玉叶等名茶。

  从品类上看,我国生产的茶叶种类也是世界上最齐全。“绿茶、红茶、黄茶、乌龙茶、黑茶和白茶,世界六大茶类我国都有,而且后四大类茶是我国所独有的。”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同时,茶叶综合利用也取得进展,茶叶提取物、超微茶粉、茶饮料等衍生产品丰富,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与茶产业发展相伴相生的,是茶文化的兴起。近年来,茶文化组织、茶艺馆、茶叶博物馆纷纷建立,斗茶会、品茗会、品茶诗会等多种形式的茶事活动精彩纷呈,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茶消费也逐渐走进年轻一代的生活。据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统计,茶叶电商年交易量达上百亿元。

  千年茶业有短板

  近两年,河南信阳毛尖集团正在寻求对外合作之路。然而,这条路走起来并不平坦。“过去两年,我们和俄中贸易促进会签订了几十亿元的订单,但是推进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原因在于中国茶是区域性品牌,没有大量向国外输出。”河南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世强坦言。

  近年来,“中国茶”成绩亮眼,但困境也依然存在。“过去20年中国的茶产量增长400%,近10年间价格呈上涨之势。”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小组代表常恺松表示,虽然中国茶产销量不断上升,但是尚缺产品统一标准。“有规模优势做不大,有品质优势做不强,产业效益不均衡、标准化程度低、国际市场占有率有限是茶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说。

  从生产环节看,我国茶叶平均亩产55.8公斤,仅为世界第二大产茶国印度的40%.从加工环节看,目前我国有茶叶加工企业6.6 万家,平均年加工量34吨,仅为斯里兰卡的3.5%,精深加工的茶叶比例仅占6%,50% 以上的出口茶产品都是原料型初级产品,出口价格偏低。从销售来看,90% 以上的茶企年销售额不足500 万元,全国百强茶企销售额仅占全国茶叶销售总额的12%.

  生产环节的短板是肥料利用问题。“当前茶叶生产中为了追求产量,过度施肥的情况比较严重。据调查,我国茶园平均亩施氮量超过33公斤,其中化肥比例占9 成,导致土壤酸化,且肥料的利用率较低,加重了环境负荷。”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表示。

  销售环节的短板就更为明显,主要是茶叶品牌多而杂,有的甚至一个县就有上百种品牌。农业部市场司司长唐珂说,尽管这些年也出现了一些特色突出的茶叶品牌,但是总体上与产茶、加工茶比较强的一些国家品牌相比还有差距。故而,业内有“千家茶企不敌一家立顿”的说法。

  积极寻找突破口

  传统茶业的现代转型,离不开科技支撑。“现在我们这里的茶农几乎每家都有采茶机,如果不搞机械,哪有那么多人来采?”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蛟龙寺村村支书张启权说,机采效率能达到人工采摘的10倍,还能多采夏秋茶,茶农的收益翻了一番,每亩收入能到四五千元。

  据测算,2016年我国茶叶生产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3% ,比2005年提高27个百分点,重点产茶县大宗茶采摘机械化发展较快。在浙江,名优茶机采技术成果覆盖全省三分之二以上茶园,劳动力依赖问题有望突破。

  不仅生产领域,加工领域也在加速转型。业内认为,要在提升产品的市场拓展能力方面下功夫。要注重拓展产业新空间,推动企业逐步实现由初级产品加工销售向精深加工转变,开发袋泡茶、速溶茶、茶饮料等新产品,并向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行业渗透。

  品牌方面的努力也有新招。在本届茶博会上,农业部牵头成立了中国茶产业联盟,联合157 家大型茶叶企业集团及科研单位,将聚力技术创新、共创品牌、共拓市场,引领做强中国茶产业。

  “可以预计,中国茶叶面积不断增长,要维持产销平衡,就要内销和外销同步推进。”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刘仲华认为,让世界都喝中国茶,茶企应该积极寻找突破口,让中国茶从欠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由绿茶类的一枝独秀,转向多类别齐头并进。(记者 乔金亮)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新品揭秘,席卷市场|车友360航空软包脚垫新品C位火热上市!
新品揭秘,席卷市场|车
敏感肌要慎重!药妆才是你的菜
敏感肌要慎重!药妆才是
不容忽视的护肤步骤-乳液
不容忽视的护肤步骤-
美白季倒计时!2015都有哪些新鲜货?
美白季倒计时!2015都有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