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食品

舌尖上的安全,把好“三道关”

时间:2017-03-13  来源:浙江日报  

  “吃了吗?”这句独特的问候,体现着饮食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没有哪个国家的饮食文化能与中国相媲美,更没有哪个国家的食品市场规模能与中国平起平坐。

  “吃”,是一件“天大的事”。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我国13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得紧而又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表示:“必须管得严而又严。”当李克强总理说到“坚决把好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每一道关口”时,人民大会堂里,全场响起了掌声。

  “掌声说明什么?”代表委员们表示,“食品安全是大家都期盼的事,也是很难做的一件事,所以要更加努力做好。”

  源头、流通、监管,这三道食品安全的关口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餐桌,怎么严守?

  源头

  蔬菜水果“绿色”吗?

  【情景一】西瓜、草莓上市的时候,面对又大又甜的西瓜,你是不是怀疑它被用了膨大剂?又红又可口的草莓,你是不是怀疑它被用了激素?更让人真假难辨的是,微信朋友圈里不时有这样那样的所谓权威消息,让人听得心惊肉跳。蔬菜瓜果,真的有那么“可怕”?怎么才能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温岭市蔬菜管理办公室主任林燚,算得上是西瓜膨大剂的“终结者”。她发明了一种西瓜花粉长期保存技术,把原先只能保存几天的西瓜花粉延长到能保存7个多月,而且使用后田间结果率达50%以上,解决了早春西瓜在三四月份不使用膨大剂不能结果的技术难题。就是说,我们能在四五月吃上香甜又安全的黑籽西瓜,而不是用膨大剂后的白籽西瓜。

  全国人大代表、建德市杨村桥草莓观光休闲种植园总经理吴东良,被乙草胺“坑”过。前年,因为一篇草莓中检测出乙草胺成分的不实报道,吴东良和村民的草莓没人问津,一亩地亏了5000元以上。“乙草胺是一种除草剂。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用了乙草胺,草莓苗也会被除掉。苗长不出来,怎么可能结果?”吴东良反问。

  他告诉记者,出现几个头的草莓,那是品种发生了变异,或者是草莓花芽分化期肥水过足造成的,并不奇怪;有的草莓个头大,那是因为每一株上只有一颗大的,其余的就比较小。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这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突出、最重要的是解决农产品绿色、安全和放心问题。

  “我可以拍着胸脯说,我们坚决杜绝使用膨大剂和高毒农药,请大家放心食用。”吴东良代表说,《建德草莓栽培技术地方标准》已经出台,莓农都经过草莓师傅培训班培训,参加结业考试,有相关从业资格证书,“每一位建德莓农都坚守食品安全的底线。”

  全国人大代表、衢州市柯城区农业资源资产评估服务中心主任郑玉红建议,为市场准入制度立法,不仅可以倒逼生产主体提高产品质量,还可有效遏止劣质甚至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优质农产品占领并赢得市场,真正实现优质优价,促进食品安全形势转入良性循环轨道。

  【启示】技术突破、行业标准、生产者坚守底线、严格的市场准入,四者结合才能让更多绿色的农产品走上人们的餐桌,才能让农民致富的产业不再轻易地被“伪科学”击中。

  流通

  农残检测靠谱吗?

  【情景二】买蔬菜水果,我们常常去农贸市场、超市,要是你留心,就会发现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会有个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室。依照规范的流程,蔬菜瓜果进入市场、超市前,必须经过这个检测室的分批抽检。不过,检测都在发挥作用吗?消费者能放心吗?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浙江省委会巡视员徐向东有两个数据:食品检验检测数据显示,合格率高达96%以上;食品安全信心报告显示,70%群众表示不放心。

  “这种‘两张皮’的矛盾充分说明,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无论从数量还是技术水平上,都难以满足日益高涨的食品安全监管需求。”他说,完善食品检验检测标准体系,已迫在眉睫。

  比如农村农贸市场的快速检测室,林燚代表看到,这项“民生实事”已在全省甚至是全国很多地方推开,不仅制定了检测流程和标准,还及时公布检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市民“菜篮子”安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好评,不过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一方面是人员专业素质低、设备使用率低,导致检测结果有局限;另一方面,市场快检结果不得直接作为执法依据,菜市场极少主动将问题食品进行相关处理,更没有上报相关部门进行追溯。”林燚代表说。

  郑玉红代表则把目光聚焦在一个更具体的食品上——豆芽。她认为豆芽作为特殊生产过程的产品,全国有些地方把它作为食品由食品药品监管局监管,部分地方作为农产品由农业部门监管,存在执法监管法律依据模糊、执法监管主体不明、部门交叉管理又互相推诿现象,亟须国家统一明确一个监管主体,做到职责明确,依法行政。

  林燚代表和郑玉红代表发现的问题,关系到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标准,是依法开展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科学评判依据。徐向东委员说,从近年监管实践看,由于标准制定主体多元,标准缺失、界限模糊冲突、缺乏统一权威科学的标准发布平台等原因,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林燚代表向本次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强农村菜市场检测室建设的建议”,从提高各菜场开展检测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对主要蔬菜生产基地源头检测、健全食品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加大后续处理力度等方面呼吁建立快检长效保障机制。

  “当下亟须通过转变国家标准管理体制、出台专项的标准规划,制定食安法细则明确法律界限,建立免费的权威标准查询平台等重要措施,来加快完善食品检验检测标准体系,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徐向东说。

  【启示】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充实基层监管力量、夯实各方责任,源头控制、产管并重,这样“重兵把守”,才能管好食品安全这个“天大的事”。

  监管

  网购美食放心吗?

  【情景三】网购食品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从日常三餐到年夜饭,从蛋糕点心到夜宵小吃,从美容靓汤到食补偏方,数字经济时代,美食无奇不有、无所不在。然而,这边“吃货”们正忙着下单,那边“网红食品”却屡屡被揪出问题:无证销售、质量问题、逃避监管……怎样才能放心地享用互联网时代的舌尖美味呢?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已非管好田头与路上那么简单。“网络食品销售,隐蔽性强、经营门槛低、消息不对称、地域分散,导致监管难度大、违法成本低、消费者维权难。”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黄廉熙说。

  在浙江2016年开展的针对网络订餐的“净网行动”中,1720家无证入网餐饮单位被取缔,11起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被查处,共查处案件109起,两起案件移送司法机关,罚没金额101.8万元。

  代表委员们表示,随着“互联网+”带动的创新创业热情高涨,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如何情法兼顾,不伤及“双创”的环境与热情?黄廉熙委员认为,互联网时代,食品安全监管不仅要在技术上更新换代,更要在思维上跟上潮流,方能让消费者香在舌头、甜在心头。

  2015年底,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省通信管理局,出台《浙江省第三方交易平台网络订餐监督管理规定》,细化规范网络订餐。“要对各种各样的食品供应平台,包括微信、微博、论坛和APP等进行分类,明确其权利和责任,以及履行忠实告知的义务。”她建议道。

  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的预警机制,消费者才能吃得更加安全放心。随着“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出台,代表委员们认为各地执法部门相继约谈当地网络送餐平台,对入驻商家提高准入门槛,同时加强对食品行业上游企业的突击检查,从食品原材料开始把关等等,这些都是把工作做在前面,从源头上遏制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这样的做法值得肯定。

  寻求市场与监管的“最大公约数”,关键还在监管创新。这不仅需要监管部门顺时而变,顺势而为,更需要引入社会共治理念。针对网售食品量大面广、情况复杂的情况,浙江就采取了“以网管网”的监管方式,通过指导督促第三方平台当好“把关人”来落实网络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责任。

  这种方式,借助网络智能搜索分析平台开展网上巡查,严厉查处网络违法销售食品行为,对有严重的违法行为的,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在这样的倒逼机制下,第三方平台建立健全网络食品“黑名单”制度,将销售不安全食品的卖家信息列入黑名单,对其实行一定年限的市场禁入,净化经营环境。

  “政府应继续高度重视网络销售食品安全,促进该新兴行业的顺利发展。”黄廉熙委员说。

  【启示】监管创新不能突破食品安全的底线,但也应开拓更多的空间。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的预警机制,消费者才能吃得更加安全放心;引入多方实现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最终有利于保护市场活力,提升监管效力。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必胜客陪你在豫过年 致敬城市守护者,必胜客送上暖心年夜饭
必胜客陪你在豫过年
必胜客郑州非遗牡丹瓷餐厅致敬传统文化, 创新演绎“西餐厅里的中国年”
必胜客郑州非遗牡丹瓷
40天热销10万多单外卖,解家河南菜为“品质外卖”下足了功夫
40天热销10万多单外卖
南湾鱼咋还不上桌?我来带你揭秘……原因真不简单!
南湾鱼咋还不上桌?我来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