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食品

提高“食商” 批驳舌尖上的谣言

时间:2017-07-24  来源:广州日报  

  据新华社电 (记者陈聪)从朋友圈里的养生“爆文”,到微博里的食疗“段子”,一些食品药品谣言屡禁不止。有关专家昨日指出,针对食品药品谣言“病毒式”传播的现状,一方面应对老百姓进行“预防式”科普,另一方面也应更深入地研究谣言传播的机制,完善辟谣的方式与途径,谨防产生“逆火效应”。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孙少晶在当天举行的第三届“食药安全新闻传播与谣言治理”青年学者论坛上指出,在权威部门、权威专家辟谣时,有时会先展示谣言的具体内容,再提供针对性辟谣信息,无意中导致谣言再次传播;或者在辟谣信息中过度使用不同证据和科学分析,反而导致公众更易于接受相对简单直观的谣言信息,心理上排斥相对科学严谨的辟谣信息,这就是辟谣过程中的“逆火效应”,“也就是说,本来出发点很好的辟谣过程无意中强化了一些谣言的负面影响。”

  “粉丝可燃烧含荧光剂”“肉松面包是棉花做的”……打开手机,一些食品谣言“刷屏”朋友圈,引发很多人“舌尖上的焦虑”。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颜江瑛在论坛上说,在科普食品药品知识方面,食药监总局不断加强“预防式”科普宣传,有效避免了谣言的进一步滋生。对于“舌尖谣言”,食药监总局已基本做到在24小时内对谣言进行批驳打击,例如及时发现并处置了“塑料紫菜”“可燃粉丝”等食品安全谣言。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必胜客陪你在豫过年 致敬城市守护者,必胜客送上暖心年夜饭
必胜客陪你在豫过年
必胜客郑州非遗牡丹瓷餐厅致敬传统文化, 创新演绎“西餐厅里的中国年”
必胜客郑州非遗牡丹瓷
40天热销10万多单外卖,解家河南菜为“品质外卖”下足了功夫
40天热销10万多单外卖
南湾鱼咋还不上桌?我来带你揭秘……原因真不简单!
南湾鱼咋还不上桌?我来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