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食品

检出黄曲霉毒素,喝普洱茶真的致癌吗?

时间:2017-09-20  来源:北京青年报  

最近,普洱茶因为“致癌论”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持这一说法的人称普洱茶里有黄曲霉毒素,所以喝普洱茶会很快致癌。普洱茶中真的普遍检出黄曲霉毒素吗?咱们还能不能放心喝茶了?

就此,我联系了中国食品安全领域权威科学家陈君石院士,他认为:首先,“普洱茶中检出黄曲霉毒素”并不是普遍现象;其次,国内权威机构的专家已经对可能检出的情况进行了风险评估,并有明确结论。

100%检出黄曲霉毒素?结论很可能是“差错”

要探讨“普洱茶中的黄曲霉毒素是否会危害健康”,首先要搞清楚的是,普洱茶中到底会不会普遍检出黄曲霉毒素。

这个问题比大家想的要复杂一些。大家最早知道的是广州疾控中心做的一项调查,该调查取样时间是2009年,共70份样品,全部检出了黄曲霉毒素B1。这个调查在2010年就被媒体报道过。由于成为舆论热点,该项目参与人——广州市疾控中心毒理学检验科博士朱伟在电视上公开解释,此次采样的茶叶价格都在4-15元每公斤,有的采样时就能闻到霉味,本身就属于劣质茶,在正规商店、超市是没有这种茶叶的。

另外,2012年南昌大学一位硕士研究生的调查也与此相似,都是取劣质普洱茶样品,检测结果也是全部阳性。

实际上,还有更多针对普洱茶中的真菌毒素的调查,却得出了不同的结果——可以说是差异非常大的结果。比如,2014年,广州市荔湾区疾控中心从茶叶批发市场随机购买了140份普洱茶样品,其中8份检出黄曲霉毒素 B1,检出率5.7%,换言之,没有检出黄曲霉毒素的普洱茶样品占94.3%。

2014年,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教授周红杰的一项研究,取了云南不同地点不同类型的15个普洱茶样本,其中包括已经受潮发霉的样本,但全部没有检出黄曲霉毒素。如果说中国人的调查不可信,还有2013年,澳大利亚Haas 等分析了36 份普洱茶样品的8 种真菌毒素,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

可以看出,不同调查的结论处于两个极端。其中一种解释是,广州疾控中心和南昌大学硕士论文的调查都取的是劣质茶,从样本的代表性来说,不能反映市场上普洱茶的整体情况。

但是,这种说法也还有疑点,如广州疾控中心的采样,其样本来自不同的仓库,虽然劣质,但并不全是发霉的样品;此外,2014年周红杰的调查中包括了三个明显发霉以及一个三次受潮再烘干的样品,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这说明,发霉也未必就是发的“黄曲霉”。

周红杰认为,100%检出阳性是存在很大疑点的,其中的问题涉及检测方法,上述几项“100%阳性”项目采用的检测方法是“酶标法”,但“酶标法”会因为茶叶中的酚类物质的干扰而产生“假阳性”问题,也就是说,如果采用这种检测方法,需要去除酚类物质的干扰才会得到准确结论。

可以佐证的是,近日,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官方发文表示,“网上误传茶叶中检出黄曲霉毒素,很可能是(检测方法)标准缺陷导致。在旧版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标准中,容易把本来不含有黄曲霉毒素的样品判断为含有黄曲霉毒素,导致结果存在误差。而这些检测漏洞,在2016年最新版的标准中已进行修订。新标准已于2017年6月23日实行。”

此外,文中还称,深圳计量质检院每年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样品约1.5万批次,在每年的风险监测和日常检验中也未发现茶叶中检出黄曲霉毒素B1。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对这些不同调查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应该可以认为,不能说普洱茶中不会检出黄曲霉毒素,但至少检出黄曲霉毒素不是“普遍现象”。

普洱茶的生产工艺不适合产生黄曲霉毒素

对普洱茶关键工艺的分析,同样能揭示一些真相。

现代普洱茶的生产,会通过一种叫“渥堆”的方式,在保证普洱茶基本品质的前提下,缩短生产周期。所谓渥堆,就是一个固态发酵的过程,其中涉及的微生物种类较多,如今已经研究得很清楚,发酵前期以黑曲霉和根霉为主,后期出现了灰绿曲霉、青霉和酵母——这些菌种均对健康无害。黑曲霉是发酵过程中的主要优势菌种,约占微生物总数的80%。

研究还表明,当培养基中含有黑曲霉、溜曲霉时,产生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菌的生长会受到抑制。此外,茶叶中含有的某些化合物如单宁、咖啡因等可以抑制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实验显示,当咖啡因含量为0.5mg/ml时可以抑制86%的黄曲霉毒素产生,当达到2mg/ml时则完全抑制黄曲霉毒素产生。

2003年,台湾地区也有所谓普洱茶“毒台”的流言,为此,台湾大学孙璐西教授等抽验了市场上的44个普洱茶样品,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他们还做了一个实验,就是将黄曲霉接种于云南晒青毛茶,然后模拟“渥堆”过程,但只有灭过菌的A组检出黄曲霉毒素,且含量非常低(1.05微克/公斤),其余B、C组均未检测到黄曲霉毒素。这个实验说明,在正常情况下,黄曲霉不易在茶叶中繁殖。

对此,陈君石分析认为,目前的研究完全可以得出,普洱茶不是适合产生黄曲霉毒素的“材料”,在正常条件下生产的普洱茶中,是不会产生黄曲霉毒素的。

陈君石说,假如普洱茶中检出了黄曲霉毒素,则有可能是普洱茶在流通等环节中由于条件不佳,导致产品沾染了黄曲霉,而温度和湿度又合适,沾染的黄曲霉乘机生长和繁殖,从而产生黄曲霉毒素。不过,这种流通中遇到的污染问题,是很多食品都会有的风险,均需要加以防范和控制。

喝普洱茶能引发肝癌的结论不成立

对于消费者来说,不管是什么工艺和生产条件,都希望自己购买的食品是安全的,不会危害健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多多少少会接触到空气、水、食品中存在的致癌物,例如,香烟、熏肉、酒精、北京烤鸭等。而会不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关键在于接触(摄入)的频率和量。

陈君石介绍说,2010年广州疾控中心在普洱茶中检出黄曲霉毒素的论文被媒体报道后,国内权威机构的专家对普洱茶中的黄曲霉毒素对人群健康影响开展了科学评估。

简单来说,这一评估用的是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B1检出的最高含量(8.52微克/公斤),并考虑到大致有一半黄曲霉毒素会从茶叶溶出到茶汤里,同时设定的条件是天天喝、长期喝。

评估的结果是,从普洱茶中摄入黄曲霉毒素B1而增加的肝癌年发病率为0.027/10万人,如果按照13.7亿人口计算,则全国每年由于喝普洱茶而增加370例肝癌患者。

如果与2013年中国肝癌新发病率为26-28人/10万人、全国每年大概新发生356200例肝癌相比,则很清楚,普洱茶污染黄曲霉毒素可能造成的肝癌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显然,人们不会天天都喝到污染了黄曲霉毒素的普洱茶,增加370例肝癌只是一个理论数字”陈君石表示。

陈君石强调,因为普洱茶可能被黄曲霉毒素污染,就说“普洱茶不能喝了”,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因为上述不少食品都可能含有致癌物,难道熏肉、烤鸭都不能吃了,酒也不能喝了吗?如果只要有一点风险就取消一类食品,那么最后我们就没有食品可以吃了。

另一方面,不管普洱茶是否真的检出黄曲霉毒素,或者说检出的概率是多少,消费者很关心普洱茶的质量安全问题,而且市场也确实可能存在一些劣质的、被污染的普洱茶在流通,因此,陈君石等专家也建议,相关部门还是应该加强监管,防止变质的普洱茶进入食品领域,比如,散装变质茶有没有可能会成为奶茶的原料。

当然,食品安全的主要责任在企业。普洱茶生产企业更应该注重生产、运输、储藏中的卫生问题,防止产品被真菌毒素污染,力争把普洱茶中的污染降到最低。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必胜客陪你在豫过年 致敬城市守护者,必胜客送上暖心年夜饭
必胜客陪你在豫过年
必胜客郑州非遗牡丹瓷餐厅致敬传统文化, 创新演绎“西餐厅里的中国年”
必胜客郑州非遗牡丹瓷
40天热销10万多单外卖,解家河南菜为“品质外卖”下足了功夫
40天热销10万多单外卖
南湾鱼咋还不上桌?我来带你揭秘……原因真不简单!
南湾鱼咋还不上桌?我来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