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码

为什么中国手机“无限流量”套餐很难实行?

时间:2016-02-19  来源: MSN科技频道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于移动网络的需求日益增长。从早期的2G、3G到如今足以媲美高速宽带的4G网络,虽然速度上去了,上网体验变好了,但随之而来的流量套餐资费给用户的压力却越来越大。去年,为了落实“提速降费”的国家政策,各地运营商开始实行流量当月不清零,但显然这样的措施还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流量不限量套餐的呼声越来越高。

  

  多数“无限流量”套餐并不无限

  其实,早在2G网络时代,中国移动就推出过20元每月的CMWAP无限流量套餐。但是,随着3G时代的来临,选择这种套餐的用户并没有得到移动应有的尊重。他们不是被移动单方面强行终止协议,就是在日常使用中受到诸多的限制。而移动的强硬态度也直接导致了多地大规模的用户抗议,一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上月,北京联通推出了一款月租46元的“4G流量随意享”试验套餐,该套餐国内流量免费,不区分2G、3G、4G网络当月使用流量超过1GB后,上网速率限速至最高128Kbps,当月限速之后不可恢复至不限速状态,次月1日起恢复正常网速;当月使用流量达到6GB后关闭数据网络,当月不可再打开,次月自动打开。

 

  北京联通推出“无限流量”套餐

  显然,北京联通的做法是效仿国外运营商,对于规定流量内实行免费政策,超出部分实行限速。虽然,该套餐与当前其他运营商的套餐相比可谓优势明显,但也并未做到真正意义上的“4G流量随意享”。

  运营商资源紧张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4G用户总数达到3.86亿。于是,就有不少运营商的内部人士指出,如果放开无限流量,在城市的商区或者学校等人口密集区域,容易造成网络拥堵,运营商的频谱带宽等资源将面临巨大挑战,大大影响用户的上网体验,到头来导致运营商的口碑下降。

 

  运营商基站资源紧张

  针对此种说法,也有专业人士以韩国为例做了反驳:韩国4G用户达到了3320万,韩国总人口数也不过5000余万人,4G基站有45万个,平均每个基站服务73.8名用户,中国移动的每个4G基站服务128.6名用户。但是韩国4G用户的平均月流量为3230M,中国移动4G用户的平均月流量不足1024M,这样计算下来,中国移动每个4G基站的负荷为128.6G,而韩国基站月均负荷却达到了232.8G,差了近两倍,所以说资源紧张只是一个很不充分的借口。

  上述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一方面由于国内部分地区地广人稀,其4G基站的资源平均利用率肯定无法与韩国、香港这类地区相比,因此,在国内大部分地区移动网络带宽频谱等资源并不紧张。而另一方面在城市等人口聚集区,如果开放无限流量,大规模同时使用网络,必定会造成网络拥堵,影响其他用户利益。不过,笔者认为,中国4G仍在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各家运营商基站的不断建设,移动网络的健全,这类问题会逐渐消退。

  商业发展模式仍需探讨

  对于运营商来说,推行无限流量套餐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推行的好,把握好度,既能获取一定的套餐利润,又能得到新老用户的青睐;如果推行的不好,可能面临血本无归、用户流失的局面。

  从目前运营商的业务结构来看,如果推行无限流量可能会带来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有可能对于自身电信业务造成冲击。目前随着4G+网络的引入,其网络质量与速度都能与普通的家庭宽带不相上下,一旦有了无限流量用户完全可以退订相关的家庭宽带业务,以手机为热点组成家庭无线网络。同时,有了无限流量后用户也会更加热衷于使用网络视频通话,而舍弃使用短信、电话等业务;另一方面,如果实行无限流量,国内一些商家或者不法分子会做无线接入的二道贩子去做商业推广或者谋取其他利益,运营商商业利益无法保证,并最终影响到正规老实的用户。

  因此,运营商想要推行无限流量套餐,就必须认真探讨其商业发展模式。为了保证自身以及用户利益,必定需要增加诸多的限制条款,如何规避自身业务竞争,同时不让其他不法商贩有机可乘是关键也是难点。

  总结

  综上所述,运营商在短时间内还很难推出用户理想的无限流量套餐。但对于联通这样敢于对无限流量做出尝试的运营商,我们要给予肯定,资费下降的过程仍在继续,勇敢探索远比安于现状更值得夸赞。作为用户也要理性面对,我们有理由期待,随着运营商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与发展,高质量、低价格的移动网络服务终将会到来。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