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第五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系列演出开幕

时间:2016-04-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4月8日电 (记者 高凯)4月8日,由国家大剧院与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在一场“历史的回声”特别音乐会中拉开帷幕。 

  著名指挥家陈佐湟执棒贵阳交响乐团,以精湛的技艺演奏了20世纪50年代前的10部中国管弦乐作品。 

  一曲哀婉绵长的《哀悼进行曲》,仿佛诉说着无尽追忆。第五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在萧友梅笔下缓缓流动的旋律中拉开了帷幕。1916年,黄兴、蔡锷相继逝世,为悼念两位先生,当时正在德国留学的萧友梅创作了管弦乐曲《哀悼进行曲》(原名《哀悼引》)。1925年3月28日,萧友梅和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管弦乐团在北大礼堂里举办了“纪念孙中山”音乐会(孙中山逝世于3月12日),首次在国内演出了《哀悼进行曲》,然而彼时的演奏与原谱是有所不同的。当时的乐队只有16人,编制残缺,萧友梅不得不根据这个“特殊”的乐队重新进行了编配。近现代音乐史专家梁茂春通过佐证,指出《哀悼进行曲》是中国的第一部管弦乐作品。而这部作品在1925年前是否在萧友梅曾经留学的德国演出过,至今尚未发现相关记载。 

  陈佐湟认为:“虽然萧友梅亲手抄写了分谱,但分谱中尚有很多处错误,比如圆号的移调。由此可以推断,这部作品应该并没有在德国演出过。”在开幕音乐会中,该曲的演奏感人至深,倾注了艺术家们台前幕后的心血与挚诚。而另外一部作品,李四光的《行路难》据上海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室考证,则是有曲谱为证的中国最早一首小提琴曲,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在音乐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曲家陈钢为此还著有论文《李四光的第五道光》。据国家大剧院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专程赴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找到了一份模糊的手稿,陈佐湟与演奏家根据其手稿中粗略的记谱,通过细致入微的“再创作”,将这部作品完整呈现于舞台,可谓难得一见的“珍宝”。

  此外,香港作曲家林声翕的《海、帆、湾》创作于1944至1946年间,作品包含三首交响诗《壮丽的海洋》《水平线上的帆影》《都市的黄昏》,这部作品自诞生以来尘封70载,国家大剧院几经辗转,才从香港大学图书馆中寻觅到这部作品的手稿,陈佐湟与国家大剧院工作人员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对近200页的乐谱进行钻研,修改了数百处记谱错误,而后经过重新打谱,才终于让这部作品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复活”。 

  本场演出中还有马思聪的《思乡曲》《塞外舞曲》,贺绿汀《大世界》等中国早期管弦乐曲的经典。10部中国作品的精彩呈现,不仅是对中国作曲家先驱的致敬,也令观众切身感受到历经岁月洗礼的中国交响艺术的魅力。 

  除了现场演出外,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还对这场音乐会进行了全程直播。继开幕音乐会之后,还将有11家来自全国各省市的优秀交响乐团轮番登上“中国交响乐之春”的舞台,献演以中国早期作品为主的11场音乐会,在大量作品中一同寻根溯源,讲述中国交响乐的发展历程,唤醒国人的交响记忆。尽管中国交响乐的发展没有像西方古典音乐一样悠久的历史,而通过当今交响乐团高水准的回顾与演绎,无疑可以激发观众对中国交响乐的情怀,树立对中国交响乐未来发展的信心。 

  为使观众更近距离的接触和感知交响乐团中的各种乐器,在本届“中国交响乐之春”中,国家大剧院还特别策划了室内乐形式的艺术普及。每场演出前18:30至19:00间,在国家大剧院西侧咖啡厅设有室内乐重奏组的公益演出,演出形式包括弦乐四重奏、木管五重奏、铜管五重奏等,几乎涵盖了交响乐团中的所有乐器门类,令观众在欣赏室内乐的过程中,进一步对交响乐团建立更为直观的概念。 

  上海国际青年管弦乐团艺术顾问、原上海交响乐团总经理钱世锦说:“在交响乐领域,没有一种比赛可以给交响乐团排个名次,而评判乐团的一项标准,就是看其演出的曲目。中国的交响乐团,理应演出和推广中国的作品,这才是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标签,这是中国各家院团共同的使命。”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作曲家陈钢认为:“现在交响乐在中国还很年轻,中国交响乐的创作也还在起步阶段,老一辈的艺术家已经付出了很多努力,为我们开辟了一条道路,我们要继续传承下去。国家大剧院在中国交响音乐的传承和推广上做出的贡献非常了不起。”(完)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在虚拟世界探索中华文脉, VR互动纪录片《古籍寻游记》助力文化传承
在虚拟世界探索中华文
“展文物 展文化 展精神” 第六届云居寺晒经文化节正式开幕
“展文物 展文化 展精
跨界共创 年轻力量重燃传统文化生命力
跨界共创 年轻力量重
郑州举行亳都古巷、塔湾古街项目签约仪式 商都历史文化区将进入建设阶段
郑州举行亳都古巷、塔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