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北京日报:今人要守护好文物也要创造新遗产

时间:2016-04-15  来源:北京日报  

 

  文物连接着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华民族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基因就融在其中。保护文物,就是在保护我们国家的“金色名片”,就是在强化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每一代人,都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也是当代文化的建设者,更是未来文物的创造者。今人留下的历史文化印记,也将成为后人认知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重要档案。这就要求我们不光要拿出守夜人的意识,保护好从先辈传承下来的遗产,更要激发创造者的豪情,为后辈留下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文明的遗产。

  从县委书记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始终格外重视一件事——文物保护。在河北正定任职时,他眼见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撰写的本命长生祝延碑沾满泥土,直言“我们保管不好,就是罪人,就会愧对后人”。其后,抢救万寿岩遗址、综合保护西湖……这种理念践行于他主政的每一个地方。近日,总书记再次谈及文物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总书记对文物保护的重视,与其说是一份情结,不如说是一份出自实践的真知。文物,是灿烂文明的载体,是历史变迁的印记,也是维系民族精神的纽带。从万里连云际的长城,到朱墙黄瓦的故宫,从巧艺夺天工的器物,到泼出满纸云烟的书画,但凡被冠以文物之名者,皆有抵抗时间侵蚀的卓越品质,凝结着当时条件下非凡的创造力,蕴含着一代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可以说,文物连接着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华民族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基因就融在其中。保护文物,就是在保护我们国家的“金色名片”,就是在强化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作为一个正在快速城镇化的文明古国,我们国家不可避免地遭遇着文物保护与建设性破坏的冲突。寻找二者间的平衡点注定是个长久课题,当务之急在于树立起“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一段时间以来,文物工作被一些人视为曲高和寡,乏人问津,难以变现更无关政绩,因此谈保护那就深藏深宫,谈开发那就圈地收费。实际上,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发展,质量和内涵都在延伸,相关部门只求显绩不顾潜绩,所谓“政绩”也势必成色不足。日趋强烈的社会文化需求,风起云涌的新兴技术,为文物工作带来无限可能。相关部门不断解放思想,因时而动、因地制宜,让文物资源“活”起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将“动”起来。近来一票难求的故宫“石渠宝笈特展”、首博“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就是最好的印证。

  绵延5000年的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唯一没有干涸、没有断流的文明。文物就好比一件件证据,将这笔光辉灿烂的前人遗产具象化,强化一代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历史观、民族观、价值观,让我们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保有自信、站稳脚跟。每一代人,都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也是当代文化的建设者,更是未来文物的创造者。今人留下的历史文化印记,也将成为后人认知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重要档案。这就要求我们不光要拿出守夜人的意识,保护好从先辈传承下来的遗产,更要激发出创造者的豪情,为后辈留下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文明的遗产。

  做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也是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使命。进一步说,由文物保护到文化传承再到文明创造,北京作为首都,理应成为全国表率。延续好北京的历史文脉,不光是保护好文物古迹,保护好古都风貌,还要站在今天的发展格局上统筹谋划文化建设大文章,让“人、文、城”更加相适相宜,更要彰显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创造出能够引领辐射全国的文化精品,为子孙后代留下值得骄傲与珍重的文明成果。这才是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

  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散落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就是我们的“源”与“根”。以文物保护为抓手,传承好传统文化、涵养好当代文化,就相当于为我们自己固本培元。有了这池源头活水,我们心中的信仰势必更加坚定,我们前行的脚步势必更加铿锵。(崔文佳)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在虚拟世界探索中华文脉, VR互动纪录片《古籍寻游记》助力文化传承
在虚拟世界探索中华文
“展文物 展文化 展精神” 第六届云居寺晒经文化节正式开幕
“展文物 展文化 展精
跨界共创 年轻力量重燃传统文化生命力
跨界共创 年轻力量重
郑州举行亳都古巷、塔湾古街项目签约仪式 商都历史文化区将进入建设阶段
郑州举行亳都古巷、塔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