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京交会搭建非遗舞台 雨辰文化助力“书法进校园”

时间:2016-05-31  来源:互联网  

2.1.jpg

  2016年5月28日,第四届京交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本届京交会聚焦科学技术、互联网和信息、文化教育、金融、商务和旅游、健康医疗六大重点领域,并举办全球服务贸易峰会等122场专题论坛及洽谈交易活动。作为文化教育领域的重头戏,300平米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馆人头攒动,中国五大名瓷、五大名绣以及安徽原产地文房四宝和三大名茶的顶级大师作品令不少观众驻足,多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现场展演手工绝技,成为一个集展示、教学、互动、对话为一体的多元平台。

  第四届京交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承办机构负责人、东方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理事长乔申乾介绍,非遗专题的内容包括一会一展。一会,即“一带一路”下的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合作高峰论坛,内容包括主题演讲、互动对话、项目发布和对接签约等;一展,即“一带一路”文化传承与创新非遗技艺展,内容包括瓷行天下、锦上添花、墨染风采和品茗流芳四大主题。

2.2.jpg

(北京雨辰科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应接受媒体采访)

  雨辰文化负责人、安徽文房四宝协会副秘书长张应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本届京交会的非遗展区展示平台突破传统的展销方式,营造更接地气的多元和多维度展示及互动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基因里的东西,它是融在中国人血脉之中的。所以我们的展区就希望与观众产生最大程度的互动,拉近彼此的距离,走进生活,唤起这种中国精神。”

2.3.jpg

(雨辰文房套装展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文化事业时曾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呈现的文房四宝的传统演绎和当代创新格外引人注目。在当日举办的非遗项目新品发布会上,首次亮相的“雨辰文房”系列套装以其分类齐全、设计精巧、方便携带得到广泛关注。据悉,这一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发的系列书法套装组合,前后研发历经三年。

2.4.jpg

(雨辰文房套装展示)

  雨辰文化负责人、安徽文房四宝协会副秘书长张应向记者介绍,“雨辰文房:非遗进校园——书法篇”于2013年正式启动,是为教育部2013年书法进校园教育大纲所做的配套准备项目,是整个“非遗进校园”工程的一个重点项目。

2.5.jpg

(宣笔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佘征军现场演示手工制笔)

  三年来,雨辰文化组织全国文房四宝行业的百余家企业形成产业联盟,共同制定器材标准,进行了系列研发和试生产,涉及用具生产、课件开发、师资培训、在线教育、课题研究、耗材供应六个方面的内容;新开发产品三百多个品种,改良多项生产工艺;目前已经在原产地形成了年产六百万套的生产能力。

2.6.jpg

(古法油烟墨制作技艺传承人汪春林现场演示古法制墨)

  书法是民族的文化语言,然而,互联网时代下却造成了人们提笔忘字的尴尬境遇。“恢复书法文化教育等于增强文化基因,”张应介绍到,“日韩等国家研究表明,文字的训练可培养学生专注的能力和审美感,把握书法的节奏感和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的确,书法并不是一门只属于书法家的技艺,它是每个中国人承载的文化基因,我们通过书法交流,更从临帖的内容中继承和学习中国传统哲学和经典。这是一种“传道”的方式,从而体味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向心力,这也是“书法进校园”的本质需求。

2.7.jpg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国家一级美术师 姜公醉接受媒体采访)

  然而,如何将“书法进校园”活动在全国推广?据张应介绍,现在存在约60万的书法教师师资缺口,如果现在开始该领域专业教师的培养,到他们形成教学能力需要10年时间。因而,开辟线上线下配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邀请几百位书协会员对自己擅长的书体进行讲授,以公开课的形式通过PC端、数字电视端、穿戴移动设备端、手机端等途径提供随时上线选课功能,开辟书法移动课堂,从而让书法普及大众,将名师声音传播给更多人群。”

2.8.jpg

(北京市商务委员会闫立刚主任与张应和佘征军交流)

2.9.jpg

(北京儒匠传奇家具有限公司 谢勇接受媒体采访)

2.11.jpg

现场制砚

  张应称,雨辰文化将在五年内向全国各地捐赠一千个标准书法教室需用的实验器材和在线教学课程,用“互联网+”的方式,让更多孩子便捷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将优秀资源带入贫困县,建立书法教室的方式,进行不同课题的实践和评估。“我们希望在提供教学材料和教师资源的同时,完善配套专题课程,从而推进调研,印证和改进书法进校园的实践工作——这不仅是对下一代中国人的文化培养,更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2.10.jpg

(安徽宣砚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太海接受采访)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在虚拟世界探索中华文脉, VR互动纪录片《古籍寻游记》助力文化传承
在虚拟世界探索中华文
“展文物 展文化 展精神” 第六届云居寺晒经文化节正式开幕
“展文物 展文化 展精
跨界共创 年轻力量重燃传统文化生命力
跨界共创 年轻力量重
郑州举行亳都古巷、塔湾古街项目签约仪式 商都历史文化区将进入建设阶段
郑州举行亳都古巷、塔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