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电视剧《白鹿原》经验能否突破文学改编怪圈?

时间:2017-06-23  来源:北京青年报  

  电视剧版《白鹿原》前晚收官。这部命运多舛,历时17年才得以完整呈现的电视剧作品,终于在尘埃落定时获得了它应有的尊重:该剧最终实现了收视率破一及全国同时段排名冠军,业内外评价也逐渐转向肯定其在名著改编上的成功。

  在昨天举行的专家研讨会上,包括经历了电影版和两版话剧改编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在内的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白鹿原》电视剧版的改编在文学名著改编上提供了大量新鲜经验,从叙述语言到影像语言的转换,可以说都是做了加法,值得高度重视。反观当下国剧市场大部分作品均来自文学作品改编,原创剧本已经极少,因此电视剧《白鹿原》的经验更值得复盘。

  “尊重电视剧特殊规律进行的改编”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总结,电视剧版的改编能够成功,主要原因就是这次的改编者,他们是站在小说家的肩上去对待这部作品,而不是匍匐在小说家的膝前,当小说忠实的翻译者。是一次“力求站在当代思维的高度,尊重电视剧的特殊规律进行的改编”。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震直言,大家一般对大众传媒上传播的东西都不会用经典这个字来说,因为大家有个潜在话语,就是大众传播的东西都是烂东西,都是快餐,都是一次性的东西,这个看法应该纠正。

  文学改编怪圈 对编剧心理造成伤害

  “四大名著当然是古典文学的经典,那么四大名著的改编至少我认为《红楼梦》和《西游记》是电视剧中的经典,而且这个经典的程度和我们四大名著的经典基本上是匹配的,为什么就不敢承认呢?我们好多人说坏话不敢说,好话也不敢说,这个文艺批评就出问题了。 面对《白鹿原》我觉得至少它是一个接近经典的东西。” 李震的依据是,当下文学改编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怪圈,又离不开它,又不能改它,所以对编剧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但是这个怪圈怎么解除?“我觉得是大家对这个怪圈没有理解清楚,现在的改编一般是把小说拿过来,然后改编,好像小说是至高无上的范本,其他影像的东西再怎么做都是对它的亵渎,这个观念首先是有问题的。因为小说是一种媒介产品,影视剧也是媒介产品,不同媒介制作的产品是完全不一样的,是独立存在的两个作品。我们的错误就是老是拿小说的标准要求影视剧,但是如果一个影视剧拍得像小说一样,一定是失败的影视剧,而不是成功的影视剧。”李震说。

  《白鹿原》的改编路线:尊重原著与媒介

  李震总结《白鹿原》改编成功而接近经典,是因为它找到了一条正确的改编路线: 尊重原著的同时尊重媒介。

  李震认为电视剧还有一个要领就是把所有该娱乐化的细节全部娱乐化,几场好戏,丰富有趣,而人物性格逻辑不但没有变而且加剧了。“鹿子霖跟鹿兆鹏两代人观念上的差异,在小说里面就是说鹿子霖想让鹿兆鹏跟别人结婚,这样叙述一下就完了。但是剧中是鹿子霖拿着锅到学校里面,冲进去叫鹿兆鹏回家结婚,这种视觉可以说是一种奇观了,这种娱乐化发挥到了极致。只有这样,两代人的冲突才能凸显出来,如果像小说那样讲门儿都没有。所以他这样改是尊重媒介自身的规律性,电视剧、视听媒介必须这样做。”李震说。

  坚持就是胜利

  电视剧《白鹿原》历经17年,其中7个月的拍摄,总容量80多集,总投资2.2亿,有94位主演,400多位工作人员,4万人次的群众演员,以及拍摄期间的十多次重大的转场。创下影视行业很多的“第一”。

  陈忠实先生长子陈海力昨天也在研讨会上发言,他颇为感慨地讲,家里现在还保存着一份2001年父亲与电视剧《白鹿原》总制片人赵安签署的改编协议,“但是这个协议应该不是我父亲签的第一份,也不是最后一份。在后来的20多年里,有许许多多的影视剧公司都跟我父亲联系过,最后都是无疾而终。我父亲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对改编从开始的充满期待,到最后就无可奈何了,甚至再有人找他,他好像已经不太关心这个事了。但在这十几年来,赵安先生一直在坚持,一直到把这个立项拿下来,改编完,最后是到现在播完。”

  陈海力说,“我父亲曾经说过,所有的改编他最期望的就是电视剧,书现在出版20多年了,今天能够播映,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谢谢所有为这部剧付出努力的人。”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在虚拟世界探索中华文脉, VR互动纪录片《古籍寻游记》助力文化传承
在虚拟世界探索中华文
“展文物 展文化 展精神” 第六届云居寺晒经文化节正式开幕
“展文物 展文化 展精
跨界共创 年轻力量重燃传统文化生命力
跨界共创 年轻力量重
郑州举行亳都古巷、塔湾古街项目签约仪式 商都历史文化区将进入建设阶段
郑州举行亳都古巷、塔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