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汪明荃:是时候求索“文化之根”了

时间:2017-06-30  来源:人民网  

“万水千山总是情,聚散也有天注定……”一首响彻大江南北的《万水千山总是情》,镌刻在几代人的记忆里,那个有着明亮面孔的“阿姐”汪明荃也走进了内地观众的视野中。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汪明荃接受了人民网记者的专访,她的经历,也见证了香港这20年巨大的改变。

汪明荃出生于上海,9岁时正式移居香港。父亲给出生在上海崇明岛的汪明荃取名“荃”,荃是一种草,而明荃的意思就是崇明岛上的一棵小草。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棵不知名的小草,后来竟长成了一棵有担当、有魄力的大树。

1968年,汪明荃主演了第一部电视剧《四千金》就广受欢迎,奠定了香港无线台当家花旦的地位。70年代,汪明荃拍了《家变》《万水千山总是情》等大热的电视剧,还出了专辑唱片。

80年代对汪明荃而言,应该算是她最火爆的黄金时代,而在汪明荃拍戏拍得高产的1988年,汪明荃当选了全国人大代表。当时由于香港还没有回归祖国,无法形成一个单独的代表团,因此汪明荃等人大代表附属于广东代表团。

“当时我也不知道人大工作是怎么回事,但我觉得是很大的光荣。”她笑着对人民网记者回忆起自己的“第一次”,“文件上的很多词语都不懂,很紧张,到处问人。我做过两届的人大代表,再转去做政协委员一段不短的日子,可以说中国整个的改革开放我都有参与,我真的非常感恩。国家的发展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站到今天这一天,到底经历了什么,老百姓是要知道的。”

在从政的时间中,汪明荃专心投身到其间,做了不少恪尽己力的贡献。然而,参与国家的事宜,也给汪明荃的演艺道路带来了影响。在1980年代,香港最大的影视市场是台湾。汪明荃回忆到,差不多有十年的时间,台湾的市场没有了,“那时候去台湾演出,要写‘悔改书’,因为你是大陆来的,是‘小红领巾’。”面对台湾市场的流失,汪明荃并没有后悔,“我有我的尊严,有我的立场。我还是老老实实履行好反映民生的责任。”

回忆起香港回归的那个日子,汪明荃显得很激动,“早一晚我就住在湾仔会展中心旁边,那天我是节目主持。移交国旗的时候,是真的想掉泪的。”

近年来,汪明荃将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民间艺术、传统文化上。她告诉人民网记者,“我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八和会馆的主席。”据了解,清光绪年间,八和会馆在广州成立,是粤剧从业人员的专业组织。1953年,香港八和会馆注册成立。2009年,粤港澳三地联手,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一年,香港八和会馆发布“粤剧承传计划”。

八和会馆的会员目前有一千二百人,所有台前幕后的粤剧伶人,都属于这里。汪明荃介绍,“我们推出了栽培新人的三年计划,今年已经完成了第二个三年计划,每年的演出是100场,希望把好东西传下去。”这些年,汪明荃也带队去内地交流,让他们学习其他戏种的精髓。

汪明荃坦言,自己从小就喜欢戏曲,香港最常见的就是广东粤剧。然而,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戏院却越来越少了,粤剧也没有了演出的舞台。“那时唯一的民营戏院是新光戏院。回归之前,所有来内地演出的艺术家都在这里演出,国旗都是在那里升的。‘睇大戏,到新光’是香港人特殊的集体回忆。”因为“97金融风暴”,新光戏院卖给了一个地产商,粤剧界来找汪明荃,让她帮忙。“我就去跟政府周璇,在大家的努力下,新光戏院得以保留。”

汪明荃介绍,前任特首董建华觉得香港需要整体的艺术发展,他们规划了西九龙广东道一大块土地,“我争取到了西九龙戏曲中心。当时他们不接受‘戏曲’的英文翻译(xiqu),但我坚持,因为我觉得只有戏曲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一个名词。”汪明荃透露,2018年10月,位于西九文化区的戏曲中心有望正式启用。

既是香港老牌明星,又是港区全国政协委员,站在回归20周年的节点上,兼具着双重身份的“阿姐”心情如何?汪明荃告诉人民网记者,“以前改革开放,眼睛打开了,我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现在,是时候向内,看看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我们的底子为什么厚,我们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历史,回归就是要找回自己的东西。”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在虚拟世界探索中华文脉, VR互动纪录片《古籍寻游记》助力文化传承
在虚拟世界探索中华文
“展文物 展文化 展精神” 第六届云居寺晒经文化节正式开幕
“展文物 展文化 展精
跨界共创 年轻力量重燃传统文化生命力
跨界共创 年轻力量重
郑州举行亳都古巷、塔湾古街项目签约仪式 商都历史文化区将进入建设阶段
郑州举行亳都古巷、塔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