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新一波文化綜藝節目開始霸屏 契合95后觀眾審美

时间:2018-10-24  来源:人民网  

原標題:文化綜藝霸屏,契合95后審美

  《一本好書》中,趙立新演繹科幻巨著《三體》。

  新一波文化綜藝節目又開始霸屏。大型場景式讀書節目《一本好書》近期開播以來,迅速獲得好口碑:三期節目下來,豆瓣評分穩定在9.3分。《一本好書》12期節目將還原12本經典作品的經典場景,由趙立新、王勁鬆、王洛勇、潘虹等演技派演繹,通過舞台戲劇、片段朗讀、影像圖文插播等手段,呈現書中情節和情感。

  除了《一本好書》,深圳衛視的大型原創文博推理秀《詩意中國》也正熱播,首檔聚焦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創意衍生品的真人秀節目《上新了!故宮》,也將很快與觀眾見面。時下的文化綜藝,正在悄悄“變臉”,不再像以前那樣競技與朗誦扎堆,開始打差異化的牌。

  不流行詩詞朗誦競技

  主打文博與非遺探尋

  國產綜藝中,文化類節目從未缺位。有人曾做過這樣的分類,從《中國詩詞大會2》《見字如面》領跑當年春節檔,到之后《朗讀者》迅速升溫、搶佔話題,文化綜藝進入1.0時代﹔隨后經過大量的“復制粘貼”,諸如《閱讀·閱美》《詩書中華》《漢字風雲會》等節目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2.0階段的詩詞、漢字與成語依舊是絕對主角,節目的表現形式無外乎就是競技與朗誦。歷經2017年的火爆,文化綜藝進入3.0時代:從《國家寶藏》到《一路書香》《信·中國》《小鎮故事》等節目,文博、探尋、非遺等成為文化綜藝的關鍵詞。

  眾多的文化節目,開始尋找更小的切入口,以期讓文化綜藝在詩詞、閱讀之外有更多可能。《國家寶藏》堪稱去年年底的現象級節目,這檔主要聚焦於文博領域的原創節目,採用“文化+紀錄片”的方式,最終讓國寶文物“活”了起來。深圳衛視的《一路書香》節目,竇文濤化身書店老板,一路邀請各界大咖,結合“讀萬卷書”與“行萬裡路”,以“戶外真人秀”的形式探尋各地風土人情。

  明星在文化類節目中的角色設置,更加顯得不可或缺。《國家寶藏》中,李晨等明星被賦予“國寶守護人”的身份,並且以話劇舞台形式來演繹國寶的前世傳奇。而在即將開播的《上新了!故宮》中,鄧倫和周一圍將擔任新品開發官,不僅跟隨專家進宮識寶,還會聯手頂尖設計師和高校設計專業學生大開腦洞,每期都將誕生一個引領熱潮的文化創意衍生品。

  除此之外,舞美的升級也給觀眾帶來十分直觀的感受。《國家寶藏》中國風的古典韻味與現代舞台科技的結合備受好評。而近期的《一本好書》,沉浸式劇場也非常驚艷。節目總導演關正文透露,這檔節目負擔最重的就是舞美、道具和服裝造型,“現場這幾個工種就有上百人的團隊,兩天拆搭一次,現場瞬間會由中國宮廷變成巴黎酒館。”

  抓住年輕觀眾的趣味

  95后願為“文化”買單

  每當談起文化類綜藝,大家總會有一種刻板印象,認為這類節目隻有文化水平較高、閱歷豐富的“中年人”最為關注。但事實証明,不少95后甚至更年輕的觀眾正是近年來崛起的文化類綜藝的主流觀眾。某大型網站在對《我在故宮修文物》《見字如面》《朗讀者》《曉說》等一系列人文類綜藝節目受眾群體的調查時發現,95后觀眾居然超過三成。

  2017年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航拍中國》等,最初走紅就是在嗶哩嗶哩網站(簡稱“B站”),該網站的受眾群體主要為95后。自2017年12月開播后,《國家寶藏》在“B站”取得了相當高的播放量,累計彈幕量達到105.6萬條(截至2018年5月)。《國家寶藏》制片人、總導演於蕾直言,節目組專門研究過年輕人的口味,“當下社會對年輕人的審美是有一些偏見的,吸引年輕人的並不是‘傻白甜’,他們也非常喜歡有質感的東西。”

  在“今日頭條”算數中心近期發布的《中國文化綜藝白皮書》中,關於“文化綜藝節目的什麼要素最吸引你”的調查裡,“精神內涵/價值導向”成為第一要素,受訪者選擇佔比接近七成,選擇“節目創新性”的比例也接近六成。如何留住年輕人,成為文化類綜藝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命題。在表達方式上,這些節目比以往同類型節目更“綜藝化”,但 “綜藝化”並不意味著娛樂化,節目內容上依舊繼續保持嚴謹的態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隻不過表達方式更有趣生動。在關正文看來,“與娛樂節目相對應的不是文化節目,而是嚴肅節目,舉重若輕、深入淺出其實更難。”

  文化綜藝口碑易“爆表”

  收視點擊量卻差強人意

  從《中國詩詞大會》到《一本好書》,不少文化綜藝開播之后,往往都能引來媒體的一片叫好之聲,常有“清流綜藝”這樣溢美之詞出現。在節目彈幕和豆瓣評論中,同樣能看到觀眾對於這些節目的贊美。然而,除了《中國詩詞大會》在春節檔收視率拔得頭籌,不少節目雖然口碑動輒“爆表”,收視率和網播量卻並不算出色。

  一檔節目是否有高關注度,除了收視數據,另一個比較直觀的體現就是豆瓣的打分人數。同樣在騰訊視頻播出,《見字如面2》停播后復播,和《吐槽大會2》幾乎在同一時間段播出,然而在數據方面差別很大。在豆瓣評分上,前者分數高達9.3分,評分人數接近6800﹔后者盡管隻有6.9分,但點評人數超過15000。曾經走紅的文化類節目基本都會推出下一季,然而難續“現象級”——《朗讀者》第一季前台播放量達到6.1億,然而第二季成績滑落過半,《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也顯得聲量不足。

  就像一位文化類綜藝節目制片人所說,文化類節目面臨的困境在於,電視台對節目的收視率考核是很殘酷的,“有的電視台出於對廣告收益的考核要求,收視率排名靠后的節目會被直接拿下,一些文化類綜藝節目則難以幸免。”文化綜藝的招商,一直是困擾制作方的難題。主打娛樂的《奔跑吧》《中國好聲音》等節目開播即有數億元人民幣的贊助,而《朗讀者》第一季苦尋一年才找到一家贊助商,《見字如面》《一本好書》也沒好到哪裡去。《我是演說家》總導演簡承淵認為:“文化節目招商難主要因為收視率低和植入困難,除與節目氣質對應吻合的商家外,快銷品等廣告商家對此並不青睞。”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在虚拟世界探索中华文脉, VR互动纪录片《古籍寻游记》助力文化传承
在虚拟世界探索中华文
“展文物 展文化 展精神” 第六届云居寺晒经文化节正式开幕
“展文物 展文化 展精
跨界共创 年轻力量重燃传统文化生命力
跨界共创 年轻力量重
郑州举行亳都古巷、塔湾古街项目签约仪式 商都历史文化区将进入建设阶段
郑州举行亳都古巷、塔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