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程砚秋:一代名伶有风骨 坚决不给日军演戏

时间:2015-05-16  来源:京华时报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北平沦落敌手。敌伪当局要求北平梨园公益会出面组织京剧界义务表演,为日军唱捐飞机。在敌人的威逼下,很多人不敢不唱,唯有一人坚定地说:“我不能为日本人唱义务戏叫他们买飞机去炸中国人。我一人做事一人当,决不能让大家受牵连。献机义务戏的事,我宁死枪下也决不从命!请转告日本人,甭找梨园的麻烦,我自己有什么罪过,让他们直接找我说话就是了。”此人,正是中国“四大名旦”之一的程派创始人程砚秋。

  ■人物小传
  程砚秋:(1904~1958,满族正黄旗人)
  原名承麟,著名京剧大师,四大名旦之一,程派创始人,中共党员。代表剧目有《锁麟囊》《窦娥冤》《荒山泪》《春闺梦》等。
  对外称病 名旦退隐
  程砚秋,著名京剧艺术家,1904年生于北京,6岁卖身学艺,11岁登台演出,17岁独立成班。1927年,他与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被评选为“四大名旦”,那一年他才23岁。
  1937年拒绝为日军唱戏后,程砚秋的日子过得很不平静。1941年,他乘102次列车从上海演出归来,在前门火车站下车。以伪警察徐大麻子为首的几个便衣,在罩棚下围住程砚秋,不容分说就是一阵拳打脚踢。程砚秋从小学习武旦,师从多位名家,具有很好的武功根底,只见他挥拳左迎右击,徐大麻子等人挨了不少拳头。徐大麻子恼羞成怒,抡起刀鞘向程砚秋脸上打去。眼看程砚秋要吃亏,路经此处的铁路工人小沈机智地用日语喊道:“八嘎牙路(混蛋),不要打了!”别看徐大麻子对中国人耀武扬威,可对日本主子却百依百顺。一听这句日本话,徐大麻子等人马上住手。程砚秋乘机向出站口跑去,脱离了险境。回到家,程砚秋对夫人说:“我程某就是不给日本人唱戏,看他们到底能把我怎么样!”
  重重的压力和敌人的机关算计极大地影响了程砚秋的日常生活,他不得不时刻处于防备状态中,这样的生活使他身心俱疲。在此情形下,程砚秋决定谢绝舞台、息演退隐。一方面,他对外宣称身体患病,不能登台演出,并托人请德国大夫亲笔开具了一个患病证明。另一方面,他告别了城里报子胡同的家人,到了北平西北郊的青龙桥开始了务农生活。
  村居务农 难避日伪
  搬到青龙桥时适逢春节,程先生自书自撰一副春联:“蓄发事耕耘,杜门谢来往;殷勤语行人,早作退步想。”春联贴在门上,程砚秋便开始了村居的漫长生活。
  一代名伶程砚秋真的做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购置了60多亩地,添置牲畜、马车、农具,请了几位农民做帮工。烈日之下,只见他带着孩子跟随帮工来到黑山扈山坡锄地,身披青布衣褂,脚穿黑布鞋,俨然一位壮实的庄稼汉。在玉米地里,年轻的农家帮伙正在教程家父子“一步三锄”地耪玉米,他们共同练习前跨一大步,连耪三锄,将田间杂草除掉,还要注意不能伤了秧苗。还没干上一上午,大伙已经大汗淋漓。
  此间,程砚秋宣称要实行“三闭主义”,即闭口、闭眼、闭心,意在避开日伪的骚扰。同时,他带来很多的历史古籍,专心攻读《汉书》《大宋宣和遗事》《明史》等书籍,由历史事件联系到中国当时的命运,又想到自己的处境,不胜感慨。他说:“前日已读完《汉书》《宣和遗事》,徽、钦二帝经过惨状,宫人、公主、王妃均被掳去,青衣行酒真不如平民精神快活。亡国之惨,真令人不忍睹。现在该轮到我们来做亡国奴了,别无选择似的非要你逆来顺受。我没做什么亏心事,不怕!他们爱把我怎么样就怎么样,国破家亡,个人安危又算得什么?让他们来吧!”
  虽然已经停止了登台演出,但此时的程砚秋仍然无时无刻不心系京剧。他一方面不断对自己以往的剧目精雕细琢,反复修改以日臻完美。甚至经常邀请友人同行切磋技艺。另一方面,结合自己攻读的历史古籍和心中所思,开始酝酿新的作品。这些作品,凝合了他自己的心绪和感受,与当时的时代特征息息相关,比如经典剧目《通灵笔》。
  世外桃源的生活并非始终平静。虽然程砚秋已经不登台演出,并且移居郊外。但日伪特务仍然经常上门骚扰。1944年2月的一个深夜,日本宪兵和伪警突然闯入程砚秋的家中,准备抓人。幸亏当日程砚秋未在家中,事后程夫人通过挚友申请保释,才免除了冤狱之灾。程砚秋悲切地说,“士可杀不可辱,”他深切感受到了作为亡国奴的屈辱,急切地盼望中国人民能够重新站立起来。
  闻获捷报 重登戏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程砚秋万分高兴,逢人便说:“看到打败日本侵略者,真高兴呀!我早就相信中国亡不了!艺术亡不了!”他满怀胜利的喜悦在北平广播电台做广播演说,愤怒控诉日寇在华的种种罪行。同时,他宣布,改“三闭主义”为“三开主义”,即开口、开眼、开心,开始重新登台演出。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121师,在军政委莫文骅率领下进入北平城,接管北平的防务。2月1日,41军军部和直属队进驻报子胡同。由于41军担任北平的警备任务,41军军部也是北平警备司令部。司令部的通讯科就住在18号程砚秋家。为了表示对程先生的谢意,莫文骅和41军军长吴克华、军政治部主任欧阳文来到程先生家。程先生见到他们,激动地说:“贵军为民赴汤蹈火,理应盛情款待,只是家人甚多,寒舍狭小,实在抱歉。”几位军首长赶忙说:“这已经给您增添了不少的麻烦,请程先生海涵。”
  新中国成立后,程砚秋重新开始在京剧舞台上活跃起来。1950年,程砚秋在西安表演后写成《西北戏曲调查小记》,掀起了西北之行演出的序幕。在此期间,程砚秋曾与贺龙元帅邂逅,贺龙元帅赠宝刀一柄,并说,“宝刀赠烈士,红粉送佳人”。1951年,程砚秋赴西南考察返回路过武汉时,得知当地同志们捐献抗美援朝的飞机还差几个“螺丝钉”,立即不顾劳顿辛苦,在汉口连唱五天义务戏。
  □补白
  程砚秋入党 周总理点赞
  1957年春天,程砚秋正式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同年10月,经周恩来总理、贺龙副总理的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对于程砚秋在抗战期间的爱国壮举,周恩来总理曾赞扬道:程砚秋坚持民族气节,反对日伪统治,毅然息影剧坛,避居山村,荷锄务农的爱国主义壮举,不仅在当时成为鼓舞人们抗日救国的巨大精神力量,而且将永远在中华民族抗敌御侮、争取解放的斗争史册上放射着耀眼的光辉。
  经中国戏曲研究院党支部讨论通过,程砚秋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1958年程砚秋病逝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史实寻踪
  西四北三条39条(原报子胡同18号)是程砚秋的故居。
  这是一所三进的四合院,如意门开在东南角的巽位,进门是一个影壁。前院北房是程砚秋的书斋和客厅;中院有梨树、青竹、花坛,非常美丽;连接中院和后院的是一个建筑精美的垂花门,后院正房是三间北房、两间耳房的格局,程砚秋的卧室在东耳房。
  故居现如今还保持着原建的格局,他生前用过的戏装、剧本、图书和学习生活等用品均保存完好。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在虚拟世界探索中华文脉, VR互动纪录片《古籍寻游记》助力文化传承
在虚拟世界探索中华文
“展文物 展文化 展精神” 第六届云居寺晒经文化节正式开幕
“展文物 展文化 展精
跨界共创 年轻力量重燃传统文化生命力
跨界共创 年轻力量重
郑州举行亳都古巷、塔湾古街项目签约仪式 商都历史文化区将进入建设阶段
郑州举行亳都古巷、塔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