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专家谈街头卖艺:属于文化现象 应理解宽容

时间:2015-06-04  来源:西安晚报  

  无论是国内的“西单女孩”,还是国外的“地下乐团”,街头艺人这个词,大家应该不会陌生,这些人奔波在各大城市,在广场公园、城市街道、地铁通道,夜市等公共场所纵情演绎。除了维持生计,他们还拥有梦想,成为一道特有的风景。街头艺人如何管理,是很多城市面临的难题。2014年10月25日,上海8名获得资质证书的街头艺人持证“上岗”;2015年4月1日起,继上海之后,深圳街头艺人抽签派位到固定区域进行表演。作为历史文化古都,西安市相关部门对街头艺人的管理是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近期,记者对西安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了相关调查。
  乐队队长:想挂牌上岗舒心欢唱
  在西安钟鼓楼广场,活跃着一个名字叫小草乐队的街头组合。5月15日晚9时许,记者来到钟鼓楼广场,老远就看见很多人聚在一起在围观着什么,走近才看到原来有3个人在弹唱,两名鼓手,一名主唱歌手。歌手抱着吉他,对着麦克风,很投入地唱着汪峰的《飞得更高》,他的身体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摆动,他面前摆着乐谱,身后是音箱,半米开外的地方,还放着写有“把希望带进山沟里”的横幅,旁边是一个写有公益字样的皮箱,里面散落着面额大小不一的钞票。
  在演唱间隙,自称是小草乐队队长的杨青林介绍,他们这个乐队成立近10年了,创办了一个网站叫“中国小草人人公益网”,虽然他们几个成员身体都存在不同程度残疾,但一直坚持在做着公益事业。目前来西安快一年了,收入不太稳定,情况好时一天能挣四五百元,遇到刮风雨雪等天气,有时会空手而归。
  “西安街头艺人多,竞争厉害,但好心人还是很多。”杨青林告诉记者,在西安的这些日子里,他们向市民和过往游客宣传,帮助山区家境贫寒的孩子能上得起学,活得开心。目前,乐队对贫困山区孩子一对一的资助已经达到20对。“你想和上海的流浪艺人一样挂牌唱歌吗?”面对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时,杨青林激动地说:“怎么不想,太想了!我就是希望自己的乐队在做公益时的同时可以挂牌演唱,哪怕是给相关部门交一定的管理费也行。”与记者短暂交谈后,杨青林弹起吉他为围观群众深情地唱起了歌曲《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唱得太好了!一家人就应该有福共享,有难同当。”晚饭后出来散步的市民赵先生表示,“这首歌唱出了这几名歌手的心声,生存同时还想着做公益,真是太不容易了,我不但要给钱,还要给他们点赞。”
  退休老人:能自由演绎就是最大的幸福
  家住西安北郊的市民乔大爷今年60多岁,每天晚上八九点闲的时候,他便乘坐地铁来到钟楼附近拉二胡,5月17日晚8时,记者在钟楼地铁出口处见到了他。“我在这儿拉二胡不完全为了赚钱,纯属业余爱好,喜欢拉什么就拉什么。心情好时就来,拉累了就走!”乔大爷告诉记者,他已经退休,一家四口人,孩子都上班了,自己在家闲得慌就出来散散心。
  据乔大爷介绍,他每天能挣几十元钱,但他不完全是为了钱。平时在这里表演,城管、市容、公安都会管。他希望能在固定的区域表演,表演时就不用担心被驱赶,听得人高兴,他演奏得也陶醉。当记者问到他的最大愿望时,乔大爷说:“能自由演绎就是最大的幸福,可这似乎是个梦,能圆吗?”在和记者交谈了数句后,乔大爷即兴拉了一首《康定情歌》,确实艺术功底很深,很好听。
  记者在东新街夜市、环城公园、地铁口等处随机采访了20名流浪艺人。采访中发现:这些艺人全是男性,年龄大多在28至70岁,他们表演的时间大部分选择夜幕降临以后,内容涉及唱歌、二胡独奏、口琴、杂耍等,且大部分艺人为外来人员,来西安之前在全国其他地区进行过街头艺术表演。调查显示,有一大半以上的艺人是因为经济困难才出来卖艺糊口,只有极少数人是出于兴趣爱好,为了追求梦想而尽情演绎。在采访这些街头艺人过程中,他们最大的心声是:希望在表演时能受到观众的尊重和认可,更希望他们的这种行为能早日合法化。
  何谓“ 街头艺人”有待明文规定
  街头艺人要不要管?如何管?在许多人印象里,街头艺人理所应当由城管管理。因为街头艺人在街上卖艺从而获取收益,这种行为与占道经营者非常接近。
  西安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街头艺人与普通的违章设摊经营不完全一样,在执法上也应区别对待。如果占道,城管人员应当进行劝离,如果在街头发现流浪艺人或乞讨人员滋扰他人,扰乱社会秩序,影响交通,污损、占据公共设施,妨害他人正常使用并破坏城市市容环境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城市管理部门提出执法建议。在城管人员看来,街头艺人的性质更接近流浪乞讨人员,似乎应该由民政部门来管理,而西安市民政局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则明确表示,街头艺人不归属民政局的救助范围之内,民政部门只负责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
  6月2日下午3时许,西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场处孙处长通过电话告诉记者:这些民间游散艺人若要在街头、公园、广场等地演出,首先须在演出辖区的文化部门备案,并要取得城管、市容、公安等相关部门的许可。然而,对这些民间游散艺人的监管眼下还是一个空白点,目前,国内除了上海、深圳外,没有其他城市将街头艺人纳入规范管理。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街头表演都属于街头艺术,为了乞讨而表演的,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艺人。因此,需要有关部门制定相关规定,明确什么样的表演算街头艺术表演,什么样的艺人能在街头“上岗”等。
  西安市法制办的一名姓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2年7月31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西安市文化产业促进条例(草案)》,其中有涉及街头艺人管理的条款,即市人民政府可以在文化街区、城市广场以及其他适当区域设立文化演绎展示区,鼓励单位和个人在文化演绎区内依法进行艺术表演活动,但此草案在报市人大审议时最终没有获得通过。据了解,目前,陕西省正在起草《陕西省文化产业促进条例(草案)》,其中对街头艺人如何管理部分,省文化部门正在积极征求意见当中。
  属于文化现象 应理解宽容
  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石英认为,街头卖艺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也是一个文化现象,从古自今就存在,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国内有,国外也有,街头卖艺和街头乞讨应当区别看待。譬如:一些乞讨人员在卖艺过程中,强讨强要,污染环境、噪音扰民,有关部门是有法可依、是要管理的;从另一方面讲,街头卖艺也是人的一种生存之道,他们通过展示自己的才艺而有所收获,国内还有靠流浪卖艺一举成名的,只要他们不影响别人的正常生活,社会各界应给他们多一点理解和宽容。
  随后,记者就街头艺人的问题又采访了几位社会学者,他们均认为,街头艺人是都市里的一种文化现象。一个城市要有多样的文化,街头艺术就是其中的一种,但如果发现街头艺人滋扰他人,扰乱社会秩序,影响交通,污损、占据公共设施,破坏城市市容环境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城市管理部门提出执法建议。
  总之,街头艺人管得好,会成为一道城市风景,会成为一张宣传城市文化的名片,不管别人怎么看待,街头艺人这一特殊群体依然在那里存在,对于街头艺人的管理如何规范?如何推进?如何帮助街头艺人圆挂牌上岗的梦?如何让街头艺人真正成为西安的一道亮丽文化风景线?这似乎是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的议题。
  流浪艺人可以这样
  街头艺人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如何正确引导?规范管理?世界各地各有各的妙招。
  台北:为了推动街头艺术健康发展,2005年,台北市公布68个公共空间作为“街头艺人表演场地”,其中包括公园、广场与部分景点。与一般公共空间不同,要进入表演场地,就必须取得街头艺人证照,使得表演活动有规可循。
  悉尼:街头艺人是受政府监管的正式职业,这些人往往身怀绝技,每年的澳洲达人秀以及其他综艺电视节目中都有很多从街头走上荧幕的艺人。同时,卖艺人需要填写税号以备交税。有趣的是,澳大利亚有的城市非常鼓励街头卖艺,而有的城市则非常谨慎,每年只发放5张许可证!
  伦敦:街头艺人执照的获取相对宽松,但是也有一些限制性的行为准则,例如风笛和电吉他“被劝阻使用”,因为可能会扰民。
  文/记者李国方 实习生陈佳 图/记者张宇明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在虚拟世界探索中华文脉, VR互动纪录片《古籍寻游记》助力文化传承
在虚拟世界探索中华文
“展文物 展文化 展精神” 第六届云居寺晒经文化节正式开幕
“展文物 展文化 展精
跨界共创 年轻力量重燃传统文化生命力
跨界共创 年轻力量重
郑州举行亳都古巷、塔湾古街项目签约仪式 商都历史文化区将进入建设阶段
郑州举行亳都古巷、塔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