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米兰6月15日专电(记者 王星桥 王朝文)云南哈尼族少女在台上翩翩起舞,甜美的微笑、柔美的眼神、轻盈的舞步和婀娜的舞姿,伴随着欢快动人的哈尼音乐,在舞台上再现原生态文化大屏幕的衬托下,令人赏心悦目,这是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每天多次展示的场景。 
  近日米兰天气闷热,时有阵雨,但中国馆演艺厅仍座无虚席。到底是什么吸引观众呢?意大利人丹妮艾拉说,她对云南的民族文化和服饰很感兴趣,哈尼姑娘很美,她们的服装也非常美,这种古老文明的现代传承说明中华文明包含着多元文化和悠久历史。 
  担任驻场演出领队和执行编导的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编导周祖意说,作为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唯一的驻场演出节目,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古歌》每天演出五场,其中五位哈尼族舞蹈演员都是从原生态演员中挑选出来,她们来自元阳县文化传习馆,最大的28岁,最小的21岁。他说,各国游客都很喜欢《哈尼古歌》的演出,总是会问“这是什么民族”、“跳的是什么舞”这样的问题。 
  据中国馆副馆长晏礼兵介绍,一些前来中国馆参观的外国政商界人士对《哈尼古歌》评价很高。泰国农业部常务秘书初卡约恩先生欣赏中国馆影片和演出后说,中国云南省靠近泰国,因此云南哈尼族的歌舞能够引起泰国人的强烈共鸣。这段歌舞体现了中国的民族特色,其中庆祝粮食丰收的场面又与世博会主题相契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意大利倍耐力集团高管普罗维拉也高度赞扬演出的精彩和民族特色。 
  《哈尼古歌》入驻米兰世博会,是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后在全球性展会的首次亮相。红河哈尼梯田代表的古老农耕文明,与中国馆主题“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相吻合。哈尼梯田至今有1300多年历史,总面积约100万亩。梯田景观宏大壮丽,气势磅礴,仅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元阳县境内就有19万亩梯田。2013年6月,红河哈尼梯田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三次去云南挑选哈尼族舞蹈演员的周祖意说,云南文化特别是哈尼文化的魅力与风采别具一格,因为哈尼族的服饰并不统一,一地一样,很有特色。云南整体景色壮丽,民族文化传统丰富,哈尼族在中国少数民族中颇具代表性。他还介绍说,几位舞蹈姑娘在世博会期间驻场184天,上午演出一场,下午演出4场,有时还在中国馆入口处临时加演,并会应邀与观众合影,工作很忙碌,但热情都很高。 
  实际上,《哈尼古歌》是中国馆演艺厅的最后一个节目。游客进中国馆后首先游览各个展厅,了解中国特色文化,最后来到演艺厅观看演出。游客欣赏过《哈尼古歌》后,便算是饱览了中国馆。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