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业内讨论原创文艺作品为何缺少

时间:2015-11-13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近一个时期,国内文艺创作不仅数量大,而且作品的风格和表现形式也日趋多样。但由于种种原因,非常突出的作品依然缺少,文学、影视、话剧等艺术门类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原创力不足的现象。近日,在北京召开的“原创的焦虑——当前文艺的困局”青年文艺论坛上,与会人员针对当前文艺作品的原创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形成困局的原因,并为提升文艺创作的原创精神献计献策。

  对于戏曲、话剧等艺术而言,原创作品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原创剧目的短缺上。中国国家话剧院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话剧》主编颜榴表示:“2002年中国国家话剧院合并组建时,开幕大戏《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萨勒姆的女巫》、《老妇还乡》都是外国戏;北京人民艺术剧院50年和60年院庆时,演出的也是《茶馆》、《雷雨》等几十年前的老经典。”为了让更多反映中国当下社会现实、符合广大观众精神需要的原创话剧崭露头角,中国国家话剧院于8月举办了一场全国性的“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以期改变当前原创话剧不足的窘境。

  原创力的衰退在文学界、影视界同样存在。《当代》杂志编辑石一枫说:“当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引入中国后,他的‘魔幻现实主义’开头立刻引起国内数十位作家的集体效仿,这是一个颇具戏剧性的现象。”

  是什么禁锢了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原创力?有人将之归罪于应试教育、思想束缚以及艺术家本身在思想智识、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缺失;有人则认为是唯商业化的文化市场、浮躁喧嚣的网络时代惹的祸。

  在颜榴看来,文艺作品被市场“绑架”是导致原创力缺失的原因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文化人在创作时顶着艺术之名行商业之实,抛弃了传统美学原则,把商业当成唯一标准,由此导致一些原创作品上不了舞台、进不了院线,艺术生产处于一种与艺术无关的失焦状态。”她说。

  “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南开大学文学院高翔则认为,市场和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也激活了文艺作品的创作交流和繁荣发展,当前,造成文化领域创作思想和创作模式贫瘠的主要原因是作者作为主体的创作活力没有被激发出来。

  在《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编辑鲁太光看来,由于传统文艺创作所秉持的人文精神被消费文化所取代,作品原有的衡量标准也随之变化了。他建议重新制定符合当代文学创作的评判标准。石一枫则表示,文化原创力的匮乏与当今的文化艺术缺乏思潮有关。从历史上看,无论戏曲界还是文学界,是一波一波的流派和思潮在唱主角,文化思潮是推动文学艺术创新的强大动力。

  谈及原创作者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状态,南开大学文学院的窦薇表示:“当下的网络文学存在个性单一、题材单调的现象,除了一些内容相近的‘甄嬛体’‘咆哮体’外,很多玄幻、仙侠、灵异的网络流行小说都能窥见金庸作品的影子。”在她看来,文学创作独创性缺乏的原因之一是网络写手令人堪忧的生存状态,导致充斥着速度与效益的“创作”难以出精品。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强则将原创精神式微归结为伪经验生产和多语性失语症。他说:“原创困境是文艺创作的内在结构性问题,有些创作者在用虚假的理念进行创作。如果创作者的信念出了问题,用一种孱弱无力的狂想主义进行创作,就构成了伪经验。而同样的题材反复拍、相似的话反复说,其实等于无话可说,这是一种多语性失语症,而伪经验生产只有在多语性失语症里才能得到满足。”

  “创造力的勃发需要与之相应的社会环境。”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陶东风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白俄罗斯女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为例,强调滋养创造力需要适宜的社会土壤。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祝东力也表示,原创力匮乏是整个社会大环境的问题。相较于创新,当前的文化环境更多注重守成,这导致大家的目光都在往后看,许多艺术家的个性没有张扬出来。“原创力的产生需要积累大量新的生活经验,这几十年来我们对新经验的储存已经足够多,但还缺少新颖出色的表达形式将这些新经验呈现出来。”祝东力说。值得可喜的是,习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一年来,在各方探索及努力下,一些原创性强、蕴含正能量而又接地气的文艺作品也不断涌现出来,正助力于时代背景下有活力的文化建设。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在虚拟世界探索中华文脉, VR互动纪录片《古籍寻游记》助力文化传承
在虚拟世界探索中华文
“展文物 展文化 展精神” 第六届云居寺晒经文化节正式开幕
“展文物 展文化 展精
跨界共创 年轻力量重燃传统文化生命力
跨界共创 年轻力量重
郑州举行亳都古巷、塔湾古街项目签约仪式 商都历史文化区将进入建设阶段
郑州举行亳都古巷、塔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