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读诗人卞之琳初中作文:有散文诗的韵味

时间:2015-12-08  来源:人民网  

  

  近日,在《南通日报》上读到南通籍著名诗人、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卞之琳的初中作文。我十分好奇,这大诗人小时候会写点什么?写得怎么样?文章不长,只有170多字,不妨照录如下:

  秋郊晚眺记

  课余无事,乃闲步郊外,一赏秋野暮景。

  时西风摇树,田野辽阔,大半为萎黄之色;独菜畦麦垄含有青青之色;而农夫二三点缀其间。小溪则芦花如雪,覆于其上。村落间枫叶鲜妍,若欲与夕阳争红也。倏焉炊烟四起,袅袅于疏林之际。碧空中归鸟纷纷。斯时快心何如耶?而夕阳无情,已藏于远树影下矣!

  吾乡但平畴广野,无山川之胜,斯时之景趣若是。不知他地将若何?(一九二五秋)

  这是一篇记叙文,写的是1925年秋天的郊外晚景。第一自然段用15个字,写明事由:是在课余闲暇的时候,信步来到郊外,欣赏秋天日暮时分的景色。第二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写了作者当时的所见所闻和内心情感。

  这段文字画面感十分强,景别多样,色彩丰富。先说景致——风中的树,田野中的菜和麦,劳作的农夫,小溪边的芦花,村落间的枫叶,西下的夕阳,袅袅炊烟,匆匆的归鸟;再说色彩——萎黄的秋色,菜和麦苗的青色,芦花的雪白,枫叶和夕阳的红,炊烟的淡白。特别是那几个动词用得十分精准——西风摇树的“摇”,鲜妍的枫叶与夕阳争红的“争”,夕阳藏到树影下的“藏”,都是拟人化了,很传神。

  这一段的最后两句写的是作者当时的心情,前一句是作者被眼前美景所陶醉——此时的快慰之情有什么能比拟的呢?继而“抱怨”起了夕阳的“无情”——竟然这么快地藏到树后面去了,不能让这样的美景再多停留一刻吗?

  文章最后一段从眼前的这个“点”跳开去,写整个江海平原的风貌特质,继而产生怀想外面世界的情绪。这很自然,也很符合一个不足15岁的翩翩少年的思绪。

  在卞之琳写这篇作文的前一年暑假,卞父带他去过一次一江之隔的上海,购得冰心诗集《繁星》。在写下这篇短文的时候,他正在读鲁迅的《呐喊》和徐志摩诗集等新文学作品。所以,文章中能看出新文化运动、新文学作品对作者的影响——文字简洁明快,要言不烦,感情充沛,有散文诗的韵味。

  俗话说,三岁看老。从这篇短文,我们虽然不能事后诸葛亮般地推定,作者日后一定会成文学大家,但至少能认定,“著名诗人、翻译家、文学评论家”这些名头对卞之琳而言,是有成长基础的。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在虚拟世界探索中华文脉, VR互动纪录片《古籍寻游记》助力文化传承
在虚拟世界探索中华文
“展文物 展文化 展精神” 第六届云居寺晒经文化节正式开幕
“展文物 展文化 展精
跨界共创 年轻力量重燃传统文化生命力
跨界共创 年轻力量重
郑州举行亳都古巷、塔湾古街项目签约仪式 商都历史文化区将进入建设阶段
郑州举行亳都古巷、塔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