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我国许多儿童与大人一道担负起了抗战工作,他们不怕牺牲、机智勇敢,为抗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国连环画表现了许多儿童在抗战中的形象。
少儿出版社1965年出版、邢野改编,杨永青绘画的彩色连环画《王二小的故事》。描绘了儿童团员王二小正在山坡上放羊,突遇鬼子扫荡,王二小不慎被敌人抓住逼迫他带路,王二小机智勇敢地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残忍地把王二小挑在刺刀的刀尖上,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王二小的壮烈牺牲传遍了根据地,他的英雄事迹还被谱写成了歌曲到处传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2年出版、张品操绘画的《小兵张嘎》。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生长在白洋淀的张嘎子,奶奶在鬼子的扫荡中为掩护游击队被打死,游击队员老钟叔也被抓走。张嘎子去寻找八路军,碰上侦查员罗金宝想缴他的枪而闹了笑话。又因争抢木头枪与小伙伴胖墩发生了矛盾。经过区队长的不断教育,嘎子逐渐成熟参加了多次战斗并负了伤。在寻找部队时被敌人逮捕,他坚贞不屈,最后机智勇敢地配合区队打下了鬼子岗楼,成为一名合格的小侦察员。连环画用老练的线描技术,细腻形象地描绘了抗战年代的村庄水淀、军民百姓、敌伪特务等,彰显出时代的特征。这部连环画还有同名电影,里面的张嘎子智斗日伪军的形象成为那个时代儿童学习的榜样,其形象教育影响了几代人。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3月出版,脚本改编张再学,绘画刘继卣的《鸡毛信》。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员海娃在送一封十万火急的鸡毛信时,与日伪军相遇,海娃机智勇敢地将信拴在头羊的屁股下,并将鬼子带入八路军的伏击圈,胜利地完成了任务。吉林出版社1980年出版,改编陈葵光,绘画朱大海、朱松年、吕世荣的《英雄小八路》。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某地八路军转移后,小战士孙大兴和武建华留在敌后,他们在民运股长领导下,潜入据点,英勇机智地送情报,斗特务,运武器,历尽艰险,最后配合主力部队一举收复鬼子据点,消灭了日军,两个小八路也在战斗中成长起来。
还有朝花美术社的《抗日小学》、江苏美术出版社《小飞虎》、江苏出版社的《千里突围》、河北出版社的《小柱头智送鸡毛信》、天津人美的《大虎和二虎》、湖北出版社的《耍猴阿虎》、中国少儿出版社的《流浪儿从军记》、广东出版社的《虎穴除奸》等等。这些连环画都是描绘了我国少年儿童在抗战时期党的领导下,充分利用其年龄较小、机智勇敢、灵活巧妙的形象特点,为我军站岗放哨,计送情报,配合我军消灭日寇的英勇事迹,表现出我国少年儿童勇敢无畏的革命精神。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之际,成为弘扬正能量的极好教材。这些虽然是少儿连环画,却也不乏精品,如刘继卣的《鸡毛信》、张品操的《小兵张嘎》、胡振玉的《小马倌》、孙庆国的《小飞虎》等,原版连环画价格目前已在100元—300元。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