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张佳周创作的《土生土长——汉语字词长短句》诗集,有一种别样的感觉:
首先,封面设计颇具童话色彩。映入读者眼帘的小耗子、大西瓜、红太阳,类似稚嫩童真的小孩画,饱有卡通动漫情调,非常吸引人眼球,催人继续读下去。得到的结果是,这是一本充满诗情画意、内涵丰富、生活知识面宽广的诗集,并非像封面显示的那样——小耗子看着西瓜在太阳的照耀下一天天长大流露出的喜悦样子,就是儿童读物。相反,它却是一本老少皆宜的诗集,也是大家共同拥有的生活知识读本。因此,2015年7月26日晨,当张佳周在人民日报南区食堂门口,把这本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共240页的诗集赠送给我的时候,不到一天时间,我就拜读完了。其感觉是先睹为快,启迪多多,棒也好也!
第二,充满泥土香,充满生活韵味。从皖南农村跳到城里当工人那天起,颇有文学潜能的張佳周此时如虎添羽,在文学创作道路上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在地方报刊和人民日报上发表过不少精品力作。30年前,经过“海选”,他被调入人民日报在从事编辑记者工作中,仍然笔耕不断。最近,他在“古稀”之年又赠送给我一本新作——《土生土长——汉语字词长短句》,打开一看再看,吸引我把它读完的理由有很多,但九九归一就是书里所写的内容,绝大部分与我的生活密切相关,使我读起来有兹有味,能吸收不少生活营养。这本诗集共含三部分:咏物·草木篇、寄情·尘世篇、余音。其中咏物篇所涉猎的60多种果蔬植物,几乎种种都与我与他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诸如土豆、大白菜之类,在北方,尤其冬季,过去一直是人们居家生活必储备的“家常菜”。但很少有人研究过它们的来由以及营养成份营养价值。在张佳周笔下,他通过悉心推敲,广征博引,把昔日北方人的“主打菜”写成了满身都是宝,成了诗的“宝贝疙瘩”,使我这个从南方赴北京工作生活近40年的人读之立马欣然大悟!
第三,朴实的语言,朴实的诗。提起诗的语言,古今中外,有许多名人大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在中国,人们常常崇拜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骆宾王……。认为他们对诗的遣词造句推敲到位,达到了“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境界,识文断字既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又令人赏之回味无穷,寓意深刻。像《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诗作,虽然短小,可以说是白话体自由诗,也可以说是童谣式顺口溜,但它的独到之处就在于语言上的朴实无华,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人们读来“点赞感”特别强烈,容易与诗融为一体,成为诗的崇拜者。今天,我读罢张佳周的诗集,也有这种类似感觉。在这里,我不用多举例,就从《向日葵》诗里引一段即可说明问题——“向日葵,挺拔的主干,张扬的花蕾。或军阵列队田野,或单兵守望庭院。仰望太阳花蕾笑,默视黑夜风雨吹。一生执着向太阳,世代传承永相随。”由此可见,朗朗上口,语言上的精炼,是诗流传后世的根本条件。
第四,生活经历,变成了一首首动人的诗篇。欣赏张佳周《土生土长》诗集,从名称到诗,有两种含义。一是言张佳周是土生土长的诗人。因为他从小在农村长大,是勤于笔耕才从农村迈向城市的;二是言诗,诗中所描写的物种,尽管都是“盘中餐”口中“美味佳肴”,但皆属土中生土中长。所以,在这本诗集里,追根溯渊,言物喻情喻志喻世道是核心内容。其中,具有物种“变迁异化”,也有人间“冷暖相背”。但“向好”是诗集的旗帜。张佳周通过在农村积累的丰富生活景象,结合人间的“世态炎凉”,创作出的《杉树》(又名沙木)诗便是一例:“生长多在坡地山岗,高接云天终生向往。身披针叶主杆矗立,木质细密纹路清爽。贵在抗蚁蛀,防水浸,敢于造船建筑桥梁……最早投身航船,原生整装沙木挂帆船中央!‘巷子里面扛沙木——直来直去’,话土理明朗。人们借沙木说道,必有所指,别有所想——显而易见,那是社会上、人际间,对为人处世,是否藏奸、耍滑、取巧,玩弯弯绕的形象衡量!帆是一卷布,因为杉的力挺,方鼓动风的翅膀;杉是一桅杆,因为帆的牵挂,才立显率直力量!”从这首诗再纵观全集诗篇,我看到了张佳周是把诗与人生经历紧密联系在一起来写的。他把言物言由言情都当成了生活的缩影,是生活千姿百态的美好再现。他爱憎分明,褒贬有度,情亦真义也切。我读后深深感到人生就是一首歌。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