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胞/千万别好了伤疤忘了疼/忘了祖国的耻辱和山河的伤痛/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 警钟长鸣/一定要倍加珍惜 自强强盛……”近日,为勿忘国耻,铭记历史,“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家乡人、河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郑州市发展改革委退役军人张升华又创作了一首纪念抗日战争的爱国歌曲《勿忘曲》,告诫国人一定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发愤图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张升华是原武警河南总队郑州指挥学院正营职警官。从戎23载,先后10次荣立三等功,1次荣立二等功,并荣获“全省武警部队优秀政工干部十大标兵”和“全军优秀演员”等多项荣誉。2006年转业到地方后,他转业不转志,退役不褪色,继续保持和发扬部队优良作风与传统,默默书写强烈的家国情怀,又先后被评为 “郑州市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郑州市遵守职业道德十佳标兵”、“郑州市道德模范”、“温暖郑州十大民生人物”、郑州市首批学雷锋标兵”和“河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与“全国最美家乡人”及“中国好人”。其家庭也先后荣获“河南省文明家庭”与“全国最美家庭”和“全国五好家庭”等称号。

“再苦不忘党的恩,再难都有报国心!”这是张升华的家规和家训,也是他本人的座右铭。40多年来,他把对党的忠诚和对国的热爱除了投入到工作行动中外,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应邀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部队、大中小学及社区做报告宣讲,激励了很多人。据不完全统计,自转业近20年来,他累计宣讲数百场次,受众达30多万人。更可贵的是,他还将做公益活动的心得凝聚于心灵和笔端,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与歌词,并找人谱曲加以传唱。仅2022年以来,他结合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就创作了30多首歌颂英雄郑州和不屈河南的歌曲,特别是2022年七一他创作的《党之颂歌》和十一创作的《国庆放歌》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其中,《党之颂歌》和《口罩脸》等还被《学习强国》登载。

前一段时间,他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和《山河为证》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特别是,近日他受邀到某中学去给新生讲“开学第一课”国防教育时,他提问新生“再过几天就是9月18日,又谁知道这天是个什么日子?”时,竟有部分学生回答不上来!他更是感慨万千。为此,他数夜失眠。他想,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学生文化课学习再好,不了解党史国史、没有爱党爱国情怀也不是最优秀的人才。为了下一代,为了告诫国人不忘国耻,他将当时看电影时的“泪流满面”和满腔愤慨之热血倾注于笔端,一口气写完了这首《勿忘曲》歌词。之后又联系他的老搭档——郑州市第十九初级中学音乐教师刘杰几易其稿,才做成了这首歌曲。

期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郑州一位非常有爱心的女网友“温子锐676867”,听了该歌曲后极为感动地评论道“这首歌写的真好啊,相信那些牺牲的先烈们的在天之灵,知道他们的后人没有忘记他们,知道今日的盛世中国如先烈们所愿,他们可以瞑目安息了!”并当即推荐给她的一位好友黄旭辉制作视频。而更让人没想到的是,黄旭辉老师虽已六十多岁,但听了这首歌后,他也激动地戴上老花镜,连夜查资料、找照片,一直熬到天大亮。次日又不顾休息,连续修改了五六遍。
听此歌曲后,河南网友“543”、“城南秋渡”和“东方之子”、“碧鹤羽娇”与“海风轻拂“等由衷地称赞道:“这首歌的歌词写得非常好,非常有张力、感染力和号召力”。创作者有才华,有爱国情怀!”其中,原武警河南总队文工团团长吴世山即兴给词作者张升华写了1千多字的评论,盛赞他不仅是“多才多艺的创作者”、而且还是“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和“爱党爱国的忠诚者”。
湖北武昌“海上雪“、河南商丘“老田头”与新郑“孙兰针”等网友听到该歌曲也感叹道:“这首歌,开始低缓,中间悲愤,最后慷慨激昂,既唱出了国人不忘过去、缅怀先烈、追思英灵的情感,又吼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不畏强敌和敢于抗争、勇于胜利的气魄与肝胆。”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网友们纷纷表示:“我们一定不忘国耻,珍爱和平,精诚团结,固我长城,爱我中华,强我祖国”!
请大家赶快来欣赏聆听吧——
【纪念抗日战争MV歌曲】《勿忘曲》
作词:张升华
作曲/弹唱:刘杰
制作:黄旭辉
你是否还记得“九一八”的悲痛?
你是否还记得卢沟桥的枪声?
你是否已了解“七三一”的惨绝?
你是否常追思雨花台的亡灵?
啊,我亲爱的同胞,
千万莫好了伤疤忘了疼,
忘了母亲的嘶喊和婴儿的哭声。
小鬼子的亡我之心从未死灭,
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 警钟长鸣。
一定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你是否还记得赵一曼的不屈?
你是否还记得杨靖宇的英勇?
你是否已读懂八女投江的顽强?
你是否常缅怀五壮士跳崖的豪情?
啊,我挚爱的同胞,
千万别吃饱了饭忘了穷,
忘了祖国的耻辱和山河的伤痛。
今天的幸福是源于先烈牺牲,
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自强强盛。
一定要倍加珍惜,自强强盛!
(作者:马 昕 张微明)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