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房产

调查称一批年轻人自愿不买房:生活还有诗和远方

时间:2015-08-26  来源:中国青年报  

   拖着沉甸甸的行李箱,27岁的孟凡迪随人流挤出北京站。身后高高耸起的钟楼上,时针还未划过早上7点。3~4月的北京依旧寒冷,但彼时的天空,已经开始有些蒙蒙亮了。

  那是9年前,孟凡迪第一次离开东北小县城,到千里之外的北京来“学本事”。在这个拥有“祖国心脏”之称的偌大城市里,年轻人似乎很容易就站在它的地盘上,却不见得能很容易地从它这里,分割出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

  传统观念里,“有房才有家”。但像时下不少年轻人一样,买房,并不在孟凡迪的字典里。这个年轻人想得更多的是:“北京这么大,我想去闯闯。”

  近年来,一二线城市持续高企的房价,让不少青年“望房兴叹”。与此同时,也有一批年轻人成为“自愿不买房”一族。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他们中有人笃信生活除 了房子,还有“诗和远方”;有人把买房的钱拿来创业,以换取“更理想的未来”;有的人则不愿用掉父母一辈子的积蓄换取一套房,“年轻的日子这么短,我不想 人生只有一种可能性”。

  2014年12月24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社会蓝皮 书: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房价、食品药品安全、物价、失业、贫富分化是中国排在前五位的主要社会问题。其中,蓝皮书调查显 示,面对排在首位的 “房价”问题,更看重个人价值的90后大学毕业生可能成为“不买房一代”。这个群体还包括了部分“80后”甚至“70后”。

  不买房的青春,什么样?

  梦想从“出租屋”起步

  1998年,孟凡迪考上长春的一所专科学校读药学。但后来,这个此前甚少接触电脑的小伙子,却对动漫设计着了迷。2000年前后,电脑还不是很普及,孟凡迪常常跟着一帮同学去泡网吧。那些通宵只要10块钱的夜晚,激发了他对动漫设计的原始热情。

  “国内动漫行业的标杆性人物,都在北上广,最新最好的技术也都是先从这些地方开始的。”对于北京,孟凡迪一直充满向往。

  然而,这个想法遭到了家里人的反对。“就你一个人,谁也不认识,跑那么远去干吗?”拗不过父母,大学毕业后,孟凡迪在长春找了份广告公司的工作。两年后,辞职自己创业。后来,还交了一个当公务员的女朋友。

  如果不出意外,孟凡迪的人生轨迹可能就是——在长春买房、结婚、生子。然而5年来,那个压在心底的梦始终未灭,时不时跳出来“挑逗”他一下。

  “我还是比较向往大城市的。”最终,孟凡迪决定离开。联系好培训学校,告别了父母和女友,已经“奔三”的他踏上火车。过去的一切归零,那张粉红色巴掌大的火车票,承载着所有重新起步的憧憬。

  然而在北京,迎接他的,是一个挤了10个人的群租屋。

  那是一间三室没有厅的民宅,几张床横七竖八地摆开,其他设施则一应简陋。“感觉像是回到了大学时代。”孟凡迪说。

  他和另外3个人住进了其中一间,每个月缴纳300元床位费。“当然不能跟在长春的时候比。”来之前,孟凡迪就做好了心理准备,“肯定是要吃些苦的,但只要能学到东西,也值了。”

  于是,在这个出租屋里,孟凡迪的梦想开始落地。也是在这里,记录了他初到北京时的全部故事,和他渐行渐远的爱情。

  “像是一块干涸的海绵遇到了水。”孟这样形容北京带给他的一切。培训学校讲授的内容、无处不在的文化氛围,都深深吸引着他不断去汲取。“那股认真劲儿,一点都不像是一个已经脱离了校园5年的人。”现在回想起来,孟凡迪还常常被那时“拼命的自己”所打动。

  然而同样被吸干的,还有他过去几年的积蓄。一年下来,学费加上日常开销,已经花去了快10万——那笔钱,本来可以用作长春买房的部分首付。2006年年底,孟凡迪结束学习,此时的他,几乎身无分文。

  幸运的是,因为成绩优异,培训学校所属的设计公司向他伸出橄榄枝。在当时,这个公司已经是业内知名企业。然而,在长春有一份稳定工作的女朋友,却不愿来北京发展。这段感情彻底画上了句号。

  “后悔吗?”面对这样的提问,他说,新工作没有留给他太多时间难过。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孟凡迪所有的时间,瞬间被各种项目填满。

  尽管已经从培训学校的学员变为公司职员,但孟凡迪没有离开那个出租屋。每个月3000多元的工资,不足以让他在北京扎根,哪怕这个根,可能只是换一个稍大一点的房间。

  “如果买了房,有了贷款压力,很多机会可能就不敢去抓了”

  和孟凡迪一样,高阳的梦想也始于出租屋。记者第一次见到他时,素净的白衬衣,金属边框的眼镜,消瘦的身影,处处透露着斯文。如果不问,没有人会想到,这个习惯背着双肩包还略显稚嫩的小伙子,已经是一家公司的小老板。

  但就在3年前,他还在为自己租不起房子而发愁。

  今年26岁的高阳是北京本地人,跟许多来京闯荡的外地人相比,他的奋斗里似乎少了一丝“漂”的酸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吃的苦比别人少。

  高阳家里的条件不太好,爸爸是普通工人,妈妈没有工作,到高阳上大学时,除了学费,平时的生活费用都要靠自己打工赚。

  为此,他卖过报纸、发过传单,还在麦当劳、肯德基里打过工,甚至去垃圾堆里捡过瓶子。那时候,发传单一天能赚60元,卖瓶子只有20~30元。“经常是吃上几天饭,钱就花光了。”快到大学毕业时,高阳净攒了近6000元,这几乎是他从牙缝里抠出来的。

  这全部的积蓄,高阳先是拿出3500元去学了车。为了面试不至于太寒酸,他又用剩下的钱,去买了一身好一点的行头。“辛苦攒了4年的钱,就这样立马归了零,到最后,连租房子的钱都没剩下。”

  “我是最后一个离校的。”高阳看着同学一个接一个搬走,而自己就这么在学校赖着,一直挨到不得不走的那一天,“为的就是多省几天房租”。

  2012年高阳大学毕业,去了一家咨询公司。第一个“家”,是一个要和12个人分享的空间,人最多的一间屋子,挤了6个。

  刚 开始,高阳每个月的工资只有2000元,干得好会有提成。但半年后,高阳的月收入就能达到两三万元了。这是他用天天加班换来的。“最夸张的时候,是 2013年春天,连续1个多月。”高阳回忆,他没有回过家,吃住全在公司,每天凌晨3点多睡,6点多起。“到后来,走出公司门时,感觉天气都变暖和了,像 是换了个季节”。

  “没办法,得吃饭啊。”高阳说,没有原始的资本积累,就只能靠自己拼,他不相信自己会永远生活在社会底层。

  那时,工资涨了,高阳却没有换个更舒适房子。“那时候的要求很简单,有网络,有个能睡觉的地方放下一床被子,就足够了。”直到工作了一年多后,高阳才和一个朋友找了套两居室的房子,告别了那个700元的隔断间。

  “人在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活法,没有吃不了的苦。”一年多,高阳攒下了20多万元,也攒下了不少经验。他深刻地体会到,只要肯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

  如今有了钱,高阳也没打算买房子。“也考虑过要不要买套房,哪怕是租出去,毕竟也算是个‘长期饭票’。”但后来,高阳放弃了,因为在他心里,又埋下了一个想创业的梦。“给别人干,永远做不成事,只能是同一个工作。”这个小伙子向往自由,向往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今年2月,高阳迈出了这一步。他的公司主要业务是配合一些孵化器、园区,给企业做政策梳理。马上,他还要推出一个线上平台。而公司的启动资金,就是他本来的“买房款”。

  公司运转还不到半年,但高阳却有很多远大设想,他也允许自己失败:“我总觉得,趁年轻就应该多学习,包括创业,也是学习,至于房子,以后再说呗。”

  谈了两年的女朋友想买房,想有个稳定的家,这多少让高阳有点动摇。但他还是希望,自己不买房的生活方式,至少延续几年。“现在正是需要我全力去拼的时候,如果买了房,有了贷款压力,很多机会可能就不敢去抓了”。

  “不想老了回忆起来,发现‘一生都围着一套房子打转’”

  去年6月,24岁的山东男孩刘永从湖北一所高校新闻系本科毕业。毕业之前,他已经拿到了北京一家媒体的工作邀约。

  在这名新晋“北漂”的设想中,他要在未来几年内“读书、旅游、运动、逛北京、多储蓄”,但和一年前刚到北京时一样,他清晰地确定,这些计划中,没有买房。

  这其中,当然有无奈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来自某种“不妥协”。

  刘永的单位不能帮他解决北京户口。按照政策,和很多入京工作的外地年轻人一样,他想凭自己的力量在北京买房,至少要再奋斗五年。而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更为严峻和现实。

  目前,刘永每月工资7000元左右,已经不低。但在北京,这个工资无法让他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除非“生活质量变得很低很低”。现在,他和同学一起在北四环 合租一套两居室,房租每月要摊2000多元;业余时间里,刘永经常和朋友出去聚餐、看展览,一个月的生活花销也要两三千元。

  他曾忍不住向中介打听过租住地附近的房价,二手房均价都在4万元/平米左右。刘永算了一下,就算只买一套50平米以下的二手一居室,也要将近200万元。按 首付50万元、还贷期15年计算,月供大约在7000元。“以我现在的工资水平,付完月供就‘月光’了,甚至可能还要‘月负’”。

  刘永也曾考虑过在房价较低的郊区买房,但思量再三,也放弃了。“如果真的到燕郊、香河那些地方去住,生活会少了很多乐趣”。

  不想“仅为买房而大大牺牲生活质量”,刘永的想法在年轻人中并不少见。比刘永早几年毕业、专业读法律的林磊,美国留学归来后,已在香港知名律师事务所工作了三年,月入数万,在北京买房“咬咬牙、踮踮脚就能实现”,但他同样对这个选择说“不”。

  林磊是个80后旅行发烧友,从一个四川成都的普通工薪之家,一路考学、打拼上来的他,坚信那句“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一有假期,他就扛着 单反相机,飞往纽约、香港、日本、东南亚“待上三四天”。林磊的女朋友同样从事律师行业,收入不菲,对他不买房的决定“非常支持”。“在我们的价值观里, 生活体验是最重要的。我们宁愿租住不同风格的房子、体验不同的生活状态。我们不想老了回忆起来,发现‘一生都围着一套房子打转’。”

  如今,从北京东四环外的高档公寓,到二环边上的LOFT,林磊和女朋友都租住过。虽然每月房租要花掉近万元,但相对他们的收入,“这种体验依然是划算的”。

  当然,林磊也坦承,他们并不是和房子“较劲”,只是不希望年纪轻轻,就过“可能性很低的生活”。“房子一买,你的生活圈就相对固化了。我想,我们即使买房子,至少也会等到生了孩子之后,另外,就是给父母买房子养老”。

  没有房也能有“稳稳的幸福”

  但付楠不敢这么洒脱,因为他的爱情,可能因此要受到考验。

  付楠是90后,虽然年纪不大,已经在北京闯荡了4年。大学一毕业,就从哈尔滨来到北京,在广告公司做设计。

  如今,他和女朋友两个人在远离北京市区的通州,租了一个20平米大小的独立单间,每个月房租2000元。屋子被他们布置得简单温馨,到了周末,女朋友还会炖一点排骨,犒劳犒劳辛苦了一周的俩人。

  每 天上班的路途是曲折的。付楠的公司在西直门,每天,他要先步行15分钟到公交站。上了公交车,坐7站地,才能到达最近的地铁站。之后,还要换乘两次,坐着 地铁“轰隆隆”地穿越大半个北京。这样的路程,大约要花费两个小时。如果哪天错过了地铁,打车回家就得上百块,他就干脆睡在公司。

  也因此,这对小情侣打算,“以后买房,哪怕小点、旧点,也不能买这么远的”。

  和 女朋友谈了6年,该结婚了。但付楠发现,自己的储蓄加上家里人的支持,只够在六环外付一套小户型的首付。付楠的女朋友不这么想:“没关系啊,买不了就先租 房子住呗,我对这些没要求的。”她说,比起房子,她更看重的是两个人的感情。在北京3年,她觉得两人少了学校里的风花雪月,却多了一份相互扶持。

  “只要肯努力,这些迟早都会有的,只是时间问题。”这个看着不大的小姑娘相信,“房子不是家,有爱才有家。”

  这一点,过来人孟凡迪深有体会。

  2008年,孟凡迪30岁。为了结婚,他曾买下自己在北京的第一套房。那是一套位于北京西边苹果园60平方米的二手房,首付只要20多万元。但住了一年,孟凡迪就把这个“小窝”卖了。

  由于下水不好,房子经常漏水。一次和妻子出去玩,回来后,一推门,“连床都被淹了,鞋子漂的满客厅都是”。“当时就特别不想住了。”孟凡迪说,但从卖了房之后,北京的房价开始“噌噌”地往上涨。经常是头一天看好的房,第二天就涨了近20万元。

  “感觉太不靠谱了。”那时候,孟凡迪刚辞了第二份工作,和朋友合开公司。一些项目周期长,需要自己先垫付资金。于是,孟凡迪暂时放弃了买房计划,把这些钱全投到公司的项目里。

  “一辈子就为了买套房,不是我的最终目标。有能力就买,没能力就先不买,没必要为了还房贷把自己挤得特别紧,我不喜欢这样。”

  如今,孟凡迪和妻子已经有了孩子,三个人还是住在出租屋里。孟凡迪说,如果不是孩子将来上学需要,他仍然不打算把买房列入计划。“我还是想先把公司做大。房子,可以再等等”。

  让他欣慰的是,老婆虽然觉得“漂”,却支持他的决定。这让孟凡迪相信,即便没有房子,也能有“稳稳的幸福”。

  这和付楠的女朋友想法极为相似。最近,这个姑娘又喜欢上了煲汤,前不久,她刚从路边卖瓷器的小摊上“淘”到一个砂锅,高兴地抱回了家。“付楠这几天一直加班,都没休息好,趁着周末,又可以给他好好补补了”。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康桥诸子庐荣膺“三星级健康建筑认证住宅项目”,引领中原健康人居新进阶
康桥诸子庐荣膺“三星
建业新生活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梁静出席郑州仪式
建业新生活在港交所主
再传捷报!正商集团用品质铸就佳绩 三项目同获”广厦奖”
再传捷报!正商集团用品
复工即传捷报丨中垭建设集团再添中标喜讯
复工即传捷报丨中垭建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