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益

如何改变数百万女童的命运

时间:2015-11-03  来源:中国青年报  

      那是1991年11月的一个早晨,津巴布韦一望无际的天空下,站着一位赤脚的农民。他个头很高,松松垮垮的卡其色裤子上印出一块块汗渍。他的孩子垂手立在一边,身上的藏青色校服破旧不堪。校长也在,他穿着深色西装,黑皮鞋上蒙着厚厚的灰尘。这个孩子是我们会面的原因,她13岁,在小学里门门功课拿第一,但她父亲因为伤病不能再下地干活儿,田里的收成连一家人的肚子也填不饱,更不用说供她上中学了。他掀起衬衫,给我看他背上的伤,村里的赤脚医生在伤口上涂了膏药,却丝毫不见效。

      富人总是难以理解穷人的行为,他们会问:“既然女童教育这么重要,回报如此之高,家长们为什么不把女儿送进学校呢?”他们不能,因为穷。所以,世界上有那么多女孩,在还未真正开始生活的时候就已枯萎,在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就生下了孩子,如此一代一代,循环往复,陷入贫困的怪圈。

      女童教育能够为发展中经济体带来最高的社会和经济红利,这已成为全世界共识。在女孩处于严重劣势的地区,她们的教育拥有变革的潜力。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全民教育呢?

      当我在1993年创办“女性教育活动组织(Camfed)”时,千百万美元都被浪费在说服贫困的家长送女儿上学上。那些铺天盖地的宣传完全不得要领,因为它们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家庭会在精心权衡后选择怎样使用有限的收入。相比于女孩,男孩更有希望在未来找到工作,挣钱养家。这种迫于无奈的抉择每天都在无数家庭中重演,导致学校里男女比例出现结构性失调。这本是每个家庭在精打细算后理性选择的结果,却被解释成一种基于文化习俗的决定。

      真正将女孩们拦在学校大门外的,并不是文化的贫困,而是贫困的文化。在低收入国家,上学的女孩本就是少数。她们知道,如果家庭经济情况恶化,自己的教育就会首先受到影响。这种无时无刻的焦虑感影响了她们的学习,从而减少了她们进步的机会。

      女童教育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仅仅靠拔除她们上学路上的一两个障碍物是无济于事的。全民教育单单靠修建女厕所或提供卫生巾是无法实现的,单单靠发校服、发文具也是无能为力的。达成目标的方法,就是与所有利益相关方通力合作——从教育部的官员,到贫困村小的校长;从制定政策的领导,到不识字的奶奶,每一方都可以为问题的解决贡献资源和智慧。

      在Camfed的模式中,每一种资源都得到尊重和重视。这些资源中包括家长对孩子的爱,以及社区成员免费贡献知识和时间的意愿。社会资本、知识资本、制度资本、人力资本,这些资本在外部力量介入前就已存在,如果有效地加以利用,就能让从外部引入的财务资本发挥成倍的效力。社会资本是这个模式的关键。Camfed在选择受资助女童时,会遵循由当地社区成员组成的委员会提出的意见,而不是外界强加的标准,从而加强了本地决策能力和社区成员的责任感。

      制度资本是将想法转变为行动的框架。目前,Camfed已与5270所贫困地区的公立学校建立了合作,同时鼓励家长汇聚力量,参与学校建设。每一个项目的开展都会先征得社区委员会的意见,委员会的领导者也有责任在重要问题上发声,比如反对童婚。

      知识资本对于解决女童教育问题至关重要。学生、家长、教师和当地领导者对很多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式,都有着细致入微的理解。当一个马拉维的母亲告诉我说,她可以通过一个孩子吃饭的样子判断他有多饿时,这种生活经验可能比“空降”的外部专家的意见更有价值。

      要实现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力资本、信心和年轻女性集体的力量。正如精英院校强大的校友网络那样,Camfed也为毕业生建立了校友网,目前已达到3.3万人。她们都曾是没有鞋穿、没有学上的穷孩子,如今已过上新生活,成为创业者和社区领袖。从津巴布韦到赞比亚,从加纳到坦桑尼亚,这一“良性循环”已经改变了超过350万儿童的生活。

      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女孩,在那天早晨,她安静地听着父亲和校长讨论她的未来。后来,她给我写了一封信,其中一句话让我落泪:“如果我有机会,我一定会做一些伟大的事。”

      教育不应该是“如果”的事,教育是基本人权。现在,那个女孩成了一名训练有素的医生,她跟我谈起,“上班的时候,我看到一个护士对一位贫困的妇女很不尊重。我对护士说,别那样跟她说话,因为我的妈妈也和她一样。那个护士很震惊,她以为医生不可能来自这样的家庭。”

      她理解贫困,因为她曾生于贫困。她结婚了,有两个健康的孩子。为那些未能像她一样成功改变命运的女孩们哭泣吧,为她们的孩子和她们孩子的孩子哭泣吧,然后擦干眼泪,行动起来,因为这个问题我们能够解决,也必须解决。

〔作者是2014年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教育奖得主,本文由徐梦翻译〕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心手相连 千里守护
心手相连 千里守护
河南道骐科技支援抗疫彰显企业大爱 获政府表彰
河南道骐科技支援抗疫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