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益

结合文学创作展开文学批评

时间:2015-11-17  来源:人民日报  

   ●文学评论应在借鉴吸纳人类丰富经验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中国经验、中国传统、中国现实,防止和克服“以洋为尊”“唯洋是从”;评论家要走出书斋,深入生活,面对中国当代变革中的新鲜经验,自觉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从中国文学发展实际出发

  ●中国文学应当立足本土,更好地认识中国和表达中国;在世界文学格局中,中国文学应当保持主体性,不断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展现中华审美风范是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者的文化责任;中国文学应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切实发挥精神引领和价值支撑的作用

  ●倡导围绕重大的文学主题,展开评论和创作的互动交流,努力开创多种批评平台,以更好地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团结作家,集聚文学评论力量,发挥文学评论对创作和阅读的引导作用

     

  去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了新形势下文艺繁荣发展的方针原则、目标任务和时代要求,是指导我国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与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升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为了加强和改进文学评论工作,我们结合文学创作展开文学批评,从多方面作出努力,刚刚落下帷幕的中国文学博鳌论坛就是其中之一。

  文学评论要介入文学现场

  文学评论应在借鉴吸纳人类丰富经验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中国经验、中国传统、中国现实。在文学评论和文学创作中,要防止和克服“以洋为尊”“唯洋是从”的问题,因为这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对外来文学、外来文化的借鉴,要采取研究梳理、批判扬弃的态度,既不盲目排外,也不盲目崇外,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从而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当前,我国文学创作生产活跃,内容形式丰富,风格手法多样,涌现了一大批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呈现出百花竞放、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文学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在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巩固思想文化阵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形势更加严峻,文学领域还存在着唯市场化的问题、粗制滥造的问题,文学评论也存在着“缺席”“缺位”的现象。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如何面对社会变革下的文学环境、业态、格局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如何把握我国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在世界视野下,如何从中国实际出发,增强文化自觉,尊重和把握文学创作发展特点与规律,艺术地呈现、书写和表达这一时代深层的民族精神,是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深入思索和研究的课题。

  文学评论在加强理论建构的同时,也要积极介入文学现场,充分发挥对文学创作的推动作用。文学评论包括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研究两个方面。在重视基础性文学理论研究的同时,应当高度重视文学批评。文学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不能都是表扬和吹捧,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不能用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文学批评应该“及物”“中的”,褒优贬劣、激浊扬清,评论家也要走出书斋,深入生活,面对中国当代变革中的新鲜经验,自觉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从中国文学发展实际出发,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质量和水平的评判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说真话、讲道理,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

  在世界视野下推进文学发展

  对于如何在世界视野下推进中国文学发展、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批评家和作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对我们应有启发: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巨大的社会变革创造了丰富的中国经验,也带给中国文学取之不竭的创作矿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文学应当立足本土,更好地认识中国和表达中国。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当下中国正面临千年未遇之大变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的巨大进步、思想的空前活跃、文化的不断创新,都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发展变革、人们的生活状况、人们寻梦追梦的奋斗过程,理应成为并正在成为作家们关注和描写的主要对象。与此同时,这种形象化、艺术化的认识、反映和表达,必须建立在中国作家和评论家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和深刻把握之上,无论是创作还是评论,都不能脱离中国的国情,都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样的创作才能是有根之木、有源之水,这样的评论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这样的文学才能常葆生机与活力。

  第二,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世界文学格局中,中国文学应当坚持自己的个性和品格,保持自己的主体性,不断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的文明。它既带给了我们骄傲与自豪,让我们充满自信,也是我们今天生存发展之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剧的今天,我们尤其要强调和重视本民族的文化之根、传统之基,自觉树立文学创作的本土意识,把中国文学的根深深扎进中华文化的丰沃土壤之中。

  第三,中国作家的文学创作应当大力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积极回应和激活传统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文学界在创新上汲取了不少外来的文化经验,许多作家的作品体现了外来文化经验创造性的转化。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不同程度上仍存在着忽略和忽视对中华传统美学精神、文化艺术资源的传承延续与发展的问题。大家知道,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以及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这些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具有永不褪色的价值。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这些文化的“基因”与精神的“能量”,都需要我们作家、评论家去深入研究体会,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地传承和弘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续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是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者的一份神圣文化责任。

  第四,文学在民族精神和文化认同的建设中具有旗帜性、支柱性、家园性、引领性,中国文学应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切实发挥精神引领和价值支撑的作用。作为一个民族文化和文明核心组成部分的文学,理当自觉承担起引领民族精神向前发展的光荣使命,用文学的光芒照亮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中国精神是中国文学的灵魂。文学作品如果抽去了内在的精气神,就会变成一堆文字的躯壳。只有躯壳而没有灵魂的文学,是不可能打动读者灵魂的。当代中国文学要在讲好国家民族的宏大故事、讲好百姓身边的日常故事上下功夫,要通过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形象,讴歌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通过艺术的表达而真正地引领风尚、滋养人心。

  开创批评新平台

  我们倡导围绕重大的文学主题,展开评论和创作的互动交流,说真话,讲道理,形成作家和评论家“围炉夜话”、促膝谈心、推心置腹、坦诚相见的良好气氛。一方面有力增强理论批评的现场性、有效性,另一方面开阔视野、激发灵感,推动文学发展顺应时代变化,不断开拓创新。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努力开创多种批评平台,以更好地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团结作家,集聚文学评论力量,发挥文学评论对创作和阅读的引导作用,改善文学生态,推动文学繁荣发展。首届中国文学博鳌论坛开了个好头, 我们将继续办好中国文学博鳌论坛,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针对文学领域倾向性、趋势性、全局性的创作和理论批评问题展开深入研讨,提出对策建议,引导创作,引领思潮,影响和引导社会阅读鉴赏。

  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文艺门类中具有基础地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如何向世界贡献出代表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文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想,首先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在固本浚源的基础上,积极借鉴汲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有了这样的态度和胸怀,中国文学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辉煌的未来。

  (作者为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心手相连 千里守护
心手相连 千里守护
河南道骐科技支援抗疫彰显企业大爱 获政府表彰
河南道骐科技支援抗疫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