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益

在这个时代,我想和公益创业玩一把

时间:2015-11-20  来源:中国青年报  

7.jpg 

丁岩

8.jpg

 


        丁岩总像这样,下乡收集愿望,再帮孩子们实现。

        借助互联网,不满23岁的甘肃青年丁岩已经帮3000多个孩子实现过梦想了。

        这其中有个脑瘫孩子,他在心愿卡上写下“我想要五辆小汽车”,还歪歪扭扭画了个括号注明:1元1辆。地震灾区的小姑娘因为特别喜欢数学课,她想要一把直尺。

        还在上学、不愿问父母要钱、靠奖学金生活的丁岩,坚持为这些孩子实现梦想。“因为我不确定他们哪一个会成为未来的数学家,哪一个将来能成为汽车设计师。”浓重的甘肃口音,掷地有声,是西北汉子的倔强。

        丁岩缺钱,认识他的人都知道。然而做公益的心,却一路坚持。“我能把公益和创业结合起来吗?”丁岩打算创业,让这两个选项碰碰看。

牛肉面

        丁岩最喜欢的早晨要从一碗兰州牛肉面开始。

        这座黄河水流经的城市里,大街小巷遍布着1000多家清真拉面馆。汤汁清爽,面条黄亮,萝卜白净,辣油红艳,香菜翠绿。柔韧滚烫是兰州牛肉面的关键,也是丁岩最爱的味觉体验。

        而通常,他是无福消受的,丁岩太忙。

        甚至,他最熟悉的食物是浇上开水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

        2013年5月13日到23日,他几乎连续吃了10天牛肉味泡面。

        那是丁岩第一次通过互联网做公益,他去兰州一家特殊儿童教育中心收集了25张心愿卡。为了帮孩子们实现心愿,丁岩和团队在学校站了一整天,捐款箱也不怎么满。

        有位热心网友给团队捐款430元,是她拍卖自己香水所得。丁岩来了灵感,他马上上网,发出了第一条拍卖愿望的微博。有人捐出兰州马拉松纪念U盘,有人捐出书画作品,而这些爱心物品因孩子们的心愿而“升值”——原价50元左右的U盘甚至被网友拍到了800元。他所做的,就是在微博里激活大家的爱心,动员大家捐出物品,再通过拍卖的收入,帮孩子们实现心愿。

        这10天里,丁岩每天只睡4个小时、只吃一个泡面,醒着的时间里全在刷微博。按关键词搜索爱心人士,在微博里@出来,寻求帮助。拍卖物品是个大工程,得随时关注微博动态,在规定时间里刷出出价最高的人。这种方式显得有些“原始”,但效果不错。

        在连续吃了10天泡面、瘦了14斤后,4444.3元善款汇聚,孩子们的25个愿望实现了。出关时,丁岩最大的心愿就是吃一碗兰州牛肉面。

        作为丁岩的老乡,邓毓博也爱拉面。甚至,他把这碗兰州美食搬上了淘宝,面市第一天,就卖出3000多份。“还能这样玩?!”2015年4月,丁岩认识了“牛大坊”牛肉面创始人邓毓博,他被狠狠地刺激了一下。

        说实在的,丁岩不怕累。可几千个项目都通过这样的方式一一盯下来,他确实有点疲惫。遇到邓毓博,他不仅给丁岩的项目捐了1000元,也让丁岩开始思考,如何用互联网思维解放疲惫不堪的公益人。

        丁岩想要建一个网站,他雄心很大,起名中国公益拍卖网。

        那时候的丁岩,对于创业,依然毫无头绪。但认识了邓毓博,他知道,这是个借助互联网创业的时代。如果把公益和创业连连看,能不能成事?事实上,在这之前,他就已经开始取经了。

取经

        甘肃天水市武山县,地处秦岭山地北坡西段与陇中黄土高原西南边缘复合地带。丁岩的家乡,是山丹河与渭河交汇的地方。

        丁岩是在麦田里打滚、喝着黄河水长大的孩子。18岁离家北上,走出山丹村的丁岩以为,到兰州是他人生跨越的最远距离了。甚至,他认为自己4年里不会走出狭长的甘肃省。

        2013年8月,因为公益,他第一次出省。

        12小时硬座抵达郑州,丁岩第一次接触到“社会创新”。

        “在一群人中,只有一个人顶着蓝色的脑袋,他受所有人排挤、讽刺,但却有最好的想法。”这是丁岩通过一周的培训,对社会创新者模糊的描述。

        课上,老师反复强调要“用创新的方式去解决社会问题,我们变了,世界就变了”。

        很多来自东南沿海的同学们,都和老师互动频繁。而他“到现在也没有完全理解社会创新这四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是离丁岩十分遥远的概念,超出他生活的半径。

        丁岩开始重新思考这片孕育出兰州牛肉面的土地。““北上广确实不一样,因为大环境的影响,接触到的信息就是比我们丰富。”

        他开始一趟趟去兰州以外的地方取经。

        2014年2月,他当选自强之星标兵,赴山东领奖。那是他第一次坐飞机,俞敏洪给他颁奖。他遇到了一同去领奖的2012年伦敦残奥会冠军王家超。闲聊中,王家超建议丁岩,可以先想想怎么成为一个有钱人,然后更好的做公益。

        那一刻,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心让丁岩不想承认这一点。嘴上虽然一句带过,但他心里却不停重复王家超的建议。

        半年后,丁岩接到中央电视台《社区英雄》栏目组的电话,他意识到,可能会有一笔钱支持他做公益。

        这是一档以志愿互助为主题的大型社区公益节目。节目每期选择两位“社区英雄”进行比拼。获胜项目将赢得公益基金支持,帮助社区公益项目的实施。比赛前,丁岩被导演组要求拿出一个详细的方案。“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如果我拿到一笔钱,不能完全花掉,需要当成启动资金,实现自我造血。”

        丁岩和团队头脑风暴了好久,那些为了一个拍卖而只睡4个小时的日子让他打了个激灵:如果可以在网上自行拍卖,然后把钱对接给相应的公益项目,这样多好。

        站在央视的舞台,丁岩说出了自己的心愿:“我希望建立全国首家公益拍卖网,希望所有有着朴素愿望的人,都能梦想成真。”4票之差,他的心愿没能实现。

        但丁岩却觉得,自己的这个网站非建不可,他想继续往前摸索。

        2015年暑假,丁岩去了杭州和上海。在吹海风的一个月时间,丁岩感受着漂洋过海的先进理念。“其实南方人最大的特点是,敢想敢干,有了什么想法,就去查大量的资料、去学习、去行动。”他意识到,生长在大西北,他和东南沿海的差距不是贫富,而是行动和心。

        那时候,符合保送研究生条件的丁岩从原先的声乐专业转为NGO组织研究,他开始为自己的公益梦想加足马力。

英雄

        在丁岩帮助过的3000多个孩子心中,这个大哥哥好像英雄,总能把那些很难实现的愿望变成现实。在做“拍卖愿望”的近1000天里,丁岩平均每天都要帮助孩子们实现3个愿望。

        但在丁岩眼中,能和这个时代玩一把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比如,乔帮主乔布斯。

        这是最好的时代,丁岩毫不怀疑。那分确定源于他研究生刚刚开学的9月里,“公益”从他的爱好成为他的“专业”,还有一同启动的“首届中国青年公益创业大赛”。

        这是丁岩一直等待的机会。

        翻开课本,丁岩记得,在1996年也就是他4岁的时候,哈佛大学就提出了公益创业。而将近20年后,他才和这个概念相逢。

        这次比赛,丁岩要在3天培训结束后,进行路演。那是他第一次听说路演这个词,他猜想着“可能是念ppt吧,或者更高级一点”。

        可丁岩不习惯抱怨。

        读高中时,他打定主意学习二胡。因为听说在这所中学,只有考艺术类才有上大学的希望。父母希望他学好文化课,没有应许。

        丁岩没有当面违背父亲的意愿,他背地里开了瓶白酒,一仰脖子全部灌下,吐得一塌糊涂。3个月后,他报名声乐考试,5000人里考了第十一名,被西北师范大学录取。

        他是会暗地里较劲的那种人。

        为了项目申报书,丁岩熬了4天。每晚和小伙伴睡在学校办公室里,地上只铺一层塑料纸。书包里塞的全是公益创业的书,走哪都背着。

        他第一次仔细思考商业模式:把孩子们的愿望收集起来,再把那些捐赠来的物品拍卖掉,从中收取一定的管理经费,丁岩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造血。

        在首届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训练营上,丁岩觉的离这个“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时代好近。他把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汪鸿雁在开班仪式上说的话晒在了朋友圈里:公益创业不仅需要公益情怀,更需要企业家精神。

        这句话,让丁岩感受到有股气直冲头顶。他想到在他出生的1992年,邓小平南巡,那时,他无缘见证一大批人辞职下海的浪潮。而现在,丁岩站在创新创业的时代风口,正青春。

        入围的20个项目里,丁岩的“中国公益拍卖网”是唯一一个还在创意阶段的项目,免不了被拍砖。

        有评委给他算了笔账,丁岩不到3年时间累计筹款60万元,按照他所说的5%~8%的管理经费,完全无法实现收支平衡,商业模式还有待商榷。

        也有评委对他找明星捐助爱心物品表示质疑,如何确认找到的明星真的永远是明星?今天吸毒后天出轨,他们的东西敢拍卖吗?

        “批评的声音多过支持的”。他知道有评委挺他,给了他95分。但他更想用心记住的是这些拍砖的声音。

        这是丁岩的第一次路演,第一次参加创业培训,第一次觉得自己有更长更远的路要走,且并非坦途。

        西北小城长大的男孩丁岩,在路演舞台上,摸到了这个时代突突跳动着的创业脉搏,并终于在此刻与它共振。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心手相连 千里守护
心手相连 千里守护
河南道骐科技支援抗疫彰显企业大爱 获政府表彰
河南道骐科技支援抗疫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