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益

按“三个牢牢把握”塑造引领型发展(人民要论)

时间:2016-03-03  来源:人民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一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创新新论述的集中反映。书中摘编的重要论述是指导全党全国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特别是习近平同志关于“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加快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努力在重大创新领域抢占先机、实现突破

  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习近平同志非常关注科技发展的最新进展和趋势,对物质结构、宇宙演化和暗物质、生命起源和意识本质等基本科学问题,3D和4D打印等颠覆性技术创新,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生物技术与生物制造、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无人机和自动驾驶汽车等新兴产业技术开发,事关生态环境和人口健康、气候变化、现代农业、空天海洋开发的重要先进技术研发等,都非常关心,对相关领域的科技布局和发展战略给予重要指导、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世界主要国家竞相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面对科技竞争发展新趋势,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有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他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在抓紧实施已有的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基础上,要进一步聚焦目标、突出重点,围绕高端通用芯片、集成电路装备、宽带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核电站、新药创制等关键核心技术,组织科技攻关;要面向2030年,从更长远的战略需求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深海探测、重点新材料、脑科学、健康保障等领域,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同时,要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在一些重大创新领域,布局组建一批体量更大、学科交叉融合、综合集成的国家实验室,成为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战略创新力量。

  习近平同志的这些重要科技思想和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重点科技布局和科技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我们要准确把握习近平同志强调的重点科技领域和方向,既充分发挥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的优越性,组织优势力量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不断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重大突破,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实现我国在重要科技领域由跟跑者向并行者和领跑者的根本转变。

  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拓展新空间

  当前,正在兴起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历史性交汇,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精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任何一个领域的重大科技突破都可能为世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引发新的产业变革和社会变革。习近平同志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深刻指出,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

  如何应对这一“阿喀琉斯之踵”?习近平同志进行了深刻阐述和系统分析,需要我们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从实际出发,着眼全球产业发展和变革大势,瞄准世界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强行业共性基础技术研究,努力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有力支撑。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实到产业发展上。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

  我们要按照习近平同志提出的要求,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清除各种有形无形栅栏,打破各种院内院外围墙,克服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顽疾,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要引导科研人员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推动力,而不是仅仅落在经费上、填在表格里、发表在杂志上。此外,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推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深度合作,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统筹全创新链协同攻关,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合理流动,提高整体支撑和持续引领产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注入强大动力。

  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努力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创新环境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要把科技创新搞上去,就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要站在国家全局和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从人才培养、人才使用和引进、人才政策、人才工作机制等环节进行系统安排,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深化人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竞争激励和崇尚合作相结合,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有序流动,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培养集聚人才,既要有识才的眼光、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更要有健全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习近平同志强调,用好人才,首先要用好科学家,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用好人才,重点是科技人员,既要用事业激发其创新勇气和毅力,也要重视必要的物质激励,使他们“名利双收”。这些要求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科技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充分体现了他对科技创新特点和人才工作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充分体现了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博大胸怀。

  “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系列要求,既是对科技界和广大科研人员的巨大鼓舞,也是对我们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的有力鞭策。我们要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面向全球不拘一格选拔和引进优秀人才。坚持使用和激励相结合,改革完善人才和成果评价体系,使创新贡献得到合理的价值回报,充分释放和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坚持科研与教育相结合,发挥科教融合优势,培养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和优秀创业人才。坚持学术导向和价值导向相结合,教育和引导科研人员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科技价值观,加强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奋发向上的创新氛围。

 

  中国科学院作为科技国家队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按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和“四个率先”要求,认真实施“率先行动”计划,不断出创新成果、创新人才、创新思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心手相连 千里守护
心手相连 千里守护
河南道骐科技支援抗疫彰显企业大爱 获政府表彰
河南道骐科技支援抗疫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