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益

六小龄童说猴戏:在我家猴子是我们的第一个老师

时间:2016-03-04  来源:人民日报  

  说起“86版”电视剧《西游记》,可谓家喻户晓。它更是很多“80后”童年的回忆,很多人一听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的前奏,看到六小龄童闪着火眼金睛耍着金箍棒大喝一声“俺老孙来也”,简直就要“泪奔”。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是大家心目中最接近原著的美猴王。其实六小龄童的表演之所以那么传神,源自他扎实的猴戏功底,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真正要演好孙悟空,就要学习中国传统戏曲猴戏的表演”。

  这里说的猴戏,不是街头耍猴,而是戏曲舞台上的“孙悟空戏”。猴戏的发展有一百多年历史,其中,以京剧、绍剧为多,还有南北猴戏之分。

  京剧的代表有《石猴出世》《大闹天宫》《闹地府》《闹龙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真假美猴王》……舞台上穿着猴衣,披虎皮甲袴,勾彩色猴脸谱的武生长靠、短打,模仿猴子腾挪跳跃,一蹲一亮式,一跳一挠腮,配合节奏鲜明的点点铜锣、声声响鼓,将一根如意金箍棒耍得虎虎生风,好不精彩!

  南北猴王咋区分?

  看戴没戴“毛头套”

  猴戏南北风格有别,各有特色。六小龄童打了个形象的比喻:“用中国国画来比拟的话,南派猴戏就像工笔画,要求一举一动、一个眼神都很猴化,演员要像真猴子一样,把猴子的动作、表情和高兴、生气的情感表演出来;而北派猴戏则像写意画,它不要求演员一举一动一走一站完全猴化,而是在猴气之外突出人气、打出威严,把猴的动物性与人的传奇性和社会性结合起来。”要想快速辨别南北两派,六小龄童还支了个招:“北派猴王不戴毛头套的,南派猴王是要戴毛头套的。”

  南北两派都有非常杰出的代表人物。

  人称“杨猴子”的杨月楼,是猴戏的“开山鼻祖”,他的儿子杨小楼,是北派猴戏的代表人物。北派猴戏,从化装、脸谱到服饰、表演,都体现出大气魄。杨小楼以演《安天会》和《水帘洞》著名,《菊坛旧闻录》载:“杨小楼的《安天会》是出昆曲,头场穿蟒,身段灵活中有王者相。偷桃盗丹换了短打,动作敏捷,唱的牌子曲,嗓音清亮字字入耳,与身段处处配合,在唱、念、动作之外还有表情。后边扎靠与天兵天将对阵,卸靠后和哪吒的‘棍对枪’开打外,对诸仙那种学女人、学老头和巨灵神的开玩笑,都带出一种游戏人间的态度,活泼而不过火,轻松而不俚俗。”他身材高大魁梧,但他演出的猴戏却轻巧灵活,据梅兰芳转述盖叫天的话:“杨小楼演《水帘洞》闹海那一场,在曲子里的跟头翻得那份漂亮,落地那份轻,简直像猫似的,我是真服了。”继杨小楼后,以演猴戏称绝的是李万春、李少春。李少春演的孙悟空气度飘逸,身手矫捷,可称一绝。一次他在人民大会堂演一出《大闹天宫》,身轻似燕,转身剁泥,光彩亮相,举手投足间,皆是一片叫好与掌声。

  南派“小活猴”郑法祥是“赛活猴”郑长泰之子,他11岁就开始在猴戏中扮演小猴,专工猴戏,求师于杨小楼、郝振基,加上自己的琢磨、试演,逐渐形成南派猴戏风格。他塑造的孙悟空粗犷豪放,机警敏捷,耍的“猴棍”呈古铜色,比一般所见的既长且粗,形似擀面杖,高过头顶,所谓“齐眉为棍,过头为棒”,猴棍分量很沉,在表演中既美观又威风,不禁让人叫一声:好一根如意金箍棒!他曾说过:“孙悟空是上闹天宫,下闹地府,一跺脚地动山摇的齐天大圣,非一般的小猢狲,不能把他演‘小’了。”所以在表演中,他注重美猴王渊渟岳峙的气度,动作大而简练。他还是第一个把猴戏带出国门的人,1926年他赴日本东京的歌舞伎馆公演《金刀阵》《水帘洞》《闹天宫》等戏,反响非常热烈。

  美猴王有多少?

  各大剧种都有猴戏

  除了京剧以外,其他剧种中也有不少以演猴戏著称者。如昆曲界中演猴戏出名的前辈名家郝振基,绍剧中演猴戏出名的六龄童父子,还有皮影戏、木偶戏等。

  “我们家族四代人一百年历史演绎《西游记》的故事,扮演美猴王孙悟空,我的曾祖父叫活猴章,我的祖父叫赛活猴,我的爸爸因为六岁从艺,取艺名叫六龄童,我的二哥叫小六龄童,我不能叫小小六龄童,所以我叫六小龄童。”六小龄童向记者娓娓道来猴王世家的传承故事。六小龄童的父亲六龄童章宗义的代表作有《孙悟空大破平顶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火焰山》《孙悟空大闹乾坤》等,其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剧最为著名,在1960年被拍摄成彩色戏曲影片,发行到72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上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毛泽东看了六龄童的表演,还写下了“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的诗句,自此六龄童被誉为南猴王。

  六小龄童接过了父亲的衣钵,在传承猴戏的道路上一路走来。为了演好孙悟空,他专门养过猴子观摩思考,向猴子请教。“在我们家,猴子是我们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最重要的朋友,你必须跟它朝夕相处,才能捕捉到它的各种状态。”他在拍摄《西游记》时跟着剧组上山,一只野猴子盯着六小龄童扮的孙悟空看了半天,然后朝他敬了个礼,六小龄童也笑着向猴子回了个礼。真猴子给“假”猴王敬礼,足见六小龄童塑造的猴王多么逼真传神,而这个有趣的画面也正巧被镜头捕捉了下来,成为了经典。

  “当然孙悟空不单纯是一个普通的猴,而是人格化的孙悟空。”六小龄童说,演绎这一神、人、猴合一的形象,无论是“人学猴”还是“猴学人”,其中蕴含着的是中国艺术家对经典、对文化的执着追求。

  猴戏脸谱有讲究

  猴戏脸谱有讲究,它根据演员脸型与表演样式进行勾画,在表现猴的形象特征之外,还有深远的文化内涵。

  北昆的勾法,脸型勾作宽腴的枣核形,眼轮内斗,谱式像“红猩猩”,昆曲名演员郝振基演《安天会》就是用的这个谱式。

  杨氏父子扮猴脸谱白色中的红色图案为古钟形,俗称“一口钟”,京剧演员杨小楼使用的脸谱身后无人再用,可能是因为他是根据自己的脸型所画,后人照搬反为不美。

  京剧演员李万春改“一口钟”脸谱为“倒栽桃”,额间的旋毛纹简化成了“S”形,左右再各加两笔纹路,红色部分与旁边的白色,用干笔皴差,形成渐变的效果。在表演时注意通过“小过节”、小动作显示出猴的特性。

  李少春则使用“反葫芦”脸谱,即红色部分在眼圈以下部分变窄以后,复又变宽,使得整个红色部分像一个倒置的葫芦,此谱成为目前舞台上“最为活跃”的一个猴脸谱式,用者甚多。

  京剧演员郑法祥的猴脸谱据说是1927年南下广州在大佛寺看到《悟空斗战胜佛》的线刻图时得来的灵感。虽也有人归之为“倒栽桃”,但与北派的大异其趣,红色部分略呈倒梯形,大嘴岔,鼻头为蝶形,下接“蜻蜓尾”。纹路不多,但每一处都有个名堂,如额头的“寿纹”,眼角处的“鱼尾纹”,两颊的“虎皮纹”等。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心手相连 千里守护
心手相连 千里守护
河南道骐科技支援抗疫彰显企业大爱 获政府表彰
河南道骐科技支援抗疫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