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益

把创新贯穿于供给侧结构性创新全过程

时间:2016-03-08  来源:人民日报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如何将创新贯穿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过程,推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日前,记者就这一话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委书记尤权。

  记者:在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去年福建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不少指标处在全国前列。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目前福建的发展状况?

  尤权: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我们牢牢把握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稳增长放在首要位置,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中心工作,突出以改革强动力,以开放拓空间,以创新促调整,发展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的态势。全省GDP增长9.0%;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也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中央分析的“四降一升”的情况在福建也不同程度存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出现分化。特别是从行业来看,福建处于中低端的传统产业增速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企业普遍面临成本上升与订单减少、产品不好卖、利润下滑“两头受压”的情况,而高新技术产业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快2.5个百分点左右;投资类行业增速持续回落,投资边际效益呈现递减趋势,钢铁、水泥、石材、工程机械等与房地产相关的产业持续低迷,而受居民消费刚性需求拉动,食品、农副产品加工、纺织等消费品工业增长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中低端产能普遍过剩,高端先进产能明显不足,企业所需要的工业软件90%以上依赖进口,居民赴海外购买的商品正从奢侈品向马桶盖、电饭煲、奶粉、奶瓶等普通日用品延伸,进一步压缩了省内产品的市场空间。我们还关注到,当前多数企业成本负担依然比较重,资金成本、物流成本、电价、各种税费、环保投入等仍在高位。

  总体而言,我省经济持续增长仍有良好的支撑基础,但在前进的道路上必须破除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记者: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论思考到具体实践,都做了具体阐述,进行了全链条部署,这对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具有重大意义。对此,您是怎么看的?福建在这方面有哪些考虑?

  尤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统筹国际与国内、着眼当前与长远、兼顾战略与战术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针对经济新常态开出的“中国疗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为我们解决经济新常态下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指明了方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通过改革使供给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既涉及重要的制度改革,也涉及重大的战略性结构调整。推进这项改革,必定会加快发展“动力切换”进程,推动经济“升级换挡”,从而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由此可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

  福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的是全面落实中央部署的“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在具体实践中也会有所侧重。对于福建来说,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难点是产业转型升级,就是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高端供给,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的供需平衡的跃升。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拖不得、等不起。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我省企业呈现出“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现象,大部分发展比较好的企业,都是比较早地、主动地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加快实施了产业转型升级;反之,那些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缺乏创新能力的企业,就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甚至面临被淘汰的危险。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实际状况,我们在推进转型升级中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深入推进我省“制造2025”“互联网+”等行动计划,下更大力气去“抓龙头、搭平台、铸链条、建集群”,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主导产业做优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增长极,促进生产从粗放向集约、产品从低端向高端转变,真正打赢产业转型升级这场“攻坚战”。

  记者: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过程中,您认为创新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尤权: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来源于创新基础上的效率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大发动机”,无论是制度变革,还是结构优化,抑或是要素升级,其核心都是创新。创新解决的是经济发展动力问题,这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灵魂所在。可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就是一次重大的创新实践。福建能否在“十三五”时期后来居上、弯道超车,成功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主要就看我们能否在创新发展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

  创新能够提高传统产业的供给质量,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福建的传统产业比重较大,但传统产业不等于“夕阳产业”,关键是产品有没有创新,是不是适应市场的需求。莆田的华峰纺织新材料,投入科研资金超亿元,在全球拥有超过120人的设计与开发团队,拥有国内外专利50多项,通过创新带动工艺和技术不断升级,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获得世界前三大著名鞋类运动品牌(阿迪达斯、NB、耐克)认证的面料供应商,产品订单已排到2017年后,其中自主知识产权产品Haptic签约订单排到2020年。从供给侧入手,通过技术、产品、业态、营销、管理等创新,传统企业才能从容地应对困境、突破重围。

  创新能够发掘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在“互联网+”时代占据先机。“互联网+”时代是一个颠覆的时代,行业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在科技、信息的广泛运用以及资本的大力推动下,企业创新需要花费的时间大幅减少,成功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过去我们去商场买东西,现在我们在互联网上买东西;过去我们打的,现在我们用手机软件叫车;过去我们讲“百年老店”,现在不少企业从创立到市值巨大所用的时间也不长。泉州的品尚电商,在国内首创“B2B鞋服产业链电子交易+P2P互联网金融支持平台+征信”模式,打造面向鞋服产业链的垂直电商平台,截至2015年底已经完成880亿元的交易额,成功重构了整个鞋服产业链的交易生态。事实证明,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为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记者:福建下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重点在哪里?

  尤权:首先,要在制度创新上迈出更大步伐。制度创新松绑的程度,决定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空间。我们将以福建自贸试验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为突破口,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引领,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开放环境,拿出更多像“一照一码”“电子台胞证”等在全国有影响的成果。我们还将在国企、财税、金融、资源价格、市场准入等改革领域加快突破,切实打破制约要素在城乡区域之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提升配置各类要素与市场资源的能力。

  其次,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持续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国内外知识产权资源向福建集聚。这方面,我们目前有一些积极探索。比如,我们依托厦门大学建立的石墨烯工业技术研究院,采用校企联合共建模式,与英国BGT材料公司和福建辉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吸引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诺沃肖洛夫加盟,这有望推动以石墨烯为核心、涵盖触摸屏、储能、机电和生物等领域产业集群的形成。未来的方向是,我们要通过整合各方资源,积极主动地融入全国乃至全球创新网络,努力成为“参与者”甚至是“领跑者”。

  最后,要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企业是经济与科技的关键结合点,是最活跃的创新主体。福建的民营经济发达,目前89.5%的研发投入由企业完成,84.2%的R&D活动人员集中在企业,65.7%的省级科技获奖成果来自企业。作为政府来说,我们能做的就是营造一个好的创新环境,只要是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就应该多方施策、肯下血本。创新是“放”出来的,不是“管”出来的。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记者:影响和决定创新驱动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为重要的是科技人才。福建如何为创新驱动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尤权: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高层次的创业创新人才,往往联结着优质科技资源。所以,培养、引进和用好高层次的创业创新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所在。目前福建各地普遍缺乏高端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这种状况直接制约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我们决心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切实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引领和支撑作用。

  一方面,我们将紧贴福建产业发展之需,继续深入实施“海纳百川”高端人才集聚计划,重点培养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紧缺人才。另一方面,我们将大力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包括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服务留人,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推动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生动局面。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心手相连 千里守护
心手相连 千里守护
河南道骐科技支援抗疫彰显企业大爱 获政府表彰
河南道骐科技支援抗疫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