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中医的极简思考》:浅显语言,用“气”解构中医,沟通古今,趣味科学。 《气道中医》:通过六种类型案例,另类解读纯中医思维。 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创新科普图书,系列之一《复杂中医的极简思考》和系列之二《气道中医》,即日起在当当、京东、亚马逊和淘宝等各大在线书店和实体新华书店开始同时发售。 
《复杂中医的极简思考》侧重于中医原理的科学解密。全书使用现代语言和知识,对古老的中医原理进行剖析,将抽象的中医具象化,将复杂的中医重新组织,按照什么是疾病,如何诊断疾病,如何治疗疾病的顺序进行表达,书中引用和绘制了大量模型图以帮助理解,并使用大量临床案例进行佐证,第一次将中医表达为“气能量”代谢的生命科学。全书使用浅显的语言,读者可以简洁地“看懂中医”。由于直接解析了中医原理,即解析了中医的“心法”,读者由此可以自行思考,举一反三,对健康问题进行自我判断。 《复杂中医的极简思考》首先对气进行建模,然后展开对阴阳五行、精气神生命模型、中西医的核心差别、中医天人合一物理原理、临床症状的“气”物理原理、针灸汤药疗法的物理原理进行深入浅出的探究,全程使用气的逻辑,穿插各种有趣的临床案例,将中医理论的各个看似精美而独立的珠子连成一串,使之成为一个完整连贯的整体,是对中医科学化、中医科普的一个另类而创新尝试! 《气道中医》则基于前书的“气代谢逻辑”,将人体分为六个模块,每个模块可以发生的问题是固定的,每个模块问题的治法是固定的,对中医里最难的《伤寒论》六经系统进行浅显地解读,借助源本中医医疗团队多年的临床经验,使用人体“气”原理,使用模型化的描述方式,分成六个模块,通过临床案例剖析,对疾病原理,诊断思考,治疗思考的过程进行细致描述。本书对常见临床症状进行了剖析,将症状落实到营气和卫气这种最微观的气,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尝试建立症状背后的“气机”标准,因此本书既可以帮助中医兴趣爱好者建立疾病的中医思考逻辑,也可以帮助临床工作者梳理《伤寒论》六经思维,强化纯中医思维,由于全书大量使用现代表达和思维方式,所以不完全等同于古典中医,因此可以理解为“新古典中医”。 两本书同样使用了“极简思考”的模式,语言现代化、科学化、结构化,直指中医原理,明确诊断和治疗逻辑。这种表达方式出自作者的理工科思维。该书作者之一,樊学鸿先生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制剂专业,医疗行业工作经验近20年,历经医药行业销售、互联网医学教育、医药营销咨询服务创业等多范畴工作内容,后发起了北京市源本中医研究院,作为独立的第三方研究机构对古典中医进行系统研究,历时超过6年;这些迥异于传统中医的背景和经验,让该团队在中医研究中使用了风格迥异的研发方法和路线,不断从各角度提出上千个问题,使用几近“拷问”的方式,刨根问底,不断采集证据,比对临床经验,结合现代科学知识,尝试清晰解答。 其带领的医疗团队专注研究古典中医超过6年后,以理工科的结构化思维方式,重新对古典中医进行了全面而系统重排,并使用科学化的语言,对古典中医进行了“科学范儿”的解读。该套丛书,大量引用现代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学知识,对中医进行了系统的“拷问”式探究,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相信会带给读者完全不同的启发和震撼。 这两本书的学术渊源来自于清乾隆皇帝的御医黄元御,黄元御著有《医书十三种》,其中《四圣心源》代表了其学术的核心部分,专题讲解古典医学的核心逻辑(古称“心法”),近代《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作者彭子益,当代著名中医李可先生的学术体系均大部分出自元御。黄元御用六气来解析方书之祖——《伤寒论》的六经体系,也是近代大家熟悉的火神派思想的渊源之一。 这套书中实现了几个首次: 1.首次假定“气”的本质是水的分子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中医的全面解读。 2.首次画出表里气机升降出入模型图,用于直观描述人体气状态。 3.首次提出针灸的作用机制是压力传导原理。 4.首次使用气的逻辑将针灸和用药的逻辑统一。 5.首次提出临床症状分为温度、压力两个物理维度。 6.…… 书中娓娓道来的大量临床案例,非常好的回答了当代对于中医“不科学,疗效差,速度慢……”等疑虑。而且,像黑科技一样,中医表现出“疗效好,速度快,很科学……”的特质,这给当代人提供了很好的启发。作者坚信在20年内,古典中医将很可能成为世界主流医学。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