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

为何要提“高等教育质量文化”

时间:2016-06-14  来源:中国教育报  

   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是新世纪以来广受关注的新话题,人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展开了研究和探讨。但问题在于,为什么单单在新世纪才提出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概念?作为新概念,它到底能为人们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质量提供怎样的新思想与新方法?

  中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都是精英教育,即便到20世纪末其毛入学率也未超过10%,只是21世纪初经过扩招才达到了大众化水平。但这种大众化不同于发达国家之处在于,它不是渐进和自然生成的,而是在政府推动下实现的,这就使得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缺少了发达国家那样同时期甚至先期相伴展开的教育观念、教育结构、教育标准、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等适应性调整和转变。因此,某种意义上说,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未经观念和结构范式适时调整、洗礼与转变的大众化。人们用精英化质量观理解和要求大众化,以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就是强化学术性,就是上层次上水平。很多高校之所以如此执着和如此热衷于升格、改名、重视科研及学术荣誉,根源也在这里。

  随着大众化实践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高等教育质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进而提出了高等教育质量就是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需要。在这样的质量观指引下,高等教育出现了分化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新动向。而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所倡导的,恰恰就是高校办学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概念的提出,适应了多样化办学需要,是对多样化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新概括,必将引导和推动高等教育质量建设走向新常态。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高校广泛开展了质量评估和专业认证工作。截至目前,先后有1100多所本科高校、800多所高职院校接受了评估。评估工作在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方面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其成绩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对质量保障的效用也不宜过分夸大。

  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质上就是建立起一整套可观察、可测量、可操纵、可复制的检验教育质量工作的行动程序。它将以往人们看似无法直接认识和把握的教育教学或人才培养活动,通过测量和评估工具转变成一种可分解的部分、步骤、程式和方法,转变成为见得到摸得着的指标体系、标准和计分方式等。有了这套办法,人们就可以对不同的高等教育组织机构及其活动进行绩效分析或质量研究,从而予以优劣好坏高低等评价。

  我们不反对质量保障的程序化、规范化和技术化,也不反对质量管理的量化,这恰恰是现代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制度的优势所在。如果不能对高等教育活动进行量化,如果没有一整套程序化规定,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就无从衡量,质量保障和质量管理也就失去了依据。然而,现实中确实出现了一种明显的趋势,那就是技术至上,人们过分关注了质量保障的技术与方法,将质量视为可以分解并加以测量的客观存在,试图通过测量和评估工具的改进、相关指标的完善,便能够干预高等教育质量议程和日常实践,进而达到问责或是提高质量的目的。由此,原本作为人与人之间感性的实践活动,日益被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取代,尤其是作为现代性的发明,质量保障将道德、价值和信仰等人的活动完全化约为技术性的问题,人变成了工具。

  而质量保障技术本身并不产生质量,它不会自动转化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行动和实践,好的技术也有可能意味着糟糕的教育,就像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手段可能是非人性的)一样。因此,为了持续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需要从理论上重新审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及其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的可能性。这种新的可能性,就是从质量保障走向质量文化,就是克服单纯的技术性与程序异化,回归高等教育的人文本性。在质量时代,只有从质量保障的文化视角出发,才能培育出既合目的又合规律的高质量人才,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和保障体制也才能取得成功。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打造员工职业续航能力, 百胜中国河南区域圆梦大学计划正式开启
打造员工职业续航能力
河南潢川县教体局组织收听收看全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视频会议
河南潢川县教体局组织
大山深处的“90后”夫妻教师
大山深处的“90后”夫
教育部: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
教育部:严禁有害APP进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