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北京酷热难耐,而此时的清华大学绿茵场上更是增加了几分“热度”。7月31日,由清华大学主办的首届世界著名高校足球赛在这里拉开帷幕。来自英国剑桥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以及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的8支大学生足球队、134名球员、25名教练及教师汇聚在这里,展开为期一周的交流与比赛。
绿茵场上,身材高大的欧美球员,将他们擅长的长传冲吊的打法演绎得淋漓尽致,“硬朗”是最大的看点;看似体型高矮、胖瘦参差的澳洲球员,整体配合更加熟练,边路的灵活跑动穿插与中路突破打法兼得;亚洲球员虽然身材相对瘦小,但是脚下功夫了得,特别是在炎热的天气里合理分配和运用体能,更是给外国球员“上了一课”。
在首日比赛中,香港科技大学足球队以较大的比分输给了墨尔本大学队。比赛结束后,香港科技大学的队员集体向对手鞠躬致谢、向裁判和观众致谢。这一幕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香港科技大学领队梁欢蕙女士说:“相比之下,我们的整体水平要弱一些。我们是为了交流和学习来参加比赛的,无论成绩如何,我要求队员赛后向对手、向大家致谢。”
“我第一次走出欧洲踢球,在中国不仅遇到我们的老‘邻居’牛津,更是首次与亚洲球队交手。我们球队有3名中国大学生志愿者提供服务,他们容易沟通、容易相处、容易成为朋友。我希望再来中国比赛时,能与更多的中国大学生交朋友。”剑桥大学足球队队长亨利·沃恩说。同样是第一次与欧美球队比赛的中国人民大学足球队队员唐晓宇说:“外国球员的拼劲让人印象深刻,即使是在输球的状态下,他们也不会有丝毫松懈,会尽全力拼到底。”
交流比比赛重要,友谊比比分重要。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介绍说,举办本次活动,旨在为全世界热爱足球的大学生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展现自我的舞台,向社会展示强健体魄与昂扬风貌的完美融合,传递饱含体育精神与文化气息的正能量。
观看了几场比赛后,足球爱好者、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党委副书记徐斌说:“我发现,观众中有许多中小学生足球爱好者。这样的比赛让他们看到世界著名高校的大哥哥们,不仅足球踢得好,学习成绩也好。这其实是一次对广大青少年追求‘体学兼优’的很好示范。”
赛事期间,主办方安排了世界著名高校足球发展研讨会,交流分享学校体育特别是足球教育的经验。在休息日,来访的中外高校队员还游览了长城、故宫、天安门等风景名胜,增强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本报记者 鲍效农 摄影报道)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