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

防灾减灾:忧患意识不能缺位

时间:2017-05-15  来源: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杨舒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周艺珣

  北京凤凰岭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来自北京海淀区民族小学的40多个孩子兴致勃勃地听着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培训部副主任王念法讲授的地震救援知识讲座;在中国科技会堂,第六届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之防灾文化电影季的大幕正徐徐拉开……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9个防灾减灾日,上百个类似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国展开。随着各种新手段的加入,我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也正逐渐走向丰富和多元。

  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2200多名学生、近百名老师仅用1分36秒就疏散到操场,无一伤亡。创造这一奇迹,得益于该校每学期都组织的紧急疏散演练,师生们从中熟练掌握了疏散逃生知识与技能。

  “这样的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正是我们需要推广和普及的。”中国地震局原副局长、研究员何永年表示,灾前预防比灾后救援更人道、更经济,防震减灾重在防患于未然,而提高民众的防灾意识和技能是其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我国的防震减灾教育起步较晚,面对可能出现的灾害,许多人并没有真正放在心上。何永年表示,这与过去防震减灾的科普宣传重视不够、效果不好有关,“发发传单、摆摆场面”的呆板模式使宣传效果大打折扣。这曾是长期以来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短板。

  “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新时期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应在用户参与性与互动性、形式表现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上有所突破,这是科普发展的未来趋势。”已76岁高龄的何永年说。

  在新浪微博上,“中国地震台网速报”是一个十分活跃的账号,粉丝量达568万人。负责账号管理运营的,是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他被粉丝们亲切称为“震长”。通过这个账号,台网中心每天实时发布地震信息,进行地震科普,快速解答网友各种提问。

  此外,地震科普工作者还为更多特殊群体推出了特别服务。2014年,在安徽阜阳举行的“平安中国”系列活动中,主办方就特别为当地盲人学校设计了针对盲人的培训内容,反复进行地震模拟应急演练。而这样的演练很快得到回报——2015年3月14日,安徽阜阳颍泉区发生4.3级地震,盲校学生井然有序实现了全员安全转移。

  据民政部统计,在去年“全国减灾日”前后,全国各地累计举行了各类救灾演练14.5万次、主题宣教活动2.6万场。尽管如此,何永年认为,防灾减灾科普工作仍然任重道远。根据2015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公众防灾意识与减灾知识基础调查报告》显示,仅有10.5%的城市居民掌握基本减灾技能,而只有11%的农村受访者关注灾害知识。

  “除了向民众宣传防灾知识外,引导民众形成防灾减灾忧患意识尤为重要。”何永年认为,打造一个具有广泛社会传播影响的防灾减灾宣传服务平台,就是要让灾患意识深入人心,形成一种防灾减灾文化,在人们的心中构建一条防灾减灾的“防线”。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13日 12版)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打造员工职业续航能力, 百胜中国河南区域圆梦大学计划正式开启
打造员工职业续航能力
河南潢川县教体局组织收听收看全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视频会议
河南潢川县教体局组织
大山深处的“90后”夫妻教师
大山深处的“90后”夫
教育部: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
教育部:严禁有害APP进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