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

高校合作为“一带一路”搭建人才桥梁

时间:2017-06-05  来源:光明日报  

高校合作为“一带一路”搭建人才桥梁

——记福建高校“走出去”的努力和创新

光明日报记者 王庆环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邢妍妍

  前不久,教育部制定了《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目前已与46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其中包括24个“一带一路”国家。身处“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福建,近年来行动不断——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建警察学院等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卓有成效的教育合作项目近80项,打造了华侨大学“泰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福建警察学院外警班”等多个教育交流合作品牌。

  “走出去”遇到了哪些困难,其中的努力和创新对全国高校有何借鉴意义?记者日前走访了福建多所高校,寻找答案。

  “通过人文交流增进民心相通”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5月下旬的一天,记者一走进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就被这位声情并茂朗诵《满江红》的安哥拉小伙吸引过去。他的中文名字叫卫宇达,高中毕业来到中国,目前是安哥拉青年科技人才班大二学生。班主任陈秀琼告诉记者,安哥拉青年科技人才班是由华侨大学与安哥拉总统基金会合办的项目,目前已经招生三期学生共77人,华侨大学对他们的培养采取“2+4”模式,即前2年学习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后4年学习工学专业。在问到为什么来中国时,卫宇达说:“希望能多学些技术,回去为国家经济发展作贡献。”

  “高校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人文交流增进民心相通。”华侨大学副校长曾路说。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办学与监管处处长闫炳辰介绍,截至去年,我国高校已在境外兴办了4个机构、98个办学项目,绝大部分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是中国第一所高校全资设立、具有独立校园的海外分校,面向中国、马来西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生。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告诉记者,目前厦大马来西亚分校有1914位在校生。预计3到4年时间,学生规模将达到5000人,最终达到10000人。

  “遇到的困难比我们想象的多”

  中国高校“走出去”难免会 “水土不服”。厦大马来西亚分校教务部副主任张颖说:“这是因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政治体制多样,地缘政治复杂。”

  “建校过程中遇到了招生与课程设置等诸多困难,”张颖说,厦大马来西亚分校须按照马来西亚高教部要求,对个别学科进行调整,“比如会计专业在中国四年完成,而在马来西亚只要三年。调整后,我们的课程相比其他私立大学会难一点,有些学生跟不上,存在转学现象。”

  张颖还透露,马来西亚私立大学以及学院超过500家,但只有3000多万人口,高等教育供大于求,激烈的竞争对这所年轻的高校是个不小的挑战。

  截至去年年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达20多万人,而如何对这些留学生因材施教也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难题。“遇到的困难比我们想象的多。面对不同国家的学生,老师既要了解多元文化,融入留学生群体,还要引导学生基本认同中华文化。”曾路告诉记者。

  谈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已经开展八年外警培训的福建警察学院则更重视坚持“中国标准”,他们从2010年以来,已经承办23期外警培训班,为约旦、南非等10多个国家培训了416名外籍学员。但该院战术系主任张兵和教官团队在训练时一直坚持用中文下口令,“一开始对此是有争论的,但我们觉得要坚持原汁原味的中国教育标准,现在很多国家逐渐接受和认可中国队列训练”。

  “培养人才是教育的首要使命”

  在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政策法规处处长刘剑青看来,教育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人才最关键。他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最急缺的是人才,因此,培养人才是教育的首要使命。”

  截至目前,海外闽籍的华侨华人达1580万人,分布在世界188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有较大影响力。因此,福建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叶杨建议,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以华侨华人及其社团的影响力为桥梁,以《开展‘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为契机,鼓励和支持华侨大学等高校继续打造自身特有品牌”。

  对于中国高校走出去该如何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李家永曾指出,境外分校是否能够良好运行发展,与校方对境外分校的定位是否清晰密切相关。因此,我国高校要制定科学的境外办学规划,同时还应该从文化的视角深入了解当地情况,开设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

  李家永还强调,我国高校开展境外办学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成立一个类似于英国质量保证署的独立质量保障机构,专门负责跨国高等教育的外部质量保障,同时组织或者委托第三方对境外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05日 06版)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打造员工职业续航能力, 百胜中国河南区域圆梦大学计划正式开启
打造员工职业续航能力
河南潢川县教体局组织收听收看全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视频会议
河南潢川县教体局组织
大山深处的“90后”夫妻教师
大山深处的“90后”夫
教育部: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
教育部:严禁有害APP进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