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

用适宜的爱与儿童的世界对接

时间:2015-06-01  来源:中国教育报  

   ■管旅华

  鲁迅先生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如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是的,正如瑞吉欧教育取向创始人马拉古齐所说,“儿童有一百种世界要去发现,有一百种世界要去创造,有一百种世界要去梦想”。儿童世界不同于成人世界,我们要学会用适宜的爱与儿童的世界对接,“把儿童当作儿童”,读得懂,跟得上,接得住,放得开,真正理解儿童,尊重儿童,支持儿童的持续发展。

  读得懂——

  什么是儿童

  什么是儿童?不同的儿童观制约着教育观的形成。儿童是“父母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一张白纸”“装载知识的容器”,是“需要教育的对象”……这些观念,都或多或少地偏离了儿童本真的生命状态,以爱的名义,强加给儿童各种附属属性,使得儿童什么都可以是,唯独不是他自己。

  儿童是儿童自己,有自身的地位、独特的价值和发展的规律,有自己的世界。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儿童观逐渐被接纳,但因各种教育因素,旧的儿童观并未退场,依然对教育实践发挥着影响。新旧教育观的并存,提醒我们还需进一步加深对儿童的理解。

  儿童是自己理论的建构者,是自己世界的创造者。儿童有自己的秘密,儿童以游戏作为自己存在的最重要方式,并通过游戏体现并确证着自己的存在,儿童有一百种语言……在发展的每个阶段,儿童都有他自己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要想读懂儿童,在与儿童的交流与互动中,我们要遵循德国教育家诺尔所说的“教育的基础是成熟之人与成长中之人之间的情感性的关系,它是以爱、信任和尊重为特征的教育关系,是教育最为深沉的内容和最终的条件”,把儿童看成是一个成长中的人,是完整的主体,具有独立的人格,爱他、信任他、尊重他。且这种爱,不为达到某一种外在于儿童的目的,是不带功利性的。

  跟得上——

  儿童有自己的节奏

  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儿童有其内在的生长节奏。我们爱孩子,就必须跟随儿童的节奏,超前和滞后,都是因为过分期待或过于放任,导致节奏出了偏差,需要及时做出调整。

  儿童是自身学习、成长的主人,教师和家长不能滥用自己的权力,自以为是地干扰儿童的成长节奏。儿童既不是父母希望的寄托品,也不是教育生产线上的标准品、成功者的复制品,我们不能打着爱孩子、为了孩子今后成功的旗号,强迫儿童跟随成人的节奏,填塞、拔高儿童,那只会打乱儿童的节奏,使儿童丢失自我,主动学习变成被动学习,禁锢了儿童自身内在发展的力量。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如何爱孩子,要心中真正有儿童,多些责任心和耐心,充分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要跟随儿童,了解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儿童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与儿童成长的节奏步调一致。既不强化训练,拔苗助长,也不缺位放任,无所作为。

  接得住——

  有效支持儿童的成长

  儿童之间有差异,每个儿童自身在不同领域中知识的形成也有特殊性和差异性。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每个个体有不同于他人的智能,在各个领域中,各种智能不是均等的。”有差异,不均等,是常态。

  儿童教育是对生命的承接和承诺。顾明远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孩子,就要留心观察、善于发现,了解孩子的个性、气质特色,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适时、适度、适当地支持儿童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在原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化的发展。

  适时,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杜威说:“不管学习者的经验背景在某一时期是如何的贫乏和微薄,只有当他有机会从其经验中做出一点贡献的时候,他才真正受到了教育。”儿童独特的想法和成长中的能力是最可贵的,我们应捕捉最有价值的信息,在合适的时候给出建议和帮助,激发儿童的想象,支持儿童的发展。适度,就是要把握合适的分寸。即使在有必要对儿童进行指导时,也要找准自己的角色位置,顾及儿童的心理,与儿童协商,让儿童拥有自主权、选择权。适当,就是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支持儿童的成长,不是急迫地把知识和答案告诉儿童,而是采取自然的、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以生活为内容的教育,让儿童在轻松愉悦中游戏、探究和体验,“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放得开——

  为了儿童的持续发展

  曾有人说,“中国的父母是天底下最爱孩子的,但却是最不懂得如何爱孩子的”。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往往短视,缺少长远目光。最常见的是重视知识的掌握,忽视游戏的作用。而儿童在游戏中往往有超乎寻常的表现,有自我探索、自我把握、自我超越的能力。

  短视,很容易让我们习惯性地束缚儿童。虽然我们都曾惊叹过儿童智慧的话语和出人意料的举动,但我们仍然喜欢对儿童指手画脚。儿童的思维是开阔的,如果经常被制止特立独行,被要求去做成人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就会影响儿童个性的释放和发展,持续发展的可能也会大受影响。

  加拿大学者范梅南、荷兰学者莱维林共著的《儿童的秘密》一书中指出:“秘密具有教育意义,因为它们能够创造出自我的多个层次和内、外空间,这有助于个人性格的形成。”“儿童与你分享一个秘密真的就像是送给你一个礼物。”我们对孩子的爱,常会产生偏执,想要了解孩子的一切,将孩子紧紧攥在手心里,这种过度保护、过分控制,反而使得孩子失去了很多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机会。这种爱,实际成了笼罩在孩子上空的阴影。“恰当的教育关心在于对儿童本身的真正兴趣。既要给儿童必要的秘密和隐私的空间,又要关注他们的内心生活和体验。”儿童有权利也有能力去自主游戏、自主思考、自主创造。我们放得开,儿童才能行得远。 (作者系《幼儿100》杂志主编)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打造员工职业续航能力, 百胜中国河南区域圆梦大学计划正式开启
打造员工职业续航能力
河南潢川县教体局组织收听收看全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视频会议
河南潢川县教体局组织
大山深处的“90后”夫妻教师
大山深处的“90后”夫
教育部: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
教育部:严禁有害APP进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